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冠病毒(解析版)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冠病毒(解析版)第1页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冠病毒(解析版)第2页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冠病毒(解析版)第3页
    还剩7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冠病毒(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冠病毒(解析版),共8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料一,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新冠病毒(解析版)
    1.病毒、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请依据如图所示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物的营养方式都是   ,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   (填字母)。
    (2)A生物与B、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生殖方式是   ,在条件恶劣时可形成   。
    (3)枯枝落叶可被图中一些微小生物分解成   、   、   ,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   起着重要的作用。
    (4)制作甜酒时需要的主要是图中生物   (填序号),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除了该气体外还产生了   。
    (5)2021年,肆虐全球,造成全球恐慌的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如图   (填字母),它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6)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请推测“绿毛”可能是如图   生物。(填序号)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目前我国有17支新冠疫苗进入到临床阶段,有4款得到附条件批准上市,其中3款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1款为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截至3月14日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498万人次。分析回答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飞沫分别属于   。
    A.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
    B.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C.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2)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后使人体产生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免疫物质叫   ,从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3)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预防措施上属于   ,这种免疫功能是人体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免疫力,在免疫类型上属于   。
    3.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新冠病毒致命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1)早在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即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   ,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2)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   。
    (3)致命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一种更容易生存?哪一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命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命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
    4.2021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截止2021年1月17日,全球已有超过203万人因此死亡。而众志成城的中国抗疫,创造了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模式”。请通过以下几个事例,回答问题。
    (1)2021年2月11日,美国落基山实验室发布了新冠病毒的照片(如图1,图中序号处为新冠病毒)。该图为科学家借助   观察到的图像,据所学知识判断,新冠病毒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   构成,其增殖方式为   ,根据其侵染的细胞类型判断,新冠病毒属于   病毒。
    (2)某患者因咳嗽、发热、肺部感染等症状被隔离治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即未检测到病毒),痰菌检测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医生排除其患新冠肺炎诊断为肺结核。在结构上,结核分枝杆菌与病毒的最大区别是病毒无   ,与一般动植物细胞的最大区别是结核分枝杆菌无   。
    (3)武汉抗疫期间,一位医生多天没能回家,再回到住处时发现桌上的水果已经“长毛”,如图2:且出现黑、红等颜色。水果“长毛”是由   (填微生物名称)引起的,而黑、红是其   的颜色,水果部分“长毛”后没有腐败的部分也不能食用,因为有可能该微生物的   (填结构)已经蔓延到“完好”的区域,而肉眼是看不到的。
    5.2021年年初发生了全世界罕见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导致工厂停工,学校停学,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4月份,疫情基本解除。而西方国家没有效仿中国,致使疫情大肆蔓延,还妄加诽谤我国,令国人气愤。今天,它又要打乱我们正常的上课秩序,面对疫情我们不惧怕,不传谣,科学应对。以下就疫情的相关知识作答。
    (1)钟南山院士是整个疫情防控中的英雄人物,当初他果断预测人传人是主要传播途径,由此推测该病毒与人的关系是   ,该病毒   (有/无)细胞结构,遏制传播的最佳途径之一是   。
    (2)今天,我国又有新增新冠患者,一部分是国外输入病例,还有一部分是进口冷链成品携带过来的病毒,钟院士再次预测环境传人存在可能,正常情况下,病毒只能寄生在   (活/死)细胞内。于是有些专家推测该病毒生命力变得极为强大,在空气中或附着在非生物体上也可能存活较长时间。为避免从冷鲜成品传播至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勤洗手是预防新冠肺炎和其它传染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某兴趣小组想探究洗手到底能否去洗去手上的大部分细菌,完成以下实验。
    (3)提出假设:请你为该小组做一个假设   。
    设计实验:①把三个消毒灭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A、B和C号。(细菌可以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细菌越多菌落越大数量越多)。
    ②用没有洗过的左手大拇指,在A培养基上轻按一下,盖上培养皿盖;______在B培养基上轻按一下;C培养基不做处理。
    ③把三个培养皿放在恒温箱内恒温培养一个星期。
    ④观察三个培养皿中菌落的数目和大小。
    请根据上述步骤回答问题:
    (4)在第②步的空白处是对B培养基的处理,请你将处理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5)用不同人的左大拇指按可以吗?   。
    (6)设置C号培养皿的目的是   。
    (7)实验的最可能结果是   。
    6.2019年和2021年交替之时,我们的国家遭受着新冠肺炎的伤痛,很多地方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封城、封村、闭环管理。恰在那一刻,“八段锦”被央视官宣了,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在自己练习的同时也去教患者练习,改善心肺功能。图一为中国古代一种气功健身法﹣﹣八段锦和伸肘的动作,图二为关节示意图,图三为动物运动产生的过程(A、B、C、D代表系统,a、b代表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医护人员自己练习“八段锦”的同时也教患者练习,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   行为。
    (2)图二中由5、8和6组成的7是   ,其内部含有的液体具有润滑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医护人员和新冠肺炎患者在完成图中所示伸肘动作时,[2]肱二头肌   ,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4)从图三得知,运动不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D的调节。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   (填字母)等系统的配合。
    (5)同学们在运动时经常会发生运动受伤的事情,给自己带来生活和学习的不便和痛苦,为了减少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事情的发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建议中比较科学的选项是   (填写选项字母)。
    ①运动前做准备活动 ②运动强度适当 ③不要参与运动 ④佩戴护腕和护膝 ⑤加大运动量 ⑥增加运动时间
    A.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①②⑤
    7.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酸奶是一种酸甜口味的牛奶饮品,制作酸奶所利用的生物是   (填名称),它与图中的   属于同一类群。此类生物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们没有成形的   。
    (2)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疾病,从图中   的培养液中可以提取出青霉素。
    (3)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与图中   属于同一类群,它属于   病毒。在研发疫苗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用Vero细胞(猴肾细胞的一种) 对新冠肺炎病毒进行培养,而不能只用培养基培养,这是因为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内。
    8.资料一:由于新冠肺炎的突发,2021年春节前夕武汉开始封城,进而全国各地封城封村,设卡严把路口,对来往人员实行登记、测体温、扫健康码管理。并对城市有关区域进行消杀作业。
    资料二:最近,在我国科研人员努力工作下,研制出了新冠肺炎疫苗,正逐步投入使用,注射疫苗的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形势喜人。
    (1)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没有   结构。
    (2)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   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其中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   。
    (3)为预防某些疾病,科学工作者将某些病毒经过人工处理减毒或无毒,制成   ,通过口服或接种的方法,预防病毒性疾病。
    9.如图是我们本册书中学过的几种生物,识图作答:

    (1)图中   (填序号)完全靠自养生存,它通过   作用获取有机物。
    (2)图中   (填序号)和我国的酒文化息息相关,它的生殖方式通常是   生殖,它的呼吸方式   。
    (3)图中原核生物是   (填序号),它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会形成   。
    (4)导致新冠肺炎的生物和哪个相似?   (填序号),它的遗传物质是   (DNA/RNA)。
    (5)B图中的行为属于   行为。
    10.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体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部炎症,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截止7月13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276万,死亡人数超56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人或其他生物的   内。
    (2)小张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被紧急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种措施属于   。
    (3)人体最初感染该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人体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毒对抗,发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4)为防止疫情蔓延,很多国家正在加紧研发新冠肺炎疫苗。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叫   。
    (5)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   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命运息息相关。各国之间只有密切配合,共同抗疫,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11.2021年1月24日,中国疾病预防中心成功分离出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开展临床试验;8月5日,国药集团取得新冠疫苗生产许可证;8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获得中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截至2021年10月20日,中国未收到受试者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1)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的。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属于   。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如图①﹣⑤中,不属于该免疫类型的是   (填数字)。
    (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角度看,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属于   。
    12.2019年12月以来,全球各地陆续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由于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截止到2021年1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达8000万例左右,死亡170万人左右,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发展。我国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目前,青岛市指定20处预防接种门诊,接受近期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预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的结构包括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   。
    (2)截止到2021年1月1日,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对于境外回国人员,一旦确诊,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3)当2019﹣nCoV侵入人体时,首先发挥作用的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的组成是   。
