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展开《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初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角来自实际生活里一些物体的表面,初步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特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小棒、三角尺、吸管、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揭题,引发兴趣
游戏:摆一摆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特别会动脑,而且动手能力也特别强。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投影展示学生摆得作品)
(1)先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四边形)
(2)拿走一根,用3根小棒能摆出什么图形?(三角形)
(3)再拿走一根,用2根摆一个图形。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呢?”
教师引导:“像这样的图形叫作角。” (磁性活动角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个图形。(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认识角
1、摸一摸,感受角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用两根小棒摆出了角,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到处都有角,你能来说一说你知道的角吗?(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生答:三角尺表面,红领巾表面,数学书表面,课桌表面,门表面……
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现在我们就来摸一摸你找到的角。(生说到哪个物体就一起摸哪个物体)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呢?同桌互相探讨一下。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内容,如果生交流完了有的没说到,就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摸一摸,说一说。
师:大家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角的华丽外衣,从数学角度出发来研究这些角。(课件中实物图片消失)摸了这么多的角,现在你能总结一下角有哪些共同点吗?
(指名交流)预设:都是有直直的两条线。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可以让学生就近摸一摸三角尺或者课桌表面的角。师引导总结有一个尖的头,两边的线是直的(板书: 直)这就是角的基本特征。
2、记一记,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我们称它为顶点,(板书)两条直直的线我们称它为边。(板书)最后画上一段弧线作为角的标记,表示两条边张口开得这么大。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角了。
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新朋友,知道它是由顶点和边组成的一个图形。现在请大家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把这句话补充完成,看看谁填的又快又正确。“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这就是角的基本特征。一起读一遍。(生齐读。)
3、找一找,巩固提高
师: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许多角,也从数学的角度对角进行了研究,但是我们指角的方式各不相同,现在我们来统一一下方法。通常我们在指角时,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找到角的顶点(说一个顶点),第二步从顶点出发沿着角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两条边),第三步画一段弧线(说这就是角)。你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指一指三角尺表面的一角。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指角的正确方法。下面就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们学到的这个新本领。
(依次出示例题中的剪刀、钟)你能准确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吗?
指名交流。指完全班一起指一指说一说。
4、练一练,内化特征
(1)想想做做1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角。现在这个新朋友打算考验一下大家,他藏在了一堆图形中,看看你是否能够找到他?
(出示想想做做1题目)独立完成,指名交流,说说理由
(2)想想做做2
师:真高兴,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都能记住角这个新朋友了,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
(出示题目)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三、观察比较,感悟角的大小
1、感知角有大小
(1)师:通过刚才和角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这个朋友应该挺了解了,下面你能用我们的材料创造出角吗?(学生做)做完把你的角举起来,说说是怎么做成的?(顶端扣起来就是了)为什么它是一个角?(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都很快创造出了角,但是老师有个疑问,大家创造出来的角都是一样的吗?师挑选两个相差较大的角投影展示给学生进行比较。
生交流比较结果。说明原因。
预设:开口大,开口小。(师示范把两条边打开合拢,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
师:原来角也有大小,只要我们动动小手就能实现角的大小变化。
(2)现在我们一起来帮你的角做一个伸展运动,打开变大,合拢变小。全班一起练一练。
2、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使角的大小产生了变化,谁能来分析一下,刚才大小变化时角的哪部分改变了?
引导学生发现:两条边的张口改变了,所以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开的大角就大,张口开的小角就小,张口一样大角就一样大。
(1)直观看比较
师:小手动起来,果然大家都聪明了不少,下面三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的大小。(出示钟面)请大家比较一下,说出谁最大,谁最小?并讲一讲理由。
小组讨论后指名交流。说说为什么?
预设:看张口的大小
指出:像这样大小相差明显的可以直观看进行比较。
(2)重叠比较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尺)刚才我们比较出了钟面上指针组成的角的大小,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把三角尺,你能比较出他们表面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预设: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相似的角时可以进行重叠比较。
指导重叠比较的方法。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打开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动画演示重叠比较,发现两个角一样大。
四、综合练习,巩固提升
1、练一练(折纸)。
下面我们来通过这张长方形纸复习下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首先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
生交流角,并描述角的特征。
那么你能根据角的特征用长方形纸这出一个角来吗?请你用彩笔画上角的标记。
认识了这个朋友之后我们还研究了什么内容呢?
生交流,角的大小,并描述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
你能继续用这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比刚才的角大或者小的角吗?试试看,并为你折出的角做上不同颜色的标记(交流展示)
和同桌的角比一比,谁的大?
2、用三根小棒搭出三个角,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操作演示)
(给3个角分别作上标记)
五、回顾全课,概括总结
总结:今天,小朋友非常认真地和“角”这个新图形交了朋友。你认识它了吗?
(出示角儿歌),请你想想角的特征,把角儿歌填完整。
在我们生活中,充满了许多数学知识,就比如说角这个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希望细心的你能在课余时间多观察,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
学生:彩笔两支,一副三角尺
老师:白纸,小棒,吸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