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语文一上《g k h》(共6页)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392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上《g k h》(共6页)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392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上《g k h》(共6页)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392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5 g k h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5 g k h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ɡ k h》是拼音教学的第五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一幅图提示ɡ、k、h的音和形。天上,一只白鸽衔着一根“ɡ”字形状的橄榄枝。地上,一个小女孩坐在“h”字形状的椅子上喝水。水里,一群蝌蚪在畅游,其中两只蝌蚪和一根水草形成了“k”的形状。一副优美的野外风光,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感知ɡ、k、h的音,读准“鸽”“蝌”“喝”的音。并通过观察插图,感知ɡ、k、h的形。同时,这部分,也是学生说话练习的好素材,引导学生练习“谁在干什么”、“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同时渗透按照顺序说话的规则,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由主到次。
第二部分是ɡ、k、h的拼读练习,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其中ɡ、k、h的三拼音首次在教材中出现,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
第三部分是书写格式及笔顺。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位置,笔顺,并强调书写姿势。
第四部分是识字和儿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秉承在认识生字的同时,巩固拼音的原则展开教学,力求课堂生动有趣,扎实高效。
二、学情分析
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及认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六个单韵母、十个声母,并进行了大量两拼音节的拼读练习,为学习gkh的三拼音节打下了基础。由于本课学生是首次接触三拼连读,这是一个很难掌握的技巧。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熟知的汉字读音、儿歌中的三拼音来帮助学生反复练习三拼音节的拼读。
一、教学目标
学习ɡ、k、h三个声母,读准ɡ、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初步掌握三拼法。
会认“画、打”2个生字,看图理解“画画”和“打鼓”2个词语。
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说话》,巩固ɡ、k、h有关的拼音,了解各种声响,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感受插图的优美意境,学会观察,练习说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读准ɡ、k、h,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画、打”两个生字。
2.教学难点
掌握三拼音的拼读方法。
三、教学准备
ɡ、k、h有关的拼音卡片、ppt课、提前操练摘苹果游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
时间
板块一
复习导入,初识 ɡ k h
1.快乐游戏,复习导入
①师:孩子们,秋天到了,苹果熟了,我们先去苹果园摘苹果,好吗?
(课件出示长满苹果的苹果树,苹果上是学过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②师:你们看——这些拼音朋友,我们一起将它们分别放在两个篮子里,该怎么放呢?
③你能说说声母和韵母发音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吗?
2.利用插图,练习说话
师:摘完了苹果,我们去旁边的小公园休息休息吧(出示插图)。
你们看,这里有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3.联系插图,都准字音
师:那这几个新朋友叫什么名字呢?听老师读一次。
逐个正音:
鸽子的“鸽”读得又轻又短就是“ɡ”;
蝌蚪的“蝌”读得又轻又短就是“k”;
喝水的“喝”读得又轻又短就是“h”。
为了区分这几个音,可以引导学生把手放在嘴巴前面感受气流大小。
4.编顺口溜,加深记忆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新朋友的样子和读音?请你和同桌讨论讨论。
5.仔细观察,学习书写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拼音宝宝也有家,我们一起送拼音宝宝回家吧。
①观察拼音ɡ k h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②书空,再次明确位置,并落实笔顺。
ɡ:先写左半圆,写满中格,再写竖左弯,不能碰到最下线。
k: 先写长竖,从上格的中间开始写,再写左斜右斜,写满中格。
h: 先写长竖,从上格的中间开始写,再写左弯竖,写满中格。
③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握笔和写字姿势。
复习
①学生一边读一边摘苹果。
②把苹果分别放入声母篮和韵母篮。
③比较声母和韵母的不同。
2.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说话。
3.学生跟读,把手放在嘴巴前面感受气流大小。
4. 同桌合作,观察图和拼音,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顺口溜记一记。
5.观察拼音ɡ k h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书空、描红、临写。
复习拼音——看图说话——学习新拼音,教师从游戏引入情境,学习拼音不再枯燥。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0分钟
板块二 游戏激趣,学习拼读
1.学习 ɡ k h的两拼音节
师:ɡ k h三兄弟回家了,它们的好朋友小白兔也想回家,可是它回家,得先闯过三关,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①第一关:帮小兔夺红旗
ɡ和单韵母的拼读:ɡǎ ɡé ɡù ɡǔ
②第二关:教小兔送信
k和单韵母的拼读:kǎ kè kǔ kù
③第三关:送小兔回家
h和单韵母的拼读:hā hé hǔ hù
2.学习ɡkh的三拼音节
师:小白兔的妈妈非常感谢大家送它的宝宝回家,要送大家一个礼物。
①课件出示一个宝盒,神秘地打开宝盒,出现拼音“ɡuā”。谁能拼拼看?这是什么礼物?
