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展开1、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
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从本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中习得的操作技能,是学
习第二、第三节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础,也是学习生物学,研究生命活动、生
命现象的基础,因此学会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具有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开始。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显微
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但是只是简单的结构和使用。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
学》,介绍了“ 目镜、物镜、遮光器、载物台、反光镜、调节旋钮” 五个结构,因此本
节应注意和小学科学的衔接,在小学科学的基础上,着重学习与显微镜规范使用关系密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学生的小学只学习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没有涉及细准焦螺
旋。同时,学生的显微镜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根本没使用过显微镜,有的学生
却能在短时间内找到物像。为此,本节教学应注意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使
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
2. 教学目标 ( 含重、难点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能力目标: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资源】显微镜, “ 上” 字玻片。
1 / 5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在“ 课程内容” 部分一级主题
“ 生物体
的结构层次” 中的“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部分: “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
作用” “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
之“ 使用显微镜” 部分。
切的“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遮光器、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
。在显微镜的使用上,
3. 教学过程
究工具。其中显微镜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观
察工具。
2 / 5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述: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 “ 工欲善其事,
交流,分享
通过引用名句,
必先利其器。”
引出生物学观
提问: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察之“ 器” ——
导入: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要借助一些研
显微镜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自主学习:
回顾小学已学
一、结构及作用
内容,重点认识
一、结构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看书P37图2-1
显微镜的结
美学习过的的
及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的结
构
结构名称。
讲授新课
构,思考各结构的作用。
小组活动:
相互检查,
互相促进
2.指导小组活动:两人一组,对照实物说出
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说出显微镜
重点讲授与显
结构
微镜使用有关
3.重点结构讲解
操作,体会
的结构,讲清原
1)
粗、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一周,
思考:调焦
镜筒上升或下降
10mm;细准焦螺旋转动
理和注意事项,
思考:总放
一周,镜筒上升或下降
0.1mm。
大倍数的计
为规范使用显
2)
目镜、物镜:作用,放大倍数
算
微镜打基础
3)
转换器: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观察,操作
4)
遮光器与光圈:使用方法
观察,操作
5)
反光镜(凹面镜、平面镜) :使用方法
观察,操作
先从整体认识
6)
压片夹:使用方法,玻片种类
与老师的讲
过渡:显微镜属于精密仪器,只有规范操作
二、规范
显微镜,才能更好地观察微小生物及其结构,
述同步操作
显微镜使用的
使用方法
还能延长显微镜的寿命。
思考
四步
二、规范使用方法
分享
通过思考光线
讲述: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 提取和安放、
观看视频
通路,理解对光
3.观察
视频演示:调焦观察的方法
要点强调:
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
像为止。
3 / 5
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认真回忆,
的步骤
1.取放
仔细倾听
通过视频示范,
讲述: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
操作:对光
可以保每位同
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
观看视频
学都能看到
实验台边缘 7 厘米左右处)。
认真回忆,
帮助学生理解
巡视检查:
仔细倾听
对光的道理
2.对光
明确标志
练习规范操作
提问:进行显微镜对光时,为了看到明亮的
操作,观察
通过视频示范,
视野,应该使下列哪些部件成一条直线?
思考问题
可以保每位同
小结:
交流,分享
学都能看到
视频演示:对光的方法
理解,记忆
帮助学生理解
要点强调:(三转)
与老师的讲
调焦观察的道
1)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述同步操作
理
2)
转动转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
引导学生在观
光孔。
察的基础上,进
3)
一眼注视目镜内 ( 另一眼睁开 ) 。转动反
行思考归纳,得
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出相关规律
4)
标志: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
落实基础知识,
巡视检查:学生对光
进行必要记忆
1)
2)
观察的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眼睛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
3)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
4)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
更加清晰。
展示:清晰的物像
提出问题:
有什么不同 ?
片使物像处于视野的中央 ?
何判断污点是在目镜还是在玻片上?
小结:
放大倍数
4.清洁收镜
讲述并巡视:
2. 正确使用显微镜。
1. 观察的材料应该放在哪里?
2. 哪些部件可以将材料放大?
4 / 5
1)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与玻片的“ 上” 字
3)
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怎样移动玻
4)
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如
1)
显微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
2)
3)
4)
显微镜成像:倒像
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污点位置:目镜、玻片
课堂小结
1)
取下玻片
明确本节重
总结本课所学
2)
转动转换器,两个物镜朝前
3)
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到最低点
4)
反光镜直立中央
本节课重点:
1.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点
拓展空间
展示: [ 英] 罗伯特 ?胡克自制的光学显微镜
交流,分享
知识迁移,
请你从该显微镜的外形推测:
提高分析能力
小结:主要部件及作用
我们将利用显微镜, 亲眼目睹细胞的真面目。
5 / 5进一步
显微镜的发明,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使人类
期待下一节
引起学生的好
探讨
走进了肉眼看不清的微观世界。 下节课开始,
课
奇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