    (4)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此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原理是   并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新型冠状病毒清除或使其失去致病性。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   免疫。
    (5)新冠肺炎爆发后,在全球迅速蔓延,这说明传染病具有   两大特点。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两条具体的措施:   。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全球大肆传播,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让人产生发热、干咳的症状,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冠肺炎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并且对接触的东西进行严格消毒等方法可有效避免传染。目前我国正在抓紧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首批志愿者已经接种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营   生活,会侵入人体肺泡细胞并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大量繁殖。从结构上看,该病毒与肺泡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2)使用抗生素治疗新冠肺炎,效果并不好的原因是   。
    (3)目前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针对境外回国人员,我国加大了检测力度,一旦确诊新冠肺炎,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4)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后,还要定期接受抽血检测,检测体内是否产生   ,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对抗病毒了。
    14.“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着2021年的整个春天,它具有潜伏期长,传染快,易变异等特点,让人望而却步。直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再次出山,携领团队共同抗击病毒,人们才逐渐稳住了慌乱的脚步。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冠状病毒的结构由   组成。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甚至死亡。目前没有特效治疗的方法,但科学家已稳步展开对该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疫苗一研发成功,接种该疫苗后在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该免疫类型的特点是   。
    (2)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及时隔离治疗,此方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观察如图图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   (填数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是   (填数字)。
    15.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
    (1)新冠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先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   免疫。
    (3)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冠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16.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所学病毒知识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新冠病毒致病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1)科研人员在分离提取毒株时,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应该是   。
    A.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B.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
    C.活的鸡胚
    D.牛肉汁培养基
    (2)早在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即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个体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   。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弱,这也说明了变异是   (选填“定向/不定向”)的,这些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3)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同理,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   。
    (4)致病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种更容易生存?哪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
    (5)由上述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   (上升/下降)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   (上升/下降)趋势。
    17.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传染病及免疫的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大规模的传染病,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积累了很多与传染病作斗争的经验。
    2021年1月始,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另外两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同样也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和MERS﹣CoV都属于引起传染病的   。它们的结构简单,都由   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为防止境外输入病例,我国加大对来自疫区的人员的检查力度,以防止新冠肺炎再传入我国,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   。
    (3)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对医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有确切的疗效。这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   ,输入这种物质可帮助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这种免疫称为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18.资料1 截止2021年5月31日,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引起的肺炎,在全球已经达到604万例,其特效药及疫苗仍在研发中。专家推测新冠病毒可能来自野生动物。
    资料2 今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即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对陆生野生动物的猎捕、交易和运输。
    (1)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以刺激   细胞,产生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特殊蛋白质称为   ,因此,多数康复后的新冠肺炎患者的   (填“血细胞”或“血浆”)含有一定数量的这种蛋白质。
    (2)若“新冠病毒”源于某种野生动物,则散播该病毒的野生动物和新冠肺炎患者可视为新冠肺炎的   。武汉抗疫战中建立“方舱”隔离、救治轻症病人的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中属于   。
    (3)尽管野生动物可能携带人类未知的病毒,但不该消灭它们,而是应立法禁止非法交易和食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上看,人类还应保护野生动物的   。
    19.阅读下列2021年最新信息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1:截止12月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美国共检测出患者超1900多万,死亡达30余万。
    材料2:12月8日,我国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在探测过程中发现珠峰上有牦牛、马、绵羊等牲畜动物存在,而且还有一些鸟类、爬行动物等。
    材料3: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科学家在8145米的海床上,发现了一些深海生物﹣﹣狮子鱼、琵琶鱼、寄居蟹、发光水母等。
    (1)材料1中的新冠肺炎是一种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的新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与肺炎链球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肺炎链球菌有   结构,而新冠病毒没有。
    (2)材料2中涉及的鸟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而牦牛、马、绵羊的生殖方式是   ,这种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
    (3)材料3中涉及到的狮子鱼、琵琶鱼、寄居蟹、发光水母4种动物中,其中呼吸器官与狮子鱼不同的动物是   ,而在分类学上与蝗虫属于同类动物的是   。
    20.依据图中所示的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引起人患“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与图中[   ](填字母)的结构是相同的,它一旦侵入人体就可能会让人患上“新冠肺炎”。
    (2)图中属于青霉菌的是[   ](填字母),用放大镜观察,其每个细胞都有   、细胞膜、细胞质和   。
    (3)图中的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然有   ,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是因为有图中的[D]   参与的结果,这是利用它进行的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结果,该生物在营养条件较好时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
    21.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细菌、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一样,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如图中,图甲表示大肠杆菌,图乙表示霉菌,图丙表示病毒。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1)病毒是一类不具有   结构的微生物,其结构简单,一般由图丙中[①]   和[②]   两部分组成。
    (2)图甲和图乙两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图乙是用   繁殖的。
    (3)图甲和图乙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图甲细胞内无成形的   ;大肠杆菌和霉菌细胞内都没有   (选填“叶绿体”或“线粒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22.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2021年1月,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COVID﹣19),经研究发现导致这种肺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资料二 2021年12月3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国药集团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这是中国首个正式获批上市并对重点人群接种的新冠疫苗,引发外媒广泛关注。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中国新冠疫苗圈粉世界的首要原因。自2021年7月以来,中国多个新冠疫苗陆续在海外多国开展三期临床试脸,药效全球有目共睹。容易储藏和方便运输是中国新冠疫苗的独特优势。中国把新冠疫菑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世界,充分展现其开展国际合作的立场,将提升其在许多国家心目中的地位。面对发达国家的消极表现,这些国家将对中国的积极努力印象深刻。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SARS﹣CoV﹣2病毒属于   。
    (2)目前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针对境外回国人员,我国加大了检查力度,一旦确诊新冠肺炎,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3)“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佩戴口罩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4)目前,我国也开始对重点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工作。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在免疫学上,接种疫苗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3.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材料二: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紧急编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其中部分预防措施如下:①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②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建议选择医用外科口罩。③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④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⑤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⑥加快疫苗研制,建议健康人群注射相应疫苗。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如图回答问题,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图二呼吸过程中肺的容积变化曲线图,图三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新冠肺炎病毒是新冠肺炎的   ,新冠肺炎病毒只能寄生生活,这说明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冠肺炎会造成呼吸困难,病人需加快呼吸频率以保证对氧气的需求,当图一中⑦处于收缩状态,对应图二的区段是   (填字母),进入肺泡的氧气经过图三中的[   ]   过程进入血液。
    (3)尽管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但大部分人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图一①中的黏膜和④中的纤毛属于保卫人体的第   道防线。
    (4)材料二中的预防措施,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   (填序号)。
    (5)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科研机构与制药企业加紧疫苗研发。通过注射疫苗,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   ,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24.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21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Ⅱ:我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企业共同研究,开发形成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候选疫苗(ARCoV)已于6月19日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mRNA疫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疫苗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肺炎的   。
