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2《使至塞上》教学设计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2《使至塞上》教学设计1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2《使至塞上》教学设计10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2《使至塞上》教学设计1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思想,媒体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方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思想】中国的文人往往是“诗书画三绝”,苏轼曾评价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王维的诗更应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加以赏析。
    本节课,我从分析王维诗歌写景的意境入手,既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大漠风光,又让学生品味诗歌与绘画的相通之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及时性优势,从颜色、线条等角度领略这首诗的雄浑壮阔之美,当然,作者在这首诗中传达的压抑愤懑之情也不容忽视。
    同时,诗歌重在诵读,在读中学,读中悟,读中背。因此运用课堂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是必经之路。诗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名句的理解与讲授将成为课堂的重点,而这首诗的名句恰恰又是写景的典范。
    【媒体设计思路】
    这篇诗文的内容极为适合多媒体教学,二者的直观性、形象性是相通的,尤其我又侧重讲授诗歌的景色描写和遣词炼句(“直、圆”)。
    总体说来,本课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知识通过课件具体化、直观化,增加信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符合教学内容,争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信息素材,达到生动、形象、直观的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由“边塞诗”及产生背景引入文章。
    第二环节:作家作品介绍
    联系诗人性格,为深入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第四环节:实施诵读法,读熟,读透,边读边赏
    感知、品味、研讨、拓展。采用的形式——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深入文本。
    第五环节:翻译
    第六环节:作业
    当堂把握,加深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诵读并背诵两首诗。
    2、借新诗讲授,掌握学过的相关诗句,并整理归纳。
    3、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4、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3、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
    1、诗词中有关名句的理解、赏析。
    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材处理:
    《使至塞上》是一篇兼有记叙、描写、抒情的优美诗文。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千古名篇。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记叙出行到描绘景色,层层铺叙,突现了塞外风光的壮丽,描绘出单车劳军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幽微难言的感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炼字精到,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文章运用比喻,简练含蓄。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
    教学环境:
    课件,教室电脑同时连接在校园网和英特网上;网上发表见解并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引入边塞诗,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思考本诗的基本特点)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就属此类。
    二、明确教学目的,了解教学过程:
    (在幻灯片上对主要步骤设计超链接)
    (幻灯片3——4)
    三、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和学生一起探讨王维是怎样一个人?他的诗有什么特点?)
    四、背景介绍:
    (通过幻灯片出示,学生通过了解背景会更好的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五、朗读诗歌,以朗读带动领悟:
    ① 全班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诗人虽是奉使慰劳战胜之军,却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头见胡雁归飞, 更令诗人触物伤怀,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在“胡天”见到了大漠的奇景:在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气一股浓烟,既孤单又格外醒目。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也杳无尽头,只有那圆圆的落日让人亲切与温暖。 如此宏壮之景感召了诗人,使他逐渐摆脱了孤寂的心绪,生出了豪壮之情,引发了克敌建功、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
    (粗通文意)
    ② 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校正字音字形,读出感情)
    六、品读诗歌:
    1、你认为哪句体现了王维被排挤出朝廷的境遇?哪句体现了他内心的愤懑?
    答案:单车过了居延,轻装简从,暗示不受重视,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可网络查一下“征蓬”“归雁”在这里的含义)
    (幻灯片10)
    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网上讨论。 读——画——想——网上讨论
    提示语: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课堂延伸,新旧衔接)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小结此句:“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而且都是诗人主观的审美感受。在如此广阔而且苍凉的天地间,悲壮的英雄气概喷薄而出。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堪当“千古壮观” 。
    3、尾联的鉴赏
    (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七、本诗大意: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转变成现代文,梳理文章思路,再次巩固)
    八、写作特色:
    九、课后作业,品读诗歌。
    (知识的延伸,文化的铺垫)
    相关教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生自读这首诗,学生了解作者及诗作背景,学生再读这首诗,研读赏析,学生读背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简介作者和背景,课文赏析,画诗,写诗,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使至塞上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使至塞上教案,共4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