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的折射(基础)巩固练习 试卷 3 次下载
-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巩固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平面镜成像(基础)巩固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光的直线传播 巩固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声音的特性(提高)巩固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综合训练题
展开【巩固练习】
一、选择
1.(2016•吉林三模)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玻璃 B.石蜡 C.铁块 D.沥青
2. (2015•许昌一模)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因温度不变,所以不放出热量
B.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只要不断给其加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
C. 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的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D. 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如果还不断给其加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3.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的铝片。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 ( )
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焊牢了
C.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它们压牢了 D.以上三个原因都有可能
4.(多选)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B.冰的温度升到0℃,它就一定熔化
C.只有晶体熔化时才吸热
D.无论外界环境温度如何,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
5.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50℃
C.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D.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
6.雪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 )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
C.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
二、填空
7.物质常见的状态分为 、 和 。当 改变时,物质可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我们把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 。
8.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熔化,从 态变成 态叫凝固。
9. (2016•桐城市模拟)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冰灾造成巨大的经挤损失。 冰灾造成大量电线、电杆被积冰压断倒塌,其“元凶”主要是冻雨。冻雨是一种过冷水滴,当雨滴与地面、建筑物等物体相碰时会立即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这一过程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10. 炎热的夏天,铺有沥青的路面会变软,这是因为沥青是 (晶体/非晶体)没有一定的
,受热后会逐渐变软,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的状态是 态。
11. (2015•济南模拟)放寒假时,学校工作人员会将校园暖气管里面的水都放掉,请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答: 。
12.如图所示的是冰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冰的熔点是 ℃;(2)冰熔化共用了 min,在此过程中,冰的质量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
13. (2014秋•蒙城县期末)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选择了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你认为较好的方案应是图 。理由: 。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这说明固体熔化时 。
(3)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质在第3min时处于 态。
(4)该物质的熔点为 ℃,仔细对比图象中物质在熔化前和熔化后的温度变化,可得规律:
。
四、简答
14. (2014•丹东模拟)生活在东北的人都知道“冻豆腐”是东北冬季餐桌上的一种美味食品。新鲜的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光的,经过冰冻就变成了“冻豆腐”,经过解冻以后,就会出现许多类似“蜂窝”一样的小孔。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说明“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道理。
15.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王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地区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9.2℃。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C
【解析】沥青、松香、石蜡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都属于非晶体;铁具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选C。
2.【答案】C
【解析】A、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不断放出热量,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体在熔化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非晶体无凝固点,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的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非晶体无熔点,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当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变大会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它们压牢了。
4.【答案】ABC
【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A选项错误;冰是晶体,晶体熔化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0℃的冰不继续吸热不能熔化,所以B选项错误;晶体、非晶体熔化过程都需要吸热,所以C错误;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D正确。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BC。
5.【答案】D
【解析】从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在BC段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BC段为熔化过程,且熔点为50℃。所以ABC说法正确。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温度低于熔点,所以还没开始熔化,为固态。所以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6.【答案】A
【解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
二、填空
7.【答案】固态;液态;气态;温度;物态变化
8.【答案】固;液;液;固
9.【答案】凝固;放出
【解析】冻雨是一种过冷水滴,当雨滴与地面、地物等物体相碰时会立即变成冰,发生了凝固现象,同时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凝固;放出。
10.【答案】非晶体,熔点,液
【解析】沥青是非晶体,因此没有固定的熔点,当温度升高时,沥青就会变软;已知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所以温度为-115℃>-117℃,故此时的状态为液态。
11.【答案】寒假期间,温度较低,暖气管里面的水会凝固成冰,体积增大,会撑破暖气管
【解析】寒假期间,温度很低,水很容易结冰,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而水管由于温度较低而冷缩,所以水管容易冻裂。
12.【答案】(1)0;(2)2,减少
【解析】(1)读图可知,当温度为0℃时,图象呈水平,说明此时达到了冰的熔点;(2)冰熔化的过程开始于第4min,结束于第6min,共历时约2min,在此过程中,冰逐渐熔化成水,因此冰的质量减少。
三、实验探究
13.【答案】(1)乙;因为采用水浴法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更均匀,实验效果更好;(2)吸热;(3)晶体、固液共存状态;(4)0、熔化前温度上升的快,熔化后温度上升的慢
【解析】(1)如果固体受热不均,会出现加热部分熔化,非加热部分温度还很低,所以一定要均匀受热。采用乙方案的水浴法,能使固体均匀受热。(2)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加热停止,熔化也停止。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晶体温度到达熔点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4)从第1分钟到第5分钟时,该物质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0℃。从图象中看出熔化前从0分钟到1分钟时,温度从﹣4℃升高到0℃,上升4℃。熔化后从5分钟到7分钟温度从0℃升高到4℃,温度与熔化前相比,升高要慢。故答案为:(1)乙;因为采用水浴法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更均匀,实验效果更好;(2)吸热;(3)晶体、固液共存状态;(4)0、熔化前温度上升的快,熔化后温度上升的慢。
四、简答
14.【答案与解析】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
15.【答案与解析】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银的凝固点是-39℃。当气温低于-39℃时,水银就会凝固。由于酒精的凝固点较低,所以要选择酒精温度计。
重力(基础) 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重力(基础) 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与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功率(基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功率(基础)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杠杆(基础) 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杠杆(基础) 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与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