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后作业题
展开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6.2 化学与材料研制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酒精和白醋
C.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D.CO2中混有HCl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2.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均正确的是
A.熟石灰 CaCO3 氧化物
B.尿素 CO(NH2)2 有机物
C.纯碱 NaOH 盐
D.生石灰 Ca(OH)2 碱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 B.草木灰与氯化铵混合施肥
C.洗洁精能除去餐具的油污 D.回收地沟油,用作食用油
4.王巧喆同学对初中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材料 | B.食品安全 |
①羊毛织品和棉织品的区别——燃烧后闻气味 ②钢筋混凝土、汽车轮胎——复合材料 ③不锈钢、硬铝——金属材料 | ①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物质,不能饮用 ②不能使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饪食物。 ③黄曲霉毒素十分耐热,霉变食物不能食用,会诱发癌症 |
C.微观世界 | D.实际应用 |
①分子原子离子均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 ③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 ①家中燃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 ②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可以做燃料 ③用水灭火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A.A B.B C.C D.D
5.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玻璃钢 B.陶瓷 C.塑料 D.不锈钢
6.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90余种,由这些纯金属制得的合金已达几万种
B.我国的金属矿藏比较丰富,其中金、银等金属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是钛和钛合金
D.目前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铁和5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7.利用科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炒菜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 B.用超导体制作灯丝会使灯泡特别亮
C.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延缓食品变质 D.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8.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中常见的“三” |
①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厨房里可用食醋区分小苏打和食盐 | ①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②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③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三种物质:C、CO、H2 |
C.化学与安全 | D.化学与健康 |
①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NaOH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 ③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CO | ①老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长期食用过多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
A.A B.B C.C D.D
9.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 B.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
C.制造保险丝——硬度大 D.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
10.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单质
C.铁、铝、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D.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二、填空题
11.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能用于制作铅笔芯,利用了石墨的灰黑色和______的性质;
(2)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
A.C60 B.CH4 C.H2CO3 D.C6H12O6 E.(NH4)2CO3
(3)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
①反应物中____发生氧化反应;
②写出CO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
12.厨房中的化学。
(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铝勺 B 陶瓷碗 C 不锈钢锅 D 塑料篮子
(2)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花椒作为香料,其中的山椒素为花椒麻味物质的主要成分,有一种山椒素的化学式为C15H25O2N。该山椒素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填写元素符号),它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
(4)洗洁精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功能。
13.今年春节新冠状病毒来袭,全面抗击病毒。我们能做到的是“少出门、少聚会”。在必要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同时主要保暖,羽绒服是北方人们喜爱的的御寒服装。
(1)羽绒服面料通常为涤纶,其优点为______;
A.强度高、弹性好
B.透气性好、强度好
C.吸水性好、易加工
(2)生产涤纶的复杂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两种常见无毒气体,该反应中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生产涤纶的原料是煤、石油等,如果煤更多地应用于化工,而少用于燃料,就能减少______等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N95口罩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此口罩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_作用。
14.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_____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____,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_______性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
(1)食品安全:霉变的大米、花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的大米清洗后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食用。
(2)交通安全:骑行、乘坐电动车都要佩戴头盔,合格头盔使用ABS高性能工程塑料,不能使用回收的废弃塑料。ABS工程塑料属于_________(填“合成”或“天然”)材料。
(3)燃料安全: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要注意通风,否则易生成CO。以下存在安全隐患的有_________。
A 冬天用没有烟囱的煤炉取暖
B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
C 长时间待在怠速空转且密封性好汽车内
(4)其他安全:假期里多地发生孩童将点燃的爆竹扔下窨井,引起爆炸造成伤亡的事故。事故原因是窨井中有可燃性气体,放入点燃的爆竹相当于提供_________条件(从燃烧条件角度回答)。
三、实验题
16.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入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氮气不参与任何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A、避免容器中的空气对实验干扰
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赶到C装置中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解析
1.D
【解析】
A、灼烧羊毛线后产生烧焦羽毛味,而棉线灼烧后没有烧焦羽毛味,所以灼烧后闻气味能够区分棉线和羊毛线,选项正确;
B、酒精有酒味,白醋有酸味,则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鉴别酒精和白醋,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够与高锰酸钾反应,而二氧化硫能够与高锰酸钾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用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检测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与HCl都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会将欲保留的物质二氧化碳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故选D。
2.B
【解析】
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尿素的化学式CO(NH2)2,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属于氧化物,而不是碱,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试题分析:A、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如高压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可能会引发爆炸,A错误;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显碱性,与氯化铵混合会产生氨气,使肥效降低,B错误;C、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而能够随水流走,C正确;D、地沟油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不能再继续食用,可作为燃料使用,D错误。故选C
考点:化学与生活
4.D
【解析】
