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达标检测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300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秋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达标检测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300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秋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达标检测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300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二章达标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如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体温计水银柱较细,难以读数,因此体温计外部设计成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横截面如图所示,为看清体温计液柱的位置,应沿图中________(填“A”“B”或“C”)方向观察。 (第1题) (第2题)2.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为________。 3.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4.2018年3月我国计划发射火箭“快舟十一号”,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若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_______,就能使火箭温度________。5.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6.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 min时处于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7.小付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 “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_成了小水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8.小亮和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到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了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的。9.如图所示,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塞紧的橡皮塞上分别插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停止加热,用注射器通过玻璃管给烧瓶________(填“充气”或“抽气”),水又重新沸腾。 (第9题) (第10题)10.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和_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热。生产中是通过_______方法使打火机的燃料由气态变成液态的。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述哪些结构的改变是正确的( )A.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 B.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C.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一些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大一些 12.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图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1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固态碘,会在试管中形成紫色的碘蒸气,这是汽化现象B.水在蒸发时放出热量C.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D.用高压锅做饭时,锅内的水能加热到100 ℃以上14.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15.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16.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17.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第17题) (第18题)18.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D.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19.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液化现象C.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因为水汽化吸热的缘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20.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三、实验题(21题10分,22题12分,23题10分,共32分)2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4)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______℃。22.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①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像丙分析可知m1____(填“>”“<”或“=”)m2。(5)某时刻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气泡如图丁所示,表明水________沸腾。 23.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①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第23题①)(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②所示)。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3题②)
答案一、1.37.8 ℃;A2.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到被测液体中;22 ℃3.非晶体 点拨:烈日下,沥青路面吸热后逐渐变软,该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即沥青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4.吸收热量;降低5.放出;不变 点拨:冰是晶体,水凝固成冰的过程是晶体凝固过程,晶体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6.36;晶体;液态7.升华;液化8.凝华 点拨:易拉罐的下部有白霜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即白霜。9.保持不变;抽气10.凝华;压缩体积二、11.B 点拨: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所以内径要细一些,故B正确,A错误;玻璃泡容积越大,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灵敏度更高、准确程度更高,故C、D错误。故选B。12.D13.D 点拨:加热试管中的固态碘,碘会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水在蒸发时吸收热量,故B错误;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故C错误;用高压锅做饭时,锅内的气压高,水的沸点高,水能加热到100 ℃以上,故D正确。14.A15.C16.A17.C 点拨:甲物态放出热量变成乙物态,乙物态吸收热量变成丙物态,丙物态吸收热量变为甲物态,则可判定甲是气态,乙是固态,丙是液态,故选C。18.D19.C 点拨: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杯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错误;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是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错误;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水蒸发吸热而使空气温度降低,C正确;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盐熔化后变成盐水,盐水的凝固点降低,即降低冰雪的熔点,D 错误。20.A三、21.(1)使物质均匀受热 (2)2 (3)不变;晶体 (4)022.(1)自下而上(2)相平(3)液化(4)①低于;②<(5)正在23.(1)表面积大小(2)A、C(3)表面积;不正确;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得才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全册综合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