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6* 方帽子店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方帽子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 | ||||||||||||||||||
课时安排 | 第2课时(共2个课时) | ||||||||||||||||||
教学对象 | 小学三年级学生 | ||||||||||||||||||
授课人 | 方晓鑫 | ||||||||||||||||||
【教材分析】 《方帽子店》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在本单元的编排上,为了帮助学生复述故事,安排了4篇课文,且在课后练习或学习提示中,都明确了“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在本课具体落实的要求与方法,“交流平台”为学生梳理和总结了常用的复述的方法,形成了很好的训练梯度。 《方帽子店》主要讲了一家方帽子店从来只做方帽子,一直拒绝改变。后来,出现了卖各式各样帽子的新帽子店,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方帽子慢慢就成了古董。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故事内容,复述课文最令你意想不到的部分。 理解旧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规律。 | |||||||||||||||||||
【学情分析】 1、已有学习经验 三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时便开始学习复述,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复述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了解到讲故事要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按顺序讲的基本要求。 对策:本单元是以“复述”作为语文要素,教师通过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复述课文中最令自己意想不到的部分,为学生在今后能够运用方法形成详细复述的能力打下基础。 2、学习风格 ①思维方式方面,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 ②注意力方面,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容易分心。 对策:利用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利用分组讨论、表格填写等活动性较强的方式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同时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哲理。 | |||||||||||||||||||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故事内容,复述课文最令你意想不到的部分。 3、理解旧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规律。 | |||||||||||||||||||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复述课文最令你意想不到的部分。 2、理解旧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规律。 | |||||||||||||||||||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小组讨论法 4、表格分析法 | |||||||||||||||||||
【教具准备】 1、PPT 2、9张表格卡纸 | |||||||||||||||||||
【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26课《方帽子店》的生字词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内容。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它只卖方帽子,后来却倒闭了。你们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 课《方帽子店》,请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教师简单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之后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整体感知(6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结合PPT上老师给的提示,试着说一说。 全班同学:(这篇课文讲了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方帽子戴着又(奇怪)又(不舒服)。小孩子们不喜欢戴(方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着又(舒服)又(漂亮)。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卖(各式各样)的帽子的商店,顾客们最后都进了(新帽子店)。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 慢慢地成为(古董)。 【设计意图】 学生可以默读课文,并结合教师给予的提示,一起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30分钟) ① 1~6自然段的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1~6自然段,并和你的同桌讨论下面这两个问题: (1)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从来没做过别的帽子呢? (2)人们戴方帽子舒服吗?如果不舒服那为什么还要戴呢? 教师:朗读的声音渐渐小了,请同学来说一说: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从来没做过别的帽子呢? 学生:在第三自然段中是这样说的:“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教师:你找的真是又快又准,请坐下。 教师:同学们,人们戴方帽子舒服吗?如果不舒服那为什么还要戴呢? 学生:文中第四自然段是这样写的: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至于为什么不舒服还要戴,文中是这样说的: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教师:你的回答很详细,请坐下。同学们,通过刚刚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宁愿不舒服,也不愿去改变,不懂灵活变通。 【设计意图】 教师利用讲授法,在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理解方帽子其实戴起来并不舒服,但是人们却不愿意去改变,不懂得灵活变通。
②7~10自然段的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7~10自然段并思考,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2)小孩子们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呢? 教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小孩子们喜欢戴方帽子吗?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帽子呢? 学生:文中是这样说的: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教师:回答准确,请坐下。那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小孩子怎么样呢? 学生:他们很懂得灵活变通,思维比较活跃。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这些小孩子,你们正戴着这些又舒服又漂亮的帽子。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心情很好 教师:那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好心情,齐读这句话吧! 教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另一位同学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小孩子们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呢? 学生:“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一个小孩子说。 “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另一个小孩子接着说。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教师:同学们,在了解了小孩子们说的话和做的事之后,你觉得这些小孩子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学生:他们很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擅于创新而且擅于将自己的想法付之于实践。 老师:让我们一起为这样敢于创新的孩子们点个赞吧! 【设计意图】 学生在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擅于创新,还擅于将自己的想法对帽子款式的想法付之于实践。
③11~15自然段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1~15自然段,之后前后桌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请你们讨论一下:在11~15自然段中,大人和小孩的分别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动作?可以把你们的讨论成果制作成表格、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 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通过大人与小孩的对话和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孩对圆帽子的渴望和大人对圆帽子的否定且不肯改变自己原本的习惯而恼羞成怒。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分角色朗读11~15自然段,男生们扮演大人。女生们扮演孩子,老师读旁白。 教师: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男生:“快快把它丢掉!” 教师: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女生:“我要!我要!” 教师:儿子嚷嚷着。 男生:“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教师: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教师:同学们读的很有感情,请为自己鼓个掌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将课文中父子的对话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分角色对话,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为下面对内容进行复述做铺垫。
④16~21自然段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7~20自然段,并思考一个问题:后来,方帽子店的对面新开了一家什么样的店? 学生: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 教师:原来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新的帽子店呀!请同学们找一找新帽子店和方帽子店之间是如何进行暗中较量的呢?请把你找到的内容写进表格里。(PPT出现表格)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教师: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知道,新帽子店和旧帽子店各有其坚持的地方。 教师:同学们,学习到这里,故事中那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的部分还是父子对话的部分亦或是两家帽子店暗中较量的部分?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吧,在复述的时候,可以借助我们刚刚总结出来的表格。 教师:请同学们先复述给你们的同桌听,之后老师想请一个学生挑选他最意想不到的部分,复述给大家听。 学生:让我最意想不到的是两家帽子店的较量这个部分。下面开始我的复述: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开了一家新的帽子店。新帽子店的橱窗里放 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方帽子店的橱窗里摆放着许多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 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新开的帽子店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教师:复述得很具体,也没有出现遗漏的地方。大家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将新帽子店与方帽子店之间的较量制作成表格,同时引导学生选择故事中最令你意想不到的部分,根据表格就行复述。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8~21自然段,同桌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将后来方帽子和各式各样帽子分别发生了什么记录下来。 学生: 方帽子→无人问津→成为古董 各式各样的帽子→大家都走进了新帽子店→路上行人都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 教师: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以及同学们刚刚对方帽子和各式各样的帽子在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总结中,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孩子们对既不实用又不舒服的方帽子进行大胆创新,使各式各样的帽子渐渐被人们接受并走进人们的生活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设计意图】 学生在总结后来各式各样的帽子和方帽子的变化中,体会和感悟《方帽子店》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哲理。
四、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故事中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复述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 学生课后将故事中最令自己意想不到的部分复述给父母听,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复述这一技能的掌握程度。 | |||||||||||||||||||
八、板书设计 | |||||||||||||||||||
26、方帽子店 | |||||||||||||||||||
九、本节教材 | |||||||||||||||||||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教案及反思,共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6* 方帽子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6* 方帽子店教案及反思,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6*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6*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