    (2)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3)对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专家建议在预防新冠肺炎时应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室内勤通风,这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属于   。
    (4)之所以可以用血浆治疗,是因为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它能杀灭和清除病毒,这种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称为   免疫。
    (5)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   多样性。
    25.阅读资料,根据资料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1年3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份关于鱼类化石的最新研究,这个迷人的加拿大化石被描述为“鱼类向四足动物过渡过程中缺失的进化环节”,它是迄今最完整的希望螈样本,其代表了鱼类向陆地脊椎动物过渡的演化阶段。通过比较发现,其手臂、手和手指的骨骼与我们相似,被蜡包着,这种骨骼结构是在胸中发现的最像四足动物的例子,所以认为脊椎动物的手起源于希望螈胸鳍内的骨型,希望螈最终演变成爬行物鸟类,两栖动物鲸鱼、海豚、海豹、海龟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研究人员解释称离开水是历史上最深刻和神秘的进化飞跃之一,除了需要开发一种呼吸氧的方法外,这些鱼很难支撑它们的体重,也很难在陆地上移动,真到其中一些鱼类开始进化出基本的手臂,这个加拿大化石显示腕部的肱骨、骨、尺骨、腕骨和指骨都是在这段时间出现的,而这些变异的鱼,在没有水的浮力辅助的情况下,走动起来要容易得多。鱼类离开水面之前,脊椎动物手部先在进化中得到了深深的发展。
    资料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体内同一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根据其差异程度,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如表为不同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比较。
    物种
    黑猩猩

    果蝇
    小麦
    向日葵
    酵母菌
    差异氨基酸数目
    0
    12
    27
    35
    38
    44
    资料三: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抗生素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使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强,从而产生能够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在2011提出了“遏制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呼吁。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特别是近10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管理并限制抗生素的使用。
    (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直接的证据是   。
    (2)上述资料一、二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   。
    (3)结合资料一和资料二,你能对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   。
    (4)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湖北省武汉确诊多例新冠肺炎患者,随后各省有新冠肺炎患者相继确诊,期间网络上有部分声音称“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你说说理由。   ,   。
    (5)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是一种   的现象,达尔文的   学说可以解释“超级细菌”的产生:自然界的细菌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弱的细菌被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即通过激烈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经过长期选择逐代积累,当再次使用抗生素时,杀菌效果下降,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
    26.2021年,由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威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抗疫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图1为冠状病毒的外形示意图,图2病毒结构模式图,图3为细菌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的结构是   (填标号)。
    (2)与细菌和真菌相比较,病毒是一类没有   结构的微生物。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细菌没有   。病毒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外壳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COVID﹣19属于这三类病毒中的   病毒。
    (4)有人预言,新冠病毒(COVID﹣19)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每个人感染病毒的机会,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例如:   (请至少列举出两项)。
    27.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自2019年12月底起,先后在我国、韩国、美国等地接连暴发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全球患者患者也不断增多。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中文简称“新冠肺炎”)。国家卫健委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及时发布疫情监测报告。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建议健康人应尽量避免密切接触任何有症状(咳嗽和发热)的病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好口罩等防控措施,共同预防控制疫情的传播。
    (1)SARS﹣Cov﹣2结构简单,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的,只能寄生在人的   内。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SARS﹣Cov﹣2是引起新冠肺炎的   。
    (3)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好口罩等防控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假如你是一位新冠肺炎的接触者,你该怎么办?   。
    28.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使得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关于影响我们健康生活的疫情,你了解多少呢?请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大小约120纳米、具有类似王冠外形的病毒,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科学家发现,和SARS病毒类似,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但蝙蝠体温高,免疫系统复杂,可以携带多种病毒而不发病,这是长期以来病毒与宿主共同进化的结果,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但人类打破了这种平衡,由于接触、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冠状病毒就这样找上了人类。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使得疫情快速爆发。所以政府要求市民居家生活,杜绝聚集,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都是有效的预防传染病措施。
    如果人体感染了病毒,少量的病毒是不会使我们表现出病症的,但病毒能侵入人体细胞,利用人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快速繁殖。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叫潜伏期。 新冠肺炎的潜伏期在3~14天,期间也有传染性。所以曾经与患者具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需要隔离14天进行观察。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举全国之力共抗疫情,我国的疫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注射疫苗是一种很常见的措施。我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制新冠疫苗: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使人体产生抗体。有了抗体,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抵御病毒于细胞之外了。
    (1)与细菌不同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2)病毒是不断进化的,病毒进化的总趋势是   。
    A.高致病性、高传染性
    B.低致病性、低传染性
    C.低致病性、高传染性
    D.高致病性、低传染性
    (3)戴口罩、勤洗手,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角度看,这些措施属于   。
    (4)当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5)制新冠疫苗过程中,科学家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这里的“手术”是指   。
    29.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感染者超过1000万,死亡人数超50万。该病毒在世界的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寄生的细胞来看,新冠肺炎病毒属于   病毒。该病毒利用   的遗传信息和   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疫情期间,专家提出的如下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填序号)。
    ①对疫区进行室内外消毒
    ②适当增加食物中蛋白质含量
    ③将感染者隔离治疗
    ④室内通风
    ⑤加强体育锻炼
    ⑥勤洗手
    (3)下列来自自媒体等的一些观点,你认为有科学依据的有   (填序号)。
    ①酒精可以杀灭新冠病毒,因此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②烟中含尼古丁可以抑制病毒,常吸烟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较小
    ③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④饮用消毒水对预防或治疗新冠肺炎有效
    30.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细菌、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一样,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如图中,图甲表示大肠杆菌,图乙表示青霉,图丙表示病毒。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问题。

    (1)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   才能观察到病毒的形态;病毒结构简单,由图丙中的①   和②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图甲和图乙两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图乙是用   繁殖的。图乙的直立菌丝顶端有   状青绿色的   。
    (3)图甲和图乙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图甲细胞   ;大肠杆菌和青菌细胞内都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4)如图三种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图   。
    3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新冠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就是隔离,尽量减少外出、聚会等;若要外出,一定要戴口罩。此外还要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野生动物,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医等。
    (1)根据2019新型冠状所感染的生物不同,2019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病毒。
    (2)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酵母菌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没有   。
    (3)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营养方式属于   。(异养或自养)
    (4)当前,你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
    32.当下,世界各地新冠病毒流行,威胁着人们生命安全,我们在强调戴口罩的同时,提倡勤洗手,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我校学生兴趣小组的张亮、李娜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

    (1)张亮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他设置了   实验。
    (2)细菌在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充分时,进行旺盛的   生殖。遇到恶劣环境,细菌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   。
    (3)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   结构。
    33.2021年春节以来,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际社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图为“2019﹣nCoV”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9﹣nCoV”与其他生物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它只能营   生活,靠图中[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根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2019﹣nCoV属于这三类病毒中的   病毒。
    (3)疫情期间有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服用了抗生素之后,发现症状并没有减轻,原因是   。
    (4)有人预言,新冠病毒(2019﹣nCoV)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每个人感染病毒的机会,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例如:   (请至少列举出一项)。

