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教案及反思
展开1.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初步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2.能够运用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特征。
3.能够运用地图,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对各地人口增长的快慢形成初步印象。
2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学生入初中以来在课堂上正式学地理第一学期的最后一章,涉及核心问题——人口问题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变革诸多要素影响,而之前地图的判读,世界大洲和大洋,地形和气候等地理单要素的学习为本节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技能支撑。让学生从自然地理对人文地理的影响分析,学科思维素养养成侧重地理区域性和综合性。
2.人口问题涉及的现象多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学生有话可说。人口问题涉及的时空尺度跨度大,学生需借助地图和其他资料进行分析。空间尺度上从学生生活的城市到世界其他地区,从城市到国家,再到大洲,乃至世界,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口问题侧重不同。时间尺度上,人口问题有总体趋势,和各大洲的差异,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推演和想象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1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难点:综合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分布和增长的因素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7月11日 世界______日?
师: 每年的7月11日是地球人类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有谁知道7月11日是世界什么日?它又是怎么来的?
学生: 答略
师: 万事由来 百度一下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联合国于1990年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活动2 人口问题 课前调查
地理是关乎空间填充和时间变化的学科,从空间填充和时间变化两个角度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提炼。
学生:(空间填充)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人口前十的国家是哪些? 哪些地区和国家人多?哪些人少?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时间变化)世界人口有没有不增长的时候?会一直加速下去吗?人口大爆炸会发生吗?所有的国家人口都在增多吗?
(综合评价)人多好?人少好?
活动3 世界总人口 世界前十国家 世界各大洲人口数
师:1987世界人口突破了50亿,到了现在世界又有多少亿人口呢?
生:猜测
师:图文资料 2011年10月31日 70亿 菲律宾
师:世界人口前十国家又有哪些?
生:猜测
师:联合国人口司给出了截至2016年10月26日统计数字,要求学生在课本最后一页插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上找到相应国家,并标明人口数字。
师:根据标定人口过1亿国家的分布,推测大洲人口总数排名
生:猜测 亚洲最多结论很容易得出
师:给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年) 肯定学生的推测,关注人口各大洲分布不均,除南极洲外,人类常驻的大洲,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差距悬殊。
活动3 探究 合作 部落选址
活动简介:学生参考课本最后一页插图,世界地形图,综合考虑纬度,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为本部落(学习小组)未来发展选取“风水宝地”,满足未来空间拓展所需,为部落升级,从小到大,从部落到王国,到帝国奠定传世江山。
活动组织:3分钟合作探究 分小组汇报 选址相同的,补充选址原因
过渡:大家的选择和当今世界人口的分布不谋而合
活动升级:从游戏到现实,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师生:读懂图 颜色 表示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师:学生选择基础上 再次明确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在学生阐述选址原因基础上 归纳“四密”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何特点——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成因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北美洲东部和欧洲西部,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逆向思维:世界人口四大稀疏区
教师逐一圈出地区,学生成因分析:
A区: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
B区:雨林地区过于潮湿
C区:高原山区地势高峻交通不便
D区:沙漠地区极端干旱
D区:沙漠地区极端干旱
小结过渡:通过部落选址的游戏,我们了解到世界人口空间分布不均,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区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经济发达。世界总人口已过70亿,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类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部落,总人口很少发展至今,经历了怎样的增长过程呢,接下来我们从时间变化角度解开同学的课前疑问。世界人口有没有不增长的时候?会一直加速下去吗?人口大爆炸会发生吗?所有的国家人口都在增多吗?
活动4 迷你剧场 高端访问
角色扮演,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印度总理莫迪谈本国人口数量变化问题
俄罗斯的担忧:总人口缓慢减少。对策:鼓励生育
印度的烦恼:总人口持续积增。对策:计划生育
过渡:从国家的空间尺度看,总人口有减少的也有增加的,各有担忧。那上升到全球尺度来看,世界整体人口变化有怎样的特点呢?
活动5 开心辞典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分析
1、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________。
A、十分缓慢 B、十分迅速
2、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________。
A、十分缓慢 B、十分迅速
计算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的时间变化,学生判断“人口爆炸”的可能性
师:一个国家的人口是增是减、速度快慢是由什么决定的?
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其他因素
举例:中国经济之都——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人口增长却很多,什么原因?
生:人口流动
师:人口迁移,截至2014年上海的户籍常住人口1429.26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96.42,常住人口超2425万。这是经济因素对一个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那国家呢?你知道的哪个国家类似上海,人口迁移的每年也很多?
生:美国等。
师: 一个地区的增长如果不加控制就会产生诸多问题,美国和中国陆地面积接近,中国有
14亿而美国只有3.2亿,但美国为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各级严格的移民制度。
对一个国家而言,人多了好,还是人少了好?下节课我们展开小组辩论,共同探讨。
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存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不均衡,亚洲最多,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分布最密集。世界人口整体呈增长趋势,人类每增加10亿,从10亿到20亿用了100年,再增加10亿缩短到30年,再到15年,再到12年,历史在这发生喜剧一面,12年已稳定出现了三次,早期人口学家担心的“人口大爆炸”可能不会出现,世界总人口会不会走下坡路,那时候人类将面临怎样的人口问题呢?请大家课后大胆猜想,积极讨论。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优秀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一等奖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