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同步练习2(含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酸及其性质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酸及其性质课时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2.2 碱及其性质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物质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小苏打——NaHCO3 B.熟石灰——CaOC.纯碱——NaOH D.干冰——H2O2.按一定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HClO、H2CO3、Mg(OH)2、MgCl2 B.CO2、HCl、CaCO3、Na2SO4C.H2O、HNO3、Ca(OH)2、NH4Cl D.SO3、NaHSO4、NaOH、Ca(HCO3)23.装有下列物质的试剂瓶敞口露置于空气中,发生化学变化而使瓶内物质质量增大的是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4.氢氧化钠的俗名是A.小苏打 B.烧碱 C.纯碱 D.生石灰5.下列各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相同的是A.火碱 烧碱 纯碱 B.熟石灰 消石灰 氢氧化钙C.生石灰 熟石灰 石灰石 D.苏打 小苏打 碳酸氢钠6.固体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A.易挥发和易潮解 B.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C.易潮解且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 D.具有腐蚀性且会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7.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B.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C.氢氧化钠可以做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纺织、印刷等工业8.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酸中可能含有氢元素 B.盐中可能不含有氧元素C.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盐中一般含有金属元素9.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 B. C. D. 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称、名称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 生石灰 氢氧化钙B. 熟石灰 氧化钙C. 烧碱 氢氧化钠D. 石灰石 碳酸钙二、填空题11.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变质(1)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①氢氧化钠变质: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____②证明方法:取样,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_____________取样,加氢氧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_________取样,加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已经变质:__________(2)检验氢氧化钙变质方法:①氢氧化钙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证明方法: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__________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变质时,固体质量都会增加。(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部分变质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取样,(如果是固体,就需要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过量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钠存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滤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存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_________②氢氧化钙固体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取样,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钙存在:CaCO3+2HCl=CaCl2+H2O+CO2↑另取少量固体,加氯化铵(或硫酸铵)研磨,如果闻到刺激性氨味,说明氢氧化钙存在,氢氧化钙部分变质:______注意:Ca(OH)2+CO2=CaCO3↓+H2O,所以久置的澄清石灰上面漂浮的白色固体和瓶壁上的白色固体都是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洗涤试剂瓶时可以用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12.苛性钠是NaOH的俗名,属于盐( )1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在空气中易与______反应生成坚固的______,故在建筑上常用来砌砖抹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4.某化学小组初步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变化和获得方法。查阅相关资料:Ⅰ.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阴离子/阳离子OH﹣ Cl﹣ H+ 溶、挥溶、挥溶溶、挥K+★溶溶溶溶溶Na+溶溶溶溶溶Ca2+微溶溶微不Cu2+不溶溶溶—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Ⅱ.氢氧化钠的工业制法: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性质与变化)(1)上表★处“溶”对应的物质是_____;(2)完成下列物质转化,各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②_____。(实践与应用)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方法生产氢氧化钠。(3)某化工厂计划生产16t氢氧化钠,请计算:①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②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4)工业生产中可制得含NaOH溶质质量分数约为45%的液碱产品,经进一步处理还可以制得固体氢氧化钠产品。请根据已有知识,对“进一步处理”中使用的方法提出设想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5)工业固体氢氧化钠质量指标如图所示,请对产品中的杂质来源作出合理分析。碳酸钠:_____;氯化钠:_____。15.请用线段连接如图有对应关系的两列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一次)。三、实验题16.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碱”的教学时做了以下演示实验:取少量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于50mL干燥的烧杯中,置于电子天平上。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了液体,天平示数增加。取下烧杯,将其放置在空气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交流与解释】(1)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液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2)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教师安排兴趣小组同学对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查阅资料】BaCl2溶液、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成立。【交流与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________。于是,小玲同学继续进行探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玲同学在小明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O3)2溶液_____猜想一成立【反思与拓展】(1)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某些气体的____。(2)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的是____(填序号)。A 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B 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C 先加足量C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D 先加足量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FeCl3溶液17.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请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以上假设,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解析1.A【解析】A.小苏打——NaHCO3,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一致。 B.熟石灰——Ca(OH) 2,氧化钙是生石灰,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不一致。C.纯碱——Na2CO3,氢氧化钠是烧碱、火碱、苛性钠,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不一致。D.干冰——CO2,二氧化碳是干冰,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不一致。故选:A2.C【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组成;碱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组成,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由分析可知A、HClO、H2CO3、Mg(OH)2、MgCl2 分别为 酸、酸、碱、盐,此选项错误;B、CO2、HCl、CaCO3、Na2SO4 分别为氧化物、酸、盐、盐,此选项错误;C、H2O、HNO3、Ca(OH)2、NH4Cl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此选项正确;D、SO3、NaHSO4、NaOH、Ca(HCO3)2 分别为氧化物、盐、碱、盐,此选项错误。故选C。3.D【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选项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瓶内物质质量减少,选项B错误;C、氯化钠固体不具有吸水性和挥发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选项C错误;D 、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选项D正确,故选:D。