    3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波及200多个国家,截至北京时间6月21日16:00左右,全球新冠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6万人,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884万,引起这场瘟疫的病毒称为COVID﹣19病毒。COVID﹣19病毒首先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继而破坏人体的心、肝、脾、肾及全身,最后致人死亡,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2021年3月26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全球科技界的共同努力,其中全社会的智慧应对应该共同面对,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1)引起新冠肺炎的COVID﹣19病毒,在传染病学上属于   。在结构上COVID﹣19病毒与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   。
    (2)从传播途径分析,新冠肺炎属于   传染病。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捐献的血浆(或血清),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
    (3)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个人采取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室内常通风的防护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适量的增强营养、注意休息、适量运动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对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原因是   。
    (5)某同学为预防新冠肺炎自行购买了莲花清瘟胶囊,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   药。
    35.仔细分析下面两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甲(无症状感染者)携带“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自驾车返回西宁老家过春节。在与家人相处数日后,甲的部分家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肺炎”。
    材料二:现在西宁地区有不少家庭在养狗。而狗随意游走,其排泄物容易污染环境。还有可能咬伤行人,使人患狂犬病。
    (1)在材料一传染病流行的三大基本环节中,无症状感染者的甲属于   ,甲的家人在被传染前属于   。
    (2)从今年1月1日开始,北京对冷链物流、交通运输等9类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目前北京已有超过百万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   。
    (3)在材料二中,如果人被狗咬破皮肤,则需要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该疫苗由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明,用狂犬病毒减毒制成,从免疫学来看,狂犬病疫苗属于   。
    (4)某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却无法预防新冠肺炎,其原因是   。
    36.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截止至2021年6月2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635万例,死亡37万例,新冠肺炎是由一种以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干咳等。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强,通常具有潜伏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气溶胶传播。当新冠肺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打喷嚏、咳嗽或说话时,会喷出大量含有病毒的飞沫,距离较近的人吸入该飞沫有可能感染。
    资料二:3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这款沈阳制造的药物﹣﹣可利霉素首次公开出现在治疗新冠肺炎有效药物的官方名单中,并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可利霉素目前已在全国各地药房陆续铺开销售,但需要医生开“药方”后,凭医嘱到药房进行购买,预计很快也将上线辽宁药房。
    材料三: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董瑞丰、徐海涛)我国又一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已获批开展一期临床试验。
    (1)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是   ,该传染病是由被命名为COVID﹣19的   病毒(根据宿主种类填写)引起的。
    (2)我国多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从免疫学上讲,疫苗属于   (填“抗体”或“抗原”),打疫苗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3)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从传染病角度看,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属于   。
    (4)据材料二,可利霉素属于   药(填“处方”或“非处方”)。
    (5)众所周知,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   。
    37.资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021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疫情的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会死亡。
    资料二:针对这次疫情,各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①对于确诊的患者,医院立马对其进行隔离治疗;②增加公共物品的清洁与消毒次数,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③出行佩戴口罩,回家后摘口罩洗手消毒;④避免多人聚会;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肺炎的病原体结构简单,有   和   组成。
    (2)新冠肺炎患者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属于   。
    (3)资料二各地采取应对措施中,①属于种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⑤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据北京青年报获悉,2021年春节后开展其他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的疫苗能够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   ,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   。人们注射疫苗获得免疫功能的免疫类型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38.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2021年,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在全球大肆传播,我国正在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
    资料二:根据科学家寻找到的证据,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这种飞行能力强、体表被毛、胎生的动物,可携带100多种病毒。
    (1)与动物细胞相比,新冠病毒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2)病毒的外壳部分主要由   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中,它侵入人体后,靠自己的   ,繁殖新病毒。
    (3)根据材料二,可判断蝙蝠属于   (填“鸟类”或“哺乳类”)动物。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谨防病毒跨物种传播是我们应当从本次疫情中吸取的教训。
    (4)肺炎并不可怕,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完全可以避免感染,而大部分患者也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得以痊愈。在新冠肺炎还没有完全控制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待在家中,尽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
    ②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③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④酒精能消毒,要多饮酒抵抗病毒
    39.资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传染性较强,目前已知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传染后容易引起发热、干咳、乏力、进行性呼吸困难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鼻塞、流鼻涕、腹泻等症状。查血常规提
    示白细胞、淋巴细胞下降,肺部CT有病毒性肺炎表现,通过痰液核酸检测可确诊。
    资料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蔓延以来,中国政府反应迅速,领导得力,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联防联控,防控有效。具体措施如下: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被及时送专治医院的隔离病房隔离并治疗;
    ②让曾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到指定医院隔离并接受医学观察;
    ③出门戴口罩,做好必要的防护;
    ④除有关医护人员外,其他人一律不准与患者直接接触;
    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
    ⑥要求经常打开室内窗户通风;
    ⑦要求常洗手,正确洗手,搞好个人卫生。
    (1)新冠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根据侵染细胞种类的不同,这种病毒属于   病毒。从传染病学的角度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该传染病的   。
    (2)资料二列举的预防新冠肺炎的几项措施中,主要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填序号),主要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序号),主要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填序号)。
    (3)尽管新冠肺炎的传染性较强,但绝大多数人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   组成的。
    (4)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部分患者治愈出院。医生提醒患者仍然要注意,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患者对该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但若病毒变异,则仍有可能再次感染。请你思考一下,医生这样说的依据是   。
    (5)目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人们将通过注射疫苗体内能产生   ,提高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40.2021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活动主题为“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在世界正遭受新冠疫情的时候,人们更加认识到珍爱生命、保护生物的重要性。如图A~F分别为葫芦藓、肾蕨、海带、玉米、大肠杆菌、流感病毒,请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如图所示植物中,没有真正的根,植株矮小,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的是   (填图中字母)。
    (2)水绵、紫菜与图中所示的   (填图中字母)是同一类植物,它们都属于   植物,这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里。
    (3)图中所示植物中,属于粮食作物,具有六种器官,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图中字母),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
    (4)引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与图中   (填图中字母)结构相似,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5)如图所示生物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病毒、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请依据如图所示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物的营养方式都是 异养 ,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 AC (填字母)。
    (2)A生物与B、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无成形的细胞核 ,生殖方式是 分裂生殖 ,在条件恶劣时可形成 芽孢 。
    (3)枯枝落叶可被图中一些微小生物分解成 水 、 二氧化碳 、 无机盐等 ,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 物质循环 起着重要的作用。
    (4)制作甜酒时需要的主要是图中生物 C (填序号),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除了该气体外还产生了 酒精 。
    (5)2021年,肆虐全球,造成全球恐慌的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如图 D (填字母),它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6)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请推测“绿毛”可能是如图 B 生物。(填序号)
    【分析】从图中可知A是细菌,B是青霉、C是酵母菌,D是病毒。其中1鞭毛,2细胞质,3DNA集中区域,4细胞核,5细胞质,6液泡,7细胞壁,据此解答。
    【解答】解:(1)图中的生物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都是异养生物,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细菌和C酵母菌。
    (2)图A是细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C属于真菌,其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生物与B、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在条件恶劣时可形成芽孢。
    (3)枯枝落叶可被图中一些微小生物分解成 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4)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在无氧的条件下C酵母菌才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的是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产生酒精。可见气泡是二氧化碳。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酒精。
    (5)图片中D为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021年肆虐全球,造成全球恐慌的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病毒,它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
    (6)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与图中生物[B]青霉有关,“绿毛”的“毛”指的是构成菌体的 菌丝;其中“绿毛”的绿色是 孢子的颜色;长有“绿毛”的浆糊中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是青霉素。
    故答案为:(1)异养;A、C;
    (2)无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芽孢;
    (3)水、二氧化碳;无机盐等;物质循环;
    (4)C;酒精;
    (5)D;寄生;
    (6)B.
