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冀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2667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冀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2667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一 厘米、分米、米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名称:认识厘米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测量、交流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 法】:直观讲解、讲练结合
【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长。
【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使学生认识1厘米的长度及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体会测量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在导入时,教师出示的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提问学生:“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学生很快回答出来,这样的问题是符合低年级学生实际的,教学具有坡度性,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会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这两枝铅笔有多长呢?”这样课堂气氛才有渲染,达到了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
本节课通过学生从认识到动手操作到应用,使学生体验到“厘米”的知识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活力与创造,这惜缘:
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活力与创造,这样所学的知识记得深、记得牢。
本节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然后3人小组和2人小组合作探索测量方法及先估测后测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估计结果,然后进行动手测量,看看谁估计的准。这样能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及估测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索活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首先,学生活动时没有做到全面指导,导致有的小组里你说我也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嘈杂声一片;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不参与,自己玩自己的,似乎活动与己无关。
其次,课堂教学中,反馈评价不及时。这节课活动较多,我没有做到随时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评价,致使本节课的部分注意事项占用了下节练习课的时间。
惜缘:
节课的部分注意事项占用了下节练习课的时间。
第三,没有采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本节课中做到了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但没有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等方面,在评价方式上,也没有做到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步骤地开展。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对每节课做到有效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教学过程
备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
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
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学生估计后发言。
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试量后交流。(可能出现不同的量法)
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
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① 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4根铅笔那么长;
② 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3个文具盒那么长;
③ 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6拃。
④ ┅┅
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
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
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那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
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
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4……;还有cm等。
(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
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教师说明:从“0”到“1”就是1厘米长。
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厘米的线。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
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1厘米的物品。如: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长度等。
(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① 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
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
② 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
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
三、动手操作
1、用直尺测量
(1)测量彩色纸条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测量,经历测量过程探究测量方法。然后在看书中测量方法。
齐读: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2)测量一段毛线的长度。
问:毛线的长度怎样测量呢?生:把毛线拉直再量。
师:毛线拉直后,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教学生画出线段,在测量)
(3)完成“试一试”的测量线段。
2、用直尺画线段
(1)尝试画线段,让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画任意长的线段。教师指导。
(2)按要求画线段。
指导学生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在线段下面标出长度单位。
师生总结画法: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长。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完成练一练的1、2、3题目。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 (10):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 (10),共5页。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巩固练习,布置课外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 (7):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 (7),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