②引导发现三拼音节“ɡuā”和刚才的两拼音节的区别,认识“介母”,教学三拼音的拼读方法。
提示:做到声母轻,介母短,韵母重又响。
师:原来是一个“瓜”呀,什么瓜呢?——点击课件出示一个西瓜。
③根据提示,完成作画,巩固拼音。
师:大家看,西瓜应该画在哪?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拼一拼。我们还要画什么?
1.学生闯关:
第一关,读对一个,上一个台阶
第二关,读对一个,把信送进信箱里
第三关,读对一个,前进一步
学习三拼音节
①学生拼读,发现礼物是“瓜”。
②发现三拼音节“ɡuā”和刚才的两拼音节的区别,认识“介母”。
③根据提示,完成作画。
闯关游戏,一直是孩子所喜爱的游戏,而音节的拼读向来枯燥乏味。于是,投其所好,用闯关的形式让孩子不但熟练掌握拼读,而且在拼读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闯关之后的一边画画,一边找西瓜游戏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拼音变成了一种乐趣。
20分钟
板块三 设置情境,认识生字
1.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①师:大家看,小白兔家的墙上,还有两幅画呢!看看是什么?
②引导复习句式:谁在干什么?——小熊在画画。老虎在打鼓。
2.初识词语,练读正音
出示注音词语“画画”“打鼓”,拼一拼,读一读。
3.追根溯源,亲近汉字
①追溯“画”的字源,感受汉字的神秘。
师:孩子们,你们看,最早的时候,“画”字是这样写的,大家看,上面的像什么?下面的像什么?师:后来,为了书写的美观方便,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②拓展“打”的用法,感受汉字的博大。
师:孩子们,除了“打鼓”,你们还知道“打”什么?
引导发现,同样是打,不同的词语里,“打”的意思不一样。
1.学生看图说话:小熊在画画。老虎在打鼓。
2. 拼一拼,读一读“画画、打鼓”。
3.追根溯源学汉字 ①发现“画”的上面部分指的是毛笔,下面的符号就代表毛笔作的画。
②给“打”组词:打球、打渔、打架、打电话、打字、打麻将、打呼噜,比较,发现“打”在不同词语中的用法。
字理识字,追溯汉字字源,感受汉字古老文化及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给“打”组词,了解汉字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这样的汉字学习不再单一,而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15分钟
板块四 朗读儿歌,巩固拼音
1.倾听范读,感受韵律
师:小朋友们,我们会说话,大自然中很多事物也会说话呢!你们想听听,谁在说话吗?能在插图中找到他们吗?老师范读。
2.尝试朗读,巩固拼音
师:孩子们,你们想试着读一读吗?一边读,一边圈出认识的拼音朋友。
3.多种合作,熟读儿歌
师:这首儿歌很有意思,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读一读。先和老师合作着来读一读。
4.练习书写,完成作业
1.学生在插图和儿歌中找一找谁在说话。
2.学生读儿歌,重点关注红色字体的拼音。
3.同桌合作读,大组合作读。
4.完成《抄写本1》第5课作业
儿歌朗朗上口,儿歌中的事物又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因此,利用儿歌来巩固新学的拼音,用儿歌来创设说话的语境。孩子的学习是水到渠成。
(板块三和板块四放在第二课时进行)
25分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gkh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教授新课,课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5 g k h优秀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5 g k h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课时安排,教学声母k,课中操,教学声母h,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