    【点评】明确各种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目前我国有17支新冠疫苗进入到临床阶段,有4款得到附条件批准上市,其中3款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1款为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截至3月14日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498万人次。分析回答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飞沫分别属于 C 。
    A.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
    B.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C.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2)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后使人体产生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免疫物质叫 抗体 ,从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3)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预防措施上属于 保护易感人群 ,这种免疫功能是人体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免疫力,在免疫类型上属于 特异性免疫 。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解答】解:(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患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是传染源,飞沫属于传播途径。
    (2)从免疫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后能够引起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称为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这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3)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预防措施上属保护易感人群,这种免疫功能是人体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免疫力,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C;
    (2)抗体;
    (3)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概念、流行环节以及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3.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新冠病毒致命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1)早在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即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 变异 ,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2)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 生存斗争 。
    (3)致命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一种更容易生存?哪一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命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命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或适者生存) 。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2)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是有限的.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如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就是生存斗争的过程。
    (3)自然界中,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有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故答案为:(1)差异;
    (2)生存斗争;
    (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或适者生存)
    【点评】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4.2021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截止2021年1月17日,全球已有超过203万人因此死亡。而众志成城的中国抗疫,创造了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模式”。请通过以下几个事例,回答问题。
    (1)2021年2月11日,美国落基山实验室发布了新冠病毒的照片(如图1,图中序号处为新冠病毒)。该图为科学家借助 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的图像,据所学知识判断,新冠病毒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 遗传物质 构成,其增殖方式为 自我复制 ,根据其侵染的细胞类型判断,新冠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
    (2)某患者因咳嗽、发热、肺部感染等症状被隔离治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即未检测到病毒),痰菌检测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医生排除其患新冠肺炎诊断为肺结核。在结构上,结核分枝杆菌与病毒的最大区别是病毒无 细胞结构 ,与一般动植物细胞的最大区别是结核分枝杆菌无 成形的细胞核 。
    (3)武汉抗疫期间,一位医生多天没能回家,再回到住处时发现桌上的水果已经“长毛”,如图2:且出现黑、红等颜色。水果“长毛”是由 霉菌 (填微生物名称)引起的,而黑、红是其 孢子 的颜色,水果部分“长毛”后没有腐败的部分也不能食用,因为有可能该微生物的 菌丝 (填结构)已经蔓延到“完好”的区域,而肉眼是看不到的。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能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1)病毒是一类形体十分微小的生物,形体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新冠病毒就是科学家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如新冠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2)新冠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在结构上,结核分枝杆菌与病毒的最大区别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与一般动植物细胞的最大区别是结核分枝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水果“长毛”发霉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真菌的菌落有时还会出现红、褐、黑等不同的颜色即孢子的颜色。霉菌由菌丝构成,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因此水果“长毛”后没有腐败的部分也不能食用,因为有可能霉菌的营养菌丝已经蔓延到“完好”的区域,而肉眼是看不到的。
    故答案为:(1)电子显微镜;遗传物质;自我复制;动物;(2)细胞结构;成形的细胞核;(3)霉菌(真菌);孢子;菌丝
    【点评】关键是理解把握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和营养繁殖。
    5.2021年年初发生了全世界罕见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导致工厂停工,学校停学,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4月份,疫情基本解除。而西方国家没有效仿中国,致使疫情大肆蔓延,还妄加诽谤我国,令国人气愤。今天,它又要打乱我们正常的上课秩序,面对疫情我们不惧怕,不传谣,科学应对。以下就疫情的相关知识作答。
    (1)钟南山院士是整个疫情防控中的英雄人物,当初他果断预测人传人是主要传播途径,由此推测该病毒与人的关系是 寄生 ,该病毒 无 (有/无)细胞结构,遏制传播的最佳途径之一是 戴口罩 。
    (2)今天,我国又有新增新冠患者,一部分是国外输入病例,还有一部分是进口冷链成品携带过来的病毒,钟院士再次预测环境传人存在可能,正常情况下,病毒只能寄生在 活 (活/死)细胞内。于是有些专家推测该病毒生命力变得极为强大,在空气中或附着在非生物体上也可能存活较长时间。为避免从冷鲜成品传播至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冷鲜品煮熟后再吃(减少冷鲜食品的摄入) 。
    勤洗手是预防新冠肺炎和其它传染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某兴趣小组想探究洗手到底能否去洗去手上的大部分细菌,完成以下实验。
    (3)提出假设:请你为该小组做一个假设 洗手能去掉手上的大部分细菌(吸收不能去掉手上的大部分细菌) 。
    设计实验:①把三个消毒灭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A、B和C号。(细菌可以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细菌越多菌落越大数量越多)。
    ②用没有洗过的左手大拇指,在A培养基上轻按一下,盖上培养皿盖;______在B培养基上轻按一下;C培养基不做处理。
    ③把三个培养皿放在恒温箱内恒温培养一个星期。
    ④观察三个培养皿中菌落的数目和大小。
    请根据上述步骤回答问题:
    (4)在第②步的空白处是对B培养基的处理,请你将处理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用洗过的左手大拇指 。
    (5)用不同人的左大拇指按可以吗? 不可以 。
    (6)设置C号培养皿的目的是 作对照 。
    (7)实验的最可能结果是 A培养基上的菌落大而多,B培养基上菌落很少或没有,C培养基上菌落几乎没有或没有 。
    【分析】本题以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细菌菌落的特点.解此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细菌菌落的特点等方面入手.
