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醒课题,反应预习,理解梗概, 阅读梗概,训练梳理才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本课由梗概和 精彩片段两局部组成。精彩片段节选自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英国作家迪福著,徐霞村译。
结合名著导读教学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阅读才能,通过对预习单的批阅、统计,把握本班学生的学习难点、兴趣点和“最近开展区〞;以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为轴,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交流、探究、互评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才能。
[教学目的]
1.阅读梗概,概括主要情节。运用思维图,进步提取、梳理信息的才能。
2.在小组合作、探究解疑、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运用几种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鲁滨孙顽 强求生的可贵品质。
3.享受阅读、分享的快乐,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理解学情。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反应预习,理解梗概。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一起读读课题。
2.这篇课文是名著导读,分成了梗概和精彩片段。那什么是梗概呢?
3.观看视频,理解梗概。
a微课播放
b文中的梗概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 阅读梗概,训练梳理才能。
1、梗概中介绍了故事的几大要素。
〔流落荒岛——努力求生——回到英国〕
2. 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
(1〕理解了关于?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后,引导学生考虑:怎样让 这些情节变得更加明晰?
(2〕生尝试按事情开展顺序给小说主要情节排序或用整合、归纳的方式来梳理这些情节。师随机 评价该生交流中所用到的梳理方法。
(3〕根据学情,随机形成关于?鲁滨孙漂流记?主要情节的示意图。
3. 借助思维图,综合讲述。
(1〕生借助情节示意图,连起来讲述?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
(2〕同桌之间借助绘制的思维图,互相练说?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
4. 小结阅读方法和学习过程。
(1〕引导学生回忆:刚刚是怎么学习“梗概〞这一局部的?
(2〕师生共同梳理:阅读梗概时,我们首先关注了关于小说主要情节的描绘,再对其进展概括,经过梳理,形成了关于?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的阅读思维图。
三、对应“精彩片段〞和“梗概〞的连接点。
1. 引导学生考虑:“精彩片段〞对应了“梗概〞的哪一局部内容?
2. 生阅读后,交流。
3. 师小结方法:把“精彩片段〞与“梗概〞的对应起来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四、小组合作,探究解疑;交流分享,生生互评。
1. 组织学习团队。
精彩片段局部大致分成四大类
生齐读:刻日历、搜集物资、打木桩、好处与害处对照表。
2. 生合作学习,师参与指导。
(1〕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和要求。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温馨提示,生读。
读读精彩片段,讨论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精彩,鲁滨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记录学习成果,如:摘录精彩句段,写写心得体会,画画阅读图示等,
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展示汇报。
〔2〕组长组织组员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讨论。
3.学习小组展示成果,分享汇报。 (根据剩余时间,随机呈现 2~3 组。 〕
(1〕师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态度和效率作简要的整体评价。
(2〕汇报员上台作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汇报;师协助操作实物投影或板贴词卡,展示该组的学习成果。
预设一:当汇报员背朝听众时,师即时引导:面朝听众,沉着开讲。
预设二:当汇报员汇报断断续续时,师随机辅助指导:先说开始白,接着说清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最后表示感谢。
(3〕指导开展生生互评,随机板书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评一评:该组用什么形式来展示学习成果? 从同学的汇报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交流、互评。 师随机提炼生生互评中提及的阅读方法,并写到副板书上。
4.梳理板贴的词卡,进展总结。
①小结阅读方法。
师生协同,对各组学习成果所运用到的阅读方法进展总结。
②饱满人物形象。
师生协同,梳理各组汇报后板贴的主人公品质词,并随机挪动词卡,从不同的角度来饱满小说主 人公的形象。
五、呈现更多问题截图,引导学生读整本书。
1.推荐阅读徐霞村翻译的?鲁滨孙漂流记?。
2.师从阅读方法、考虑交流、阅读收获、阅读拓展等方面进展结课。
[板书设计](根据学情,随机完善板书。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背景,引发期待,初读感知,理清脉络,聚焦指导,学会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激发兴趣,走近书本,理解作品,交流读书方法,感知故事内容,品味语句,交流体会,抒写感受,内化升华,推荐好书,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