4.B【解析】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选项A不符合题意;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选项B符合题意;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选项C不符合题意;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解析】A、烧碱、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为NaOH;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中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不相同,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故选项中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相同,符合题意;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选项中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不相同,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碳酸氢钠的俗称为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中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不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能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故选C。7.B【解析】A、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可以做干燥剂,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氢氧化钠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纺织、印刷等工业,选项正确;故选B。8.A【解析】A、酸溶于水后解离出氢离子,由此可知,酸中一定含氢元素,选项错误;B、由无氧酸的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的盐中就不含氧元素,如NaCl,选项正确;C、碱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选项正确;D、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中一般含有金属元素,选项正确,故选A。9.C【解析】略10.C【解析】略11.(1) 2NaOH+CO2=Na2CO3+H2O NaOH+HCl=NaCl+H2O和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2NaOH+CaCO3↓ Na2CO3+CaCl2=2NaCl+CaCO3↓或Na2CO3+Ca(NO3)2=2NaNO3+CaCO3↓(2) Ca(OH)2+CO2=CaCO3↓+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3) Na2CO3+CaCl2=2NaCl+CaCO3↓或Na2CO3+Ca(NO3)2=2NaNO3+CaCO3↓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或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解析】根据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来写出化学方程式。(1)①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氢氧化钠变质分为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可能会存在,加入过量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存在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和,加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加入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钙(或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或,故填:;;或;(2)①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在变质的氢氧化钙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和故填:(3)①氯化钙(或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或,故填:或;②氯化铵(或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或;故填:或。12.错误【解析】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是由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说法错误。13. 减小 二氧化碳 碳酸钙 【解析】略14. KOH 40 23.4 蒸发、结晶。理由是氢氧化钠溶解度较大,可以提高温度,蒸发溶剂,然后降温结晶得到固体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未充分电解完毕,有少量残留的氯化钠混入【解析】(1)钾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可以组成氢氧化钾,化学式为:KOH。(2)①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可与铜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因此含有铜离子的可溶性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符合要求,题中硝酸铜、氯化铜、硫酸铜都符合题意,如氢氧化钠与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②盐与表中物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盐中必须含有钠离子,另一物质必须含有氢氧根离子,两反应物必须都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表中符合题意的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两种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3)①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氢氧化钠相对分子质量=23+16+1=40;②设氯化钠质量为x,根据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不变,,解得x=23.4t。(4)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得氢氧化钠固体,因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故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制得固体。故答案为:蒸发、结晶。理由是氢氧化钠溶解度较大,可以提高温度,蒸发溶剂,然后降温结晶得到固体。(5)氢氧化钠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接触,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会有碳酸钠混入;由于氢氧化钠是由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得,如果氯化钠未充分电解完毕,就有少量残留的氯化钠溶解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结晶后混入氢氧化钠固体。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未充分电解完毕,有少量残留的氯化钠混入。15.【解析】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汽水中含有碳酸;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稀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氢氧化钠能与油污反应,所以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16. NaOH与变质后的Na2CO3溶液均显碱性,遇酚酞均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干燥剂 BD【解析】(2)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交流与评价: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遇酚酞均变红。,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NaOH与变质后的Na2CO3溶液均显碱性,遇酚酞均变红;进行实验:根据题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若猜想一成立,则溶液存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小玲同学在小明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反思与拓展:(1)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2)A 先加足量稀盐酸,盐酸会将碳酸钠、氢氧化钠完全消耗,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不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故A错误;B 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再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氢氧化钠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若出现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故B正确;C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先加足量C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由于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不能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故C错误;D 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先加足量Ba(NO3)2溶液,能完全除去碳酸钠,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FeCl3溶液,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若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故D正确。故选择BD。17. 取少量溶液样品,向溶液的样品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若观察到有沉淀出现可判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若出现变红则可判断部分变质,因此既出现沉淀又有溶液变红,则溶液部分变质 CaCl2+Na2CO3=CaCO3↓+2NaCl【解析】本试题探究的是氢氧化钠的变质,考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和氢氧化钠反应:2NaOH+CO2=Na2CO3+2H2O;根据上述反应可知变质的产物为碳酸钠,故没有变质状态下的成分为NaOH、水;部分变质的情况下成分为Na2CO3、NaOH、水;全部变质的情况下成分为Na2CO3、水。根据分析可知,想要检验变质的程度应该检测的是碳酸根和氢氧根是否存在。若只存在氢氧根,说明没有变质;若存在碳酸根和氢氧根,说明部分变质;若只存在碳酸根,说明全部变质;故利用氯化钙检测碳酸根的存在,然后用过量的氯化钙去除碳酸根(防止影响酚酞的变色),再滴加酚酞来检测氢氧根。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样品,向溶液的样品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若观察到有沉淀出现可判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若出现变红则可判断部分变质,因此既出现沉淀又有溶液变红,则溶液部分变质;CaCl2+Na2CO3=CaCO3↓+2NaC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2 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化学与能源开发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