    【解答】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所以新冠病毒与人是寄生关系.预防新冠的有效措施是勤洗手、戴口罩。
    (2)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我国又有新增新冠患者,一部分是国外输入病例,还有一部分是进口冷链成品携带过来的病毒,为避免从冷鲜成品传播至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冷鲜品煮熟后再吃。
    (3)根据提出的问题:洗手到底能否去洗去手上的大部分细菌?作出假设:洗手能去掉手上的大部分细菌(吸收不能去掉手上的大部分细菌)。
    (4)步骤②用没有洗过的左手大拇指,在A培养基上轻按一下,盖上培养皿盖,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用洗过的左手大拇指,在B培养基上轻按一下;C培养基不做处理。
    (5)为保证变量唯一,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同一人的左大拇指。
    (6)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A、B培养皿接种是实验组,乙培养皿不接种是对照组.
    (7)实验现象:A培养基上的菌落大而多,B培养基上菌落很少或没有,C培养基上菌落几乎没有或没有。
    故答案为:
    (1)寄生;无;戴口罩;
    (2)活;冷鲜品煮熟后再吃(减少冷鲜食品的摄入)
    (3)洗手能去掉手上的大部分细菌(吸收不能去掉手上的大部分细菌)
    (4)用洗过的左手大拇指
    (5)不可以
    (6)作对照
    (7)A培养基上的菌落大而多,B培养基上菌落很少或没有,C培养基上菌落几乎没有或没有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理解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细菌菌落的特点.
    6.2019年和2021年交替之时,我们的国家遭受着新冠肺炎的伤痛,很多地方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封城、封村、闭环管理。恰在那一刻,“八段锦”被央视官宣了,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在自己练习的同时也去教患者练习,改善心肺功能。图一为中国古代一种气功健身法﹣﹣八段锦和伸肘的动作,图二为关节示意图,图三为动物运动产生的过程(A、B、C、D代表系统,a、b代表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医护人员自己练习“八段锦”的同时也教患者练习,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 学习 行为。
    (2)图二中由5、8和6组成的7是 关节腔 ,其内部含有的液体具有润滑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医护人员和新冠肺炎患者在完成图中所示伸肘动作时,[2]肱二头肌 舒张 ,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4)从图三得知,运动不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D的调节。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 A、B、C (填字母)等系统的配合。
    (5)同学们在运动时经常会发生运动受伤的事情,给自己带来生活和学习的不便和痛苦,为了减少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事情的发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建议中比较科学的选项是 B (填写选项字母)。
    ①运动前做准备活动 ②运动强度适当 ③不要参与运动 ④佩戴护腕和护膝 ⑤加大运动量 ⑥增加运动时间
    A.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①②⑤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图一中1是肌腹,2是肱二头肌,3是肌腱,4是肱三头肌,5关节头,6关节囊,7关节腔,8关节窝,9关节软骨。
    【解答】解:(1)医护人员自己练习“八段锦”的同时也教患者练习,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学习行为。
    (2)图中由由5、8和6组成的7是关节腔,其内部含有的液体具有润滑的作用,可以减少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摩擦。
    (3)医护人员和新冠肺炎患者在完成图中所示伸肘动作时,2肱二头肌舒张,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4)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一表示伸肘动作,伸肘时4肱三头肌收缩,牵动b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D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B消化系统、A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5)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为了减少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事情的发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建议中比较科学的选项是①运动前做准备活动、②运动强度适当、④佩戴护腕和护膝,故选B。
    故答案为:
    (1)学习
    (2)关节腔
    (3)舒张
    (4)A、B、C
    (5)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关节的结构。
    7.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酸奶是一种酸甜口味的牛奶饮品,制作酸奶所利用的生物是 乳酸菌 (填名称),它与图中的 丙 属于同一类群。此类生物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们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 。
    (2)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疾病,从图中 甲 的培养液中可以提取出青霉素。
    (3)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与图中 乙 属于同一类群,它属于 动物 病毒。在研发疫苗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用Vero细胞(猴肾细胞的一种) 对新冠肺炎病毒进行培养,而不能只用培养基培养,这是因为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活细胞 内。
    【分析】图乙为病毒;图丙为细菌;图甲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可判断为真菌中的青霉。
    【解答】解:(1)制作酸奶时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乳酸菌属于丙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肺炎、脑膜炎、淋病等疾病.从图中甲的培养液中可以提取出青霉素。
    (3)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与图中乙属于同一类群,属于动物病毒。新冠病毒能破坏人体细胞,其中一个原因是它靠自己遗传物质上携带的遗传物质,利用人体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大量新的病毒,导致人体细胞裂解死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故答案为:
    (1)乳酸菌;丙;细胞核
    (2)甲
    (3)乙;动物;活细胞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生理。
    8.资料一:由于新冠肺炎的突发,2021年春节前夕武汉开始封城,进而全国各地封城封村,设卡严把路口,对来往人员实行登记、测体温、扫健康码管理。并对城市有关区域进行消杀作业。
    资料二:最近,在我国科研人员努力工作下,研制出了新冠肺炎疫苗,正逐步投入使用,注射疫苗的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形势喜人。
    (1)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没有 细胞 结构。
    (2)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 动物 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其中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 噬菌体 。
    (3)为预防某些疾病,科学工作者将某些病毒经过人工处理减毒或无毒,制成 疫苗 ,通过口服或接种的方法,预防病毒性疾病。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根据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的种类很多,但一种病毒通常只能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种类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新型冠状病毒;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3)将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制成疫苗,用于预防天花等疾病,是病毒对人有利的地方。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细胞
    (2)动物;噬菌体
    (3)疫苗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病毒的结构特点等。
    9.如图是我们本册书中学过的几种生物,识图作答:

    (1)图中 A (填序号)完全靠自养生存,它通过 光合作用 作用获取有机物。
    (2)图中 C (填序号)和我国的酒文化息息相关,它的生殖方式通常是 出芽 生殖,它的呼吸方式 无氧和有氧 。
    (3)图中原核生物是 D (填序号),它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会形成 芽孢 。
    (4)导致新冠肺炎的生物和哪个相似? E (填序号),它的遗传物质是 RNA (DNA/RNA)。
    (5)B图中的行为属于 学习 行为。
    【分析】图中:A是被子植物,B是鲸鱼属于哺乳动物,C酵母菌属于真菌,D是细菌,E是病毒,D是蘑菇属于真菌。
    【解答】解:(1)图中A绿色植物,它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
    (2)酵母菌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时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可以用它来酿酒。
    (3)C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属于原核生物;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为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4)图中E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RNA组成。
    (5)图B中鲸鱼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故答案为:(1)A;光合作用;(2)C;出芽;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兼性厌氧);(3)D;芽孢;(4)E;RNA;(5)学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10.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体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部炎症,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截止7月13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276万,死亡人数超56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人或其他生物的 活细胞 内。
    (2)小张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被紧急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种措施属于 控制传染源 。
    (3)人体最初感染该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人体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毒对抗,发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 。
    (4)为防止疫情蔓延,很多国家正在加紧研发新冠肺炎疫苗。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叫 抗体 。
    (5)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 生物圈 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命运息息相关。各国之间只有密切配合,共同抗疫,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必须寄生在人或动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小张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被紧急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当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
    故答案为:(1)活细胞;(2)控制传染源;(3)非特异性免疫;(4)抗体;(5)生物圈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1.2021年1月24日,中国疾病预防中心成功分离出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开展临床试验;8月5日,国药集团取得新冠疫苗生产许可证;8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获得中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截至2021年10月20日,中国未收到受试者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1)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构成的。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属于 传染源 。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抗原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特异性 免疫。如图①﹣⑤中,不属于该免疫类型的是 ②③⑤ (填数字)。
