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二 熔化和凝固随堂练习题
展开1. 以下属于非晶体的物质是( )
A.固态水银 B.玻璃 C.固态酒精 D.固态氮
2.(2014秋•江阴市期中)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3. (2016•昌乐县一模)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如图所示,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可能处于固态 B.可能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4.(多选)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B.冰的温度升到0℃,它就一定熔化
C.只有晶体熔化时才吸热
D.无论外界环境温度如何,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
5.(2014秋•大丰市校级期中)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6.(2015•莆田模拟)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 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
C.水结冰时要放热 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
二、填空
7.我们把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
8.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熔化,从 态变成 态叫凝固。
9.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是0℃的房间中,冰 继续熔化(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 。
10. 炎热的夏天,铺有沥青的路面会变软,这是因为沥青是 (晶体/非晶体)没有一定的
,受热后会逐渐变软,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的状态是 态。
11. 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非晶体的熔化也是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不过,只要给非晶体加热,它在升温的同时就逐渐熔化.这说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 。
12.(2016•巴中中考)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
1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固态物质熔化的实验:他用温度计测量该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并用表格记录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疏忽,他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在第1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你把数值填入表格中。
(2)表中错误的数据是 ℃。
(3)该物质 晶体。
四、简答
14. 小强同学点燃一只蜡烛,不小心蜡油溅到了手上,他被烫得大叫一声.后来他又发现蜡油在手上凝固,手上还烫起了泡泡.请你帮忙解释小强的手被烫伤的原因?
15.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王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地区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9.2℃。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B
【解析】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
2.【答案】C
【解析】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1摄氏度的水在变为0度过程中放热使﹣10摄氏度的冰温度上升,所以不能明确在水下降到0摄氏度时,冰是否也达到了0摄氏度,如果冰与水的温度一样,不再发生热传递,水不能继续放热不能结成冰,所以还是原来的冰水混合物,冰可能不增加。 不合题意。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冰放在空气中,没有水变成冰,不合题意。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此时水与冰有温差,产生热传递,水可以继续放热结冰. 符合题意。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冰放在空气中,没有水变成冰,不合题意。故选C。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得:这种“神奇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这种晶体能使水温在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这种晶体的熔点为55℃,所以55℃的这种物质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所以A、B、C 是错误的,D 正确。故选D。
4.【答案】ABC
【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A选项错误;冰是晶体,晶体熔化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0℃的冰不继续吸热不能熔化,所以B选项错误;晶体、非晶体熔化过程都需要吸热,所以C错误;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D正确。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BC。
5.【答案】D
【解析】A、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凝固图象,而由题意可知,此物质是非晶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C
【解析】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选C。
二、填空
7.【答案】物态变化
8.【答案】固;液;液;固
9.【答案】不能;冰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解析】晶体熔化需要两个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0℃的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但房间内温度与冰、水的温度都是0℃,冰虽然达到熔点但是不能继续吸热,所以冰不会熔化。
10.【答案】非晶体,熔点,液
【解析】沥青是非晶体,因此没有固定的熔点,当温度升高时,沥青就会变软;已知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所以温度为-115℃>-117℃,故此时的状态为液态。
11.【答案】吸热;熔点
【解析】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不断熔化。
12.【答案】240;固液共存状态;不变
【解析】根据熔化的特点,可以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就为熔点,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此晶体的熔点为240℃。熔化是物质从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熔化时间应从第8min开始到14min结束,所以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三、实验探究
13.【答案】(1)56 (2)45 (3)是
【解析】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一般情况下温度计都是从0开始读数,所以温度计读数是56℃;6min-12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在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10nim的时候温度读错了;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四、简答
14.【答案】蜡油温度高放出一些热量,蜡烛油凝固又放出一些热量
【解析】小强手烫伤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蜡油的温度高,手的温度低,发生热传递,蜡油向手放出热量。二是蜡油凝固需要放出热量。
15.【答案与解析】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银的凝固点是-39℃。当气温低于-39℃时,水银就会凝固。由于酒精的凝固点较低,所以要选择酒精温度计。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20
30
39
48
48
45
48
64
功率(基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功率(基础)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功(基础) 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功(基础) 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压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 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位换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