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1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2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3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4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5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6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7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知识点一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1)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3)佛教①发展概况: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②反佛思想及活动: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2.隋唐时期(1)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2)唐朝①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②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③儒学: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知识点二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
    知识点三 科技1.魏晋南北朝时期(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2)农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3)地理: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2.隋唐时期(1)建筑: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2)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3)火药①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4)天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5)医学①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②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知识点四 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的传播(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①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②当时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如东晋的法显、唐朝的玄奘西行取经。
    (2)佛教的对外传播①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著名的有日本的空海。2.其他方面(1)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两国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了唐朝的巨大影响。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史料实证材料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很强调适性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佛教具有很强调适性的原因。提示:(1)依附本土文化思潮;依附民间习俗,采取民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道德观念。(2)佛教是外来宗教,其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传播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
    论从史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层社会的普通民众不仅承受着各种战乱的痛苦,而且受着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他们渴望解脱苦难,这就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②佛教吸收儒学、道教的精髓,渐趋本土化,这非常有利于佛教的传播。③由于佛教教人忍受苦难,迎合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提倡佛教,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2)影响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随着佛教的传入,海外和西域的文化也传入中原。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行。在佛教的影响下,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学,开始吸收佛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②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一方面,佛教盛行,耗费了大量钱财,造成劳动力的减少,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不少统治者采取了灭佛、抑佛的举措。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儒学、道教文化)而言构成了一定的挑战,集中表现为佛教和儒、道的斗争。
    历史学家白寿彝认为,统治者的提倡,与佛教的兴盛当然是有关系的。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却不能单用统治者的提倡来解释。这时,人民愿意投身佛教寺院去做僧众或寺院依附民,甚至愿做寺院奴隶,主要是因为寺院有免役调租税的特权。
    典型例题佛教在汉魏两晋南北朝的长期传播过程中,其理论已按照中国固有的思维方式、理解方式、生活方式进行了极大的改变与发展。当时,译出的若干佛经不是来自南亚佛教基地,而是就地取材于中国“孝”的经典。这表明(  )A.佛教与儒学彻底实现了融合B.儒学的理论建构比佛教更先进C.佛教适应形势不断自我调适 D.佛教学者被儒家伦理纲常同化
    题目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佛教的中国化,要求认识佛教的中国化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解题指导:题干材料体现了佛教的变化,包括“按照中国固有的思维方式、理解方式、生活方式”“取材于中国‘孝’的经典”,这体现了佛教教义中国化的趋势,是适应形势的产物,C项正确。答案:C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授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展示•定方向,基础必备•探新知,儒学家,天命论,三教并行,本土化,东汉末年,陶渊明,魏晋南北朝,王羲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历史分期与连续性,从“变态”到“常态”,“回归”,单元主要线索梳理,发展与进步,自由自觉,课时教学主题确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背景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学案,导研案,导练案,三教合归儒,政府财政收入,无神论,正统地位,封建纲常,建安文学,田园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