    (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角度看,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2)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源。接种用的疫苗是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图中②属于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组成,图中③⑤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图①﹣⑤中,不属于该免疫类型的是②③⑤。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2)传染源;抗原;特异性;②③⑤;(3)切断传播途径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2.2019年12月以来,全球各地陆续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由于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截止到2021年1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达8000万例左右,死亡170万人左右,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发展。我国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目前,青岛市指定20处预防接种门诊,接受近期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预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的结构包括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 病原体 。
    (2)截止到2021年1月1日,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对于境外回国人员,一旦确诊,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控制传染源 。
    (3)当2019﹣nCoV侵入人体时,首先发挥作用的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的组成是 皮肤和黏膜 。
    (4)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抗原 ,此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原理是 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并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新型冠状病毒清除或使其失去致病性。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 特异性 免疫。
    (5)新冠肺炎爆发后,在全球迅速蔓延,这说明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和流行性 两大特点。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两条具体的措施: 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等 。
    【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疫情爆发后,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3)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
    (4)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5)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来说,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定期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出门戴口罩等。
    故答案为:
    (1)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病原体
    (2)控制传染源
    (3)皮肤和黏膜
    (4)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抗原;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特异性
    (5)传染性和流行性;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等
    【点评】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及其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全球大肆传播,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让人产生发热、干咳的症状,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冠肺炎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并且对接触的东西进行严格消毒等方法可有效避免传染。目前我国正在抓紧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首批志愿者已经接种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营 寄生 生活,会侵入人体肺泡细胞并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大量繁殖。从结构上看,该病毒与肺泡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无细胞结构 。
    (2)使用抗生素治疗新冠肺炎,效果并不好的原因是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病毒而不是细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
    (3)目前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针对境外回国人员,我国加大了检测力度,一旦确诊新冠肺炎,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控制传染源 。
    (4)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后,还要定期接受抽血检测,检测体内是否产生 抗体 ,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对抗病毒了。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新型冠状病毒与肺泡细胞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成为结晶体。
    (2)抗生素是由真菌分泌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无效。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病毒而不是细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3)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
    (4)抗体是抗原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能抵抗抗原的侵袭。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后,还要定期接受抽血检测,检测体内是否产生抗体,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对抗病毒了。
    故答案为:
    (1)寄生;无细胞结构;
    (2)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病毒而不是细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3)控制传染源;
    (4)抗体。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相关的基础知识。
    14.“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着2021年的整个春天,它具有潜伏期长,传染快,易变异等特点,让人望而却步。直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再次出山,携领团队共同抗击病毒,人们才逐渐稳住了慌乱的脚步。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冠状病毒的结构由 蛋白质和核酸 组成。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甚至死亡。目前没有特效治疗的方法,但科学家已稳步展开对该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疫苗一研发成功,接种该疫苗后在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该免疫类型的特点是 后天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具有防御作用 。
    (2)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及时隔离治疗,此方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
    (3)观察如图图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 ①②③⑤ (填数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是 ④⑥ (填数字)。
    【分析】1.传染病是指由致病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病原体是指可以使生物体致病的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
    3.免疫的类型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后天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
    【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该疫苗后在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这种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后天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
    (2)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新冠肺炎患者属于传染源,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及时隔离治疗,此方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3)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包括:食物、空气、饮水、生物媒介等,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切断传播途径,可以有效防止病原体的扩散。①勤洗手、②多通风、③消毒、⑤吃熟食能有效的降低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风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所以针对易感人群应该加强个人防护增强抵抗力,接种疫苗等,④多锻炼、⑥接种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
    (1)蛋白质和核酸;后天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具有防御作用;
    (2)控制传染源;
    (3)①②③⑤;④⑥。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并且熟悉病毒的结构特点和免疫的类型。
    15.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
    (1)新冠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2)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先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 非特异性 免疫。
    (3)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冠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C 。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分析】病毒是一种比细菌还要小很多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但有严整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解答】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2)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先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非特异免疫。
    (3)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不是越浓越好,如医用酒精选用75%的酒精,故A错误; B.吸烟、喝酒不利于身体健康,与“新型冠状病毒”无关,不能预防,故B错误;
    C.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能减少室内非典病毒的量,故C正确;
    D.药物服用多了对身体有害,必须控制吃药,故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1)遗传物质
    (2)非特异性
    (3)C
    【点评】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病毒的知识相对其他生物要少,所以这一知识点很容易被忽略,可重点记一下.
