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导学案
展开第三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
课标内容要求 | 核心素养对接 |
举例说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水盐平衡的调节。 | 1.科学思维——建立水盐平衡调节模型,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 2.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水盐平衡调节,养成关注人体健康的习惯。 |
一、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
2.水平衡的调节过程
(1)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人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2)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二、盐平衡的调节
1.Na+、K+等无机盐的平衡主要依赖醛固酮的调节作用。
2.血液中K+浓度升高或Na+浓度下降,均会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从而通过肾脏增加K+的排出和Na+的吸收,使血液中Na+、K+浓度维持相对稳定;反之,当血液中K+浓度降低或Na+浓度升高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将减少。
三、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人体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盐平衡关系到内环境(主要是渗透压)的稳态。水盐平衡的调节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具有复杂的相关性的。
1.人体内水的排出途径主要是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 ( )
2.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增加。 ( )
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由垂体储存和释放。 ( )
4.盐平衡的调节只有激素调节。 ( )
5.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促进肾小管吸钠泌钾。 ( )
提示:1.√ 2.× 3.√ 4.× 5.√
水平衡的调节
1.调节过程图解
2.下丘脑在水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1)感受刺激:含渗透压感受器。
(2)分泌功能: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3)神经中枢:调节水平衡。
(4)传导兴奋:能够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
3.抗利尿激素
(1)分泌:下丘脑神经细胞。
(2)释放:垂体。
(3)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4.其他排出途径:由皮肤、肺、大肠排出。
1.若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都减少,但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机体能进行水盐平衡的调节吗?试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机体是靠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行调节的,而不是直接感受水盐含量的变化。
2.某同学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提示:不可取。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么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内环境的紊乱。
1.(2021·安徽宣城期中)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的简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葡萄糖、血浆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包括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
C.血液中的血细胞、蛋白质、无机盐等不会进入肾小囊
D.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
B [血液中葡萄糖、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其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B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细胞、蛋白质不会进入肾小囊,而水和无机盐等会进入肾小囊,C错误;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尿量减少,D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小管和集合管完成对无机盐的重吸收需要通过两层细胞膜
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人体内缺水,引起口渴,同时尿量减少
C.肾小管吸收无机盐时要消耗能量,水盐平衡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
D.下丘脑分泌的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
C [肾小管和集合管完成对无机盐的重吸收需要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管壁或集合管壁,因此需要通过四层细胞膜,A错误。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人体内缺水,引起口渴,同时尿量减少,B错误。肾小管重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水盐平衡是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C正确。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可见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不具有拮抗作用,D错误。]
盐平衡的调节
盐平衡调节过程
(1)Na+的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水平衡和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称为渗透压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肾完成的。
(2)K+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
3.(多选)醛固酮是一种脂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该激素和受体结合后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离子的排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分泌量减少
B.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C.醛固酮在肾上腺髓质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
D.醛固酮发挥作用后导致尿量和尿的成分发生变化
BD [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维持动态平衡,A错误;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钾离子的排出,B正确;醛固酮在肾上腺皮质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C错误;醛固酮发挥作用后导致尿量和尿的成分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BD。]
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来自饮食,主要通过汗腺排出
B.剧烈呕吐会丢失大量的水但不会丢失Na+
C.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只从肾、肺排出
D.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
D [Na+来自饮食,主要通过肾随尿排出,A错误;剧烈呕吐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B错误;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多余的水分也可由皮肤表层蒸发排出,C错误;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D正确。]
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a、c表示快速饮用清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b表示快速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通过对饮用清水和生理盐水后,人的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数学模型的分析,建立水平衡调节的模型。
1.0.9%NaCl溶液是血浆的等渗溶液,血浆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为0.9%?(生命观念)
提示:不是。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有关,血浆中NaCl的质量分数应小于0.9%。
2.正常人在快速饮入1 L等渗盐水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Na+浓度的变化是否相同?此时醛固酮分泌量如何变化?(科学思维)
提示:不相同。细胞外液Na+浓度增加较多,此时醛固酮分泌量会下降。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 核 心 语 句 背 诵 |
1.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产生渴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来实现的。 3.调节水平衡的激素主要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 4.血钠含量的变化影响醛固酮的分泌量。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
1.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水平。同时,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据此分析图示可知: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C正确。]
2.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D [ 渴觉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D错误。]
3.与醛固酮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
A.腹泻丢失大量Na+,血压下降
B.Na+在体内贮留,造成水肿
C.K+在体内贮留,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D.肾小管滤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A [醛固酮通过调节肾小管对于Na+、K+来调节Na+/K+平衡的,而腹泻丢失的Na+不是由肾排出的,而是通过消化道排出的,因此与醛固酮分泌异常无关,故选A。]
4.有些人认为“一天八杯水”有利于健康,不管是否口渴都会刻意多喝水,导致渗透压紊乱。下列关于渗透压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喝水过多会导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喝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都会升高
C.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靶细胞都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D.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 [喝水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合成,A正确;喝水过多时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而由于尿液增多,导致钠离子丢失较多,从而醛固酮的分泌会升高,B错误;抗利尿激素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而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显然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靶细胞都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C正确;由分析可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实现了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D正确。故选B。]
5.尿崩症是由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DH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多渴等。
回答问题:
(1)尿崩症的产生主要与哪一种激素有关?它是由什么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可参与哪些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在这些调节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尿崩症的产生主要与抗利尿激素有关;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
(2)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可参与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等。
(3)下丘脑在这些调节中具有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等多种功能。
[答案] (1)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2)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等 (3)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等多种功能
高中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第2课时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二节 体液调节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二节 体液调节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