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第1课时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意图,课堂活动一,课堂活动二,词汇运用一,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文1《春》教学设计 第1课时所属册次七年级上册所属单元第一单元教材页码1-5页单元主题四季美景课文时长2课时编写作者及团队 审核作者及团队 教材分析《春》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早春图,凸显了“四季美景”的单元人文主题。同时,《春》为朱自清的写景佳作。全篇文章紧扣春这个主题展开描写,从盼望春天,到描绘春天,再到赞颂春天。作者有条不紊地将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动人且生机勃勃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表露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这是这篇课文要学习的重点。在学习时,我们可以借助朗读、想象、层次梳理、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学习,理解。作为散文大师的朱自清,在《春》中通过各种感官角度描写,运用丰富的词语,多用叠音词,采用富于变化的句式,多用韵律感强的短句,并大量运用修辞等写作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极具韵律。可以说此篇散文语言不仅优美,而且典范,值得鉴赏,是刚进入初中的初中生学习散文语言、培养文学语言感受能力的优良材料。这也是这篇课文的学习难点。在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朗读、默读、摘抄、评点、仿写等方法进行学习。这也契合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另外,《春》作为第一单元第1课的“教读”课文,地位尤为重要。通过《春》的教学,培养学生揣摩、品味文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朗读感受和赏析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然后在教读课《济南的冬天》教读时巩固提升,并在自读课文《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中再实践、运用、提升。在这篇课文中,编者编入了两幅插图,一幅是朱自清的画像,一幅是一对父子在春天放风筝的场景。我们通过第一幅插图,可以形象直观地认识朱自清。第二幅插图则可以在学习课文“迎春图”内容时,通过插图想象人们在春天开展的各种有趣的活动。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小学时阅读过朱自清的文章《匆匆》,因此学习朱自清的《春》,不仅没有陌生感,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小学的阅读学习中学过写景散文,但在学习时往往将它当成记叙文学习。学习的重点也主要是通过诵读了解围绕中心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对文章的结构脉络只是了解,语言品味也停留在初步感受阶段。在《春》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七年级学生可通过朗读、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层次,理清课文思路。同时,七年级学生要在小学诵读的基础上,通过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要领,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品味语言,领悟情感。此外,七年级学生还可通过深入学习比喻等手法,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懂得如何多层次、多角度描写景物,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本课教学目标1.紧扣关键词、句、段,在朗读中了解“盼春、绘春、颂春”这一文章结构形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2.通过朗读、听读、演读等多种方式,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把握好重音和停连,逐步加深对“美”的体验。3.品读欣赏文中使用修辞、侧面烘托、叠字与长短句等语段,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等特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盼春、绘春、颂春”这一文章结构形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重音和停连,深入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感受朱自清写作语言生动形象、句式多变、富有韵律、词语丰富的特点。本课时教学目标1.依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通过朗读想象、层次梳理等方式把握春天到来的进程,感知文章隐含的中心意义——春天激发着生命的活力。2.依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揣摩和品味语言”,借助思维导图,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概括景物特征,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想象、层次梳理等方式把握春天到来的进程,并借助思维导图,概括景物特征,感知作者蕴藏的情思。【教学难点】通过梳理把握春天到来的进程,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新旧联系,导入新课(2分钟)师:同学们,夏去秋来,时光飞逝,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写的,请同学们齐读——PPT出示导入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生齐读。师:告别小学,迈入初中,我们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征程。新的学期,我们更要惜时进取,不负春光,不负青春。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名家朱自清对春的赞歌。PPT出示作者介绍,师介绍作者,板书:春 【设计意图】学生已学过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在课前导入环节联系既有旧知,引起学生回忆,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通过作者介绍加强对作者信息的了解。 二、朗读课文,梳理脉络(10分钟)【课堂活动一】朗读课文,想象春日图景,借助思维图梳理文章脉络。师:自由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哪些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出示【课堂活动一(第一模块)】 、 来 、 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答案:盼 盼 近师:春终于盼来了,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日图景。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同学们可以用笔在文中圈画出来。再找一找每幅图景有什么特征?一起来完成填写思维图。出示【课堂活动一(第二模块)】 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文中出现的景物并填写思维导图。师来回走动巡视并相机指导。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答案:(绘)春 刚睡醒、欣欣然 朗润 涨 红 报 花 拂 雨 迎师总结:在作者的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景,课文分别描绘了春草报春、春花闹春、春雨润春、春风拂春、人们迎春五幅画面。师张贴草、花、风、雨图片,板书:报、闹、润、拂、人师:面对如此美景,作者又是如何赞美春天的?带着喜悦的心情朗读8、9、10自然段,用几个字概括春天的特点。出示【课堂活动一(第三模块)】 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答案:赞 美 力【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从而梳理课文脉络,锻炼学生抓住重点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把握情感(26分钟)1.【课堂活动二】赏析五幅春日图景,找出关键语句,分析作者写景手法。(10分钟)师:读了课文,你最喜欢哪幅春日图景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和同桌分享。你们发现朱自清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草特点的词语,圈一圈。出示【词汇运用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小草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在书上圈画。师指名一学生上台在大屏上圈画,并相机指导。活动成果如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师引导、总结:作者笔下描写小草的词有“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师: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欣赏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出示【课堂活动二】 生自由发言,师点评、指导。【预设】生1:作者在描写春花时,抓住了花的情态、色彩、味道和分布来进行描写。“赶趟儿”采用拟人手法,极富情态美。出示春花的特点。生2:在描写春风时,作者动用了人的多种感官,从触觉、嗅觉、听觉这三个角度来进行描写。生3:我补充一下,“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触觉,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这是听觉。出示春风的特点。生4:在春雨图中,作者用一组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来写雨的细。“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了雨的密。出示春雨的特点。生5:迎春图中,人们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出示迎春图的特点。【预设】2.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16分钟)师:同学们分小组,选择喜欢的一幅“春日图景”,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朗读小贴士中的3点要求。读完后,小组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单。PPT出示朗读小贴士,师分发纸质版小组合作任务单。学生小组朗读、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表任务单。发表组齐读或开火车读。其余组的学生点评。师相机点评、总结。 【预设1】 【预设】生点评:你们小组的朗读很有感情,我从“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惊喜的心情。你们还能联系学过的古诗,增添了一份韵味。你们在读“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时,简短而有力,给人轻快活泼的感觉。师点评:朗读有感情,点评到位,为他们鼓掌。 【预设2】 生点评,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1.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朱自清笔下的《春》,欣赏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富有生机而美妙的图景。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如沐春风,不禁深深地陶醉其中。2.课后作业师:请同学完成以下课后作业。PPT出示【课后作业】(1)听写重点词语(2)熟读课文,尝试背诵(3)完成第一课时同步课后作业及第二课时预习作业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美读,想象画,反思,研读品味,欣赏美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回味,感悟诗化文字,交流提升,引境入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用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