A、①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前者燃烧有烧纸的气味,后者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闻气味可以鉴别,说法正确;②钢筋混凝土是由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组成的,汽车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和轮毂制成的,其中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而轮毂属于合金材料,均为复合材料,说法正确;③不锈钢、硬铝均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
B、①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物质,甲醇有毒,不能饮用,说法正确;②亚硝酸钠有毒,不能使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饪食物,说法正确;③黄曲霉毒素十分耐热,有毒,霉变食物不能食用,会诱发癌症,说法正确;
C、①分子原子离子均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说法正确;②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说法正确;③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说法正确;
D、①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检查,以防止产生的电火花引发爆炸,说法错误;②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不具可燃性,氧气不可以做燃料,说法错误;③用水灭火是降低温度,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错误。
故选:D。
5.C
【解析】
A、玻璃钢是由塑料和玻璃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故错误;
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正确;
D、铝合金门窗属于金属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A、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90余种,由这些纯金属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说法错误;
B、我国的金属矿藏比较丰富,只有少量不活泼的金属(金、银、铂)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余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主,说法错误;
C、钛和钛的合金有广泛用途,被誉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说法正确;
D、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说法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了隔绝空气灭火,正确;B、灯泡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超导体没有电阻,电流通过时不会发热,因此不能制作灯丝,错误;C、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延缓食品变质,正确;D、限制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故选B。
8.B
【解析】
A、①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错误;
B、①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正确;②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正确;③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三种物质:C、CO、H2正确;
C、③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通CO后加热,以免发生爆炸,错误;
D、②甲醛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故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A. 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故A正确;B. 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故B正确;C. 制造保险丝——熔点低。故C错误;D. 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故D正确。
10.A
【解析】
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铁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而不是铁的单质,不正确;
C、铁、铝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金属,不正确;
D、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比纯铁好得多,但不是永不生锈,不正确;
故选A。
11. 硬度小 BD C 冶炼金属
【解析】
(1)石墨能用于制作铅笔芯,利用了石墨的灰黑色和硬度小的性质。
(2)A C60是含有碳元素的单质,不是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 CH4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符合题意;
C H2CO3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是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D C6H12O6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符合题意;
E (NH4)2CO3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是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D。
(3),反应物中C得到了氧,发生氧化反应;
②CO具有还原性,CO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是冶炼金属等。
12. D CH4+2O2CO2+2H2O C 不属于 乳化
【解析】
(1)A、铝勺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B、陶瓷碗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C、不锈钢锅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D、塑料篮子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
(2)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3)某元素质量分数=×100%,各元素质量之比=之比,各元素质量分数之比=×100%之比,故各元素质量之比=各元素质量分数之比,质量占比大的,质量分数大。C15H25O2N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5):(16×2):14=180:25:32:1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没有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4)洗洁精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13. A C、N SO2、NO2 吸附
【解析】
(1)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属于合成纤维,羽绒服面料通常为涤纶,具有强度高、弹性好的优点,但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故填:A。
(2)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两种常见无毒气体,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有碳元素、氧元素和氮元素,则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物中,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氮中氮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生成物中,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氮气中氮元素为0价,故该反应中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是碳元素和氮元素。故填:C、N。
(3)煤中含有硫元素和氮元素,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气体,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结合生成亚硫酸,二氧化氮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硝酸,从而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如果煤多应用于化工,而少用于燃料,就能减少SO2、NO2等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故填:SO2、NO2。
(4)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把杂质等吸附在表面,故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14. 氧气 氧化铝薄膜 抗腐蚀 4Al+3O2═2Al2O3
【解析】
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该反应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 ═ 2Al2O3。
15. 不能 合成 ABC 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1)霉变的大米、花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的大米清洗后不能食用。
(2)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3大有机合成材料;ABS工程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3)A、 冬天用没有烟囱的煤炉取暖,容易导致煤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有隐患;
B、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等密闭空间内,容易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有隐患;
C、 长时间待在怠速空转且密封性好汽车内,容易导致车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起缺氧,有隐患。
故选ABC。
(4)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事故原因是窨井中有可燃性气体,放入点燃的爆竹相当于提供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16. A 84.8% 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解析】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容器中的空气对实验干扰,故选A;
(2)设碳酸钠质量为x。
由表中数据控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第六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同步练习学生版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