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第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第2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单元第四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洞、准、备13个生字。正确读写破洞、暴风雨等词语。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二、过程与方法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尝试续编故事。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屋无私给予的仁爱之心。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用自己的爱、同情和善良之心,为这个美丽的世界增添一份温暖,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重点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难点    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2、出示老屋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老屋之3、这座老屋总也倒不了,这是为什么呢?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4、板书课题: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谈话 欣赏图片   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图片认知,理解本节课的主旨是和老屋有关,进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dòng   zhǔn   bèi   bào   qiáng      è                         饿zhī    zhū   piào   zhuàng   bǎo   shài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课件出示生字组词。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3)古文识字,甲骨文像箭在箭筒中。造字本义:预存在箭筒里的箭支,甲骨文(口,的变形参见”*(鹿头,代鹿皮)。造字本义:将兽皮或粮食谷物放在烈日下曝晒,以便干燥保存。,甲骨文(片,筑版)(两个,表示大量庄稼)(啬,土壁粮仓),造字本义:用筑版垒筑的粮仓土壁(食,吃)(保,呵护幼儿),造字本义:在食物不充足的古代,大人让婴儿先吃够 4)出示认读生字(课件出示)bào   còu   miāo         è   ǒu   ěr                 饿      5)学习多音字    piāo    飘浮    漂泊      piào    漂亮      piǎo    漂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作者简介 慈琪,女,1992年出生,16岁加入浙江省作家协会。创作内容涉及童话、诗歌、散文、小说等方面。陆续在《儿童文学》、《意林小文学》等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百余篇。2010年获得冰心新作奖。2011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4、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本文叙述了一间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很久没人住的老屋为了小猫老母鸡蜘蛛而三次没倒下的故事,赞扬了老屋的爱心、善良品质和他的奉献精神。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洞                    饿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找一找:左右结构:洞 准 墙 饿 蜘 蛛 漂 撞 饱 晒上下结构:备 暴 壁2)减一减:2)换一换:换掉加上,是换掉加上,是换掉加上,是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准、暴、壁、蜘、晒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准: 中间的恰好在中线,最右边不要写成组词、造句出示生字:暴: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组词、造句出示生字:壁:下面的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与它相近的字注意区分。组词、造句出示生字:蜘:中间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晒:左右结构,左面的字旁千万不要写成字旁。组词、造句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课堂练习(一)根据拼音写词语。pò dòng   zhǔn bèi   bào yǔ   qiáng bì(破洞)(准备)  (暴雨) (墙壁)jī è   zhī zhū   piào liang   chī bǎo(饥饿)(蜘蛛)(漂亮)(吃饱)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描写了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正准备往旁边倒去的时候,小猫请求他再过一个晚上,躲避晚上的暴风雨,安心睡觉,老屋答应小猫再站一个晚上。老母鸡请求在老屋里孵自己的小鸡,老屋答应老母鸡再站二十一天。老屋答应小蜘蛛再站一会儿。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给老屋讲故事,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自读课文  指名读要求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组词读字游戏     生了解古文,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认读生字  学习多音字    学生理解词意          生了解作者  分自然段读 开火车读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学生各抒己见  生了解         组词语   生了解 组词、造句生了解 组词、造句生了解 组词、造句生了解 组词、造句生了解 组词、造句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指名说         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环节生字书写,通过找一找、换一换等多种形式了解字的结构,借助动画感受字的行笔顺序;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 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2、继续预习课文。  课堂小结本文叙述了一间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很久没人住的老屋为了小猫、老母鸡和蜘蛛而三次没倒下的故事,赞扬了老屋的爱心、善良品质和他的奉献精神。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板书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老屋自言自语    偶尔准、暴、壁、蜘、晒   

    相关教案

    语文人教部编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难点,学习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段理解,加深感悟,分角色朗读,续写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