    16.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所学病毒知识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新冠病毒致病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1)科研人员在分离提取毒株时,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应该是 C 。
    A.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B.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
    C.活的鸡胚
    D.牛肉汁培养基
    (2)早在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即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个体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 差异 。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弱,这也说明了变异是 不定向 (选填“定向/不定向”)的,这些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3)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同理,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 生存斗争 。
    (4)致病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种更容易生存?哪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5)由上述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 下降 (上升/下降)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 上升 (上升/下降)趋势。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1)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培养病毒时应用活细胞、或活的物体或活的器官结构,C正确。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病性更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3)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是有限的.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如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就是生存斗争的过程。
    (4)自然界中,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有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有了更多的传播机会。所以预计感染率会呈逐渐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C;
    (2)差异;不定向;生存斗争;
    (3)生存斗争;
    (4)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或适者生存)
    (5)下降;上升。
    【点评】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17.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传染病及免疫的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大规模的传染病,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积累了很多与传染病作斗争的经验。
    2021年1月始,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另外两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同样也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和MERS﹣CoV都属于引起传染病的 病原体 。它们的结构简单,都由 蛋白质外壳 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为防止境外输入病例,我国加大对来自疫区的人员的检查力度,以防止新冠肺炎再传入我国,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 控制传染源 。
    (3)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对医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有确切的疗效。这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 抗体 ,输入这种物质可帮助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这种免疫称为 特异性免疫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和MERS﹣CoV都属于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防止境外输入病例,我国加大对来自疫区的人员的检查力度,以防止新冠肺炎再传入我国,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3)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
    (1)病原体;蛋白质外壳
    (2)控制传染源
    (3)抗体;特异性免疫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8.资料1 截止2021年5月31日,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引起的肺炎,在全球已经达到604万例,其特效药及疫苗仍在研发中。专家推测新冠病毒可能来自野生动物。
    资料2 今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即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对陆生野生动物的猎捕、交易和运输。
    (1)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新型冠状病毒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以刺激 淋巴 细胞,产生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特殊蛋白质称为 抗体 ,因此,多数康复后的新冠肺炎患者的 血浆 (填“血细胞”或“血浆”)含有一定数量的这种蛋白质。
    (2)若“新冠病毒”源于某种野生动物,则散播该病毒的野生动物和新冠肺炎患者可视为新冠肺炎的 传染源 。武汉抗疫战中建立“方舱”隔离、救治轻症病人的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中属于 控制传染源 。
    (3)尽管野生动物可能携带人类未知的病毒,但不该消灭它们,而是应立法禁止非法交易和食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上看,人类还应保护野生动物的 栖息环境 。
    【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特殊蛋白质称为抗体,因此,多数康复后的新冠肺炎患者血浆含有一定数量的这种蛋白质。
    (2)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能够散播该病毒的野生动物和新冠肺炎患者可视为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武汉抗疫战中建立“方舱”隔离、救治轻症病人的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或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故答案为:
    (1)新型冠状病毒;淋巴;抗体;血浆
    (2)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3)栖息环境
    【点评】关键是结合实际传染病的例子来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知识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9.阅读下列2021年最新信息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1:截止12月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美国共检测出患者超1900多万,死亡达30余万。
    材料2:12月8日,我国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在探测过程中发现珠峰上有牦牛、马、绵羊等牲畜动物存在,而且还有一些鸟类、爬行动物等。
    材料3: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科学家在8145米的海床上,发现了一些深海生物﹣﹣狮子鱼、琵琶鱼、寄居蟹、发光水母等。
    (1)材料1中的新冠肺炎是一种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的新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与肺炎链球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肺炎链球菌有 细胞 结构,而新冠病毒没有。
    (2)材料2中涉及的鸟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而牦牛、马、绵羊的生殖方式是 胎生哺乳 ,这种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
    (3)材料3中涉及到的狮子鱼、琵琶鱼、寄居蟹、发光水母4种动物中,其中呼吸器官与狮子鱼不同的动物是 水母 ,而在分类学上与蝗虫属于同类动物的是 寄居蟹 。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解答】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材料1中的新冠肺炎是一种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新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与肺炎链球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肺炎链球菌有细胞结构,而新冠病毒没有。
    (2)牦牛、马、绵羊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的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
    (3)狮子鱼、琵琶鱼、寄居蟹都用鳃呼吸,而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呼吸由与水接触的体表进行。寄居蟹与蝗虫都属于节肢动物。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细胞
    (2)胎生哺乳
    (3)水母;寄居蟹
    【点评】掌握各种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0.依据图中所示的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引起人患“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与图中[ E ](填字母)的结构是相同的,它一旦侵入人体就可能会让人患上“新冠肺炎”。
    (2)图中属于青霉菌的是[ C ](填字母),用放大镜观察,其每个细胞都有 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 细胞核 。
    (3)图中的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然有 DNA集中的区域 ,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是因为有图中的[D] 酵母菌 参与的结果,这是利用它进行的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结果,该生物在营养条件较好时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出芽生殖 。
    【分析】图中的[A]是细菌;[B]蘑菇是真菌;[C]青霉是真菌;[D]是酵母菌属真菌;[E]是病毒
    【解答】解:(1)新冠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
    (2)图中的C是青霉,属于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图中的[A]是细菌,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中间控制生命活动的中心是3DNA集中的区域。
    (4)蒸馒头是利用D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够分解葡萄糖,并产生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形成空隙。酵母菌在营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出芽生殖。
    故答案为:(1)E
    (2)C;细胞壁;细胞核
    (3)DNA集中的区域
    (4)酵母菌;出芽生殖
    【点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1.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细菌、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一样,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如图中,图甲表示大肠杆菌,图乙表示霉菌,图丙表示病毒。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1)病毒是一类不具有 细胞 结构的微生物,其结构简单,一般由图丙中[①] 蛋白质 和[②] 遗传物质 两部分组成。
    (2)图甲和图乙两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图乙是用 孢子 繁殖的。
    (3)图甲和图乙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图甲细胞内无成形的 细胞核 ;大肠杆菌和霉菌细胞内都没有 叶绿体 (选填“叶绿体”或“线粒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分析】图甲表示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图乙表示霉菌,属于真菌;图丙表示病毒,其中①是蛋白质外壳,②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①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②遗传物质组成,个体微小,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不含叶绿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2)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图甲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繁殖的方式是分裂生殖;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图乙霉菌,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图甲大肠杆菌(细菌)和图乙霉菌(真菌)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图甲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大肠杆菌和霉菌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为异养。
    故答案为:(1).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
    (2).孢子;
    (3).细胞核;叶绿体
    【点评】了解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生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2.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2021年1月,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COVID﹣19),经研究发现导致这种肺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资料二 2021年12月3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国药集团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这是中国首个正式获批上市并对重点人群接种的新冠疫苗,引发外媒广泛关注。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中国新冠疫苗圈粉世界的首要原因。自2021年7月以来,中国多个新冠疫苗陆续在海外多国开展三期临床试脸,药效全球有目共睹。容易储藏和方便运输是中国新冠疫苗的独特优势。中国把新冠疫菑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世界,充分展现其开展国际合作的立场,将提升其在许多国家心目中的地位。面对发达国家的消极表现,这些国家将对中国的积极努力印象深刻。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SARS﹣CoV﹣2病毒属于 病原体 。
    (2)目前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针对境外回国人员,我国加大了检查力度,一旦确诊新冠肺炎,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控制传染源 。
    (3)“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佩戴口罩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4)目前,我国也开始对重点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工作。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抗原 ,在免疫学上,接种疫苗属于 特异性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
    (2)(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疫情爆发后,一旦确诊新冠肺炎,立即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佩戴口罩,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病原体;(2)控制传染源;(3)切断传播途径;(4)抗原;特异性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
    23.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材料二: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紧急编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其中部分预防措施如下:①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②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建议选择医用外科口罩。③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④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⑤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⑥加快疫苗研制,建议健康人群注射相应疫苗。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如图回答问题,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图二呼吸过程中肺的容积变化曲线图,图三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新冠肺炎病毒是新冠肺炎的 病原体 ,新冠肺炎病毒只能寄生生活,这说明 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冠肺炎会造成呼吸困难,病人需加快呼吸频率以保证对氧气的需求,当图一中⑦处于收缩状态,对应图二的区段是 ab (填字母),进入肺泡的氧气经过图三中的[ 2 ] 气体交换 过程进入血液。
    (3)尽管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但大部分人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图一①中的黏膜和④中的纤毛属于保卫人体的第 一 道防线。
    (4)材料二中的预防措施,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①②③ (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 ④⑥ (填序号)。
    (5)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科研机构与制药企业加紧疫苗研发。通过注射疫苗,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 抗体 ,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流行起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2)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待异性免疫,非持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的总称,新冠肺炎病毒就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由图可知⑦为膈肌,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和容积增大,属于图中的ab段;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在肺部进行2气体交换,血液得到氧气变为动脉血,之后进入体循环,将氧气运输至全身各组织。
    (3)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第﹣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也属于第一道防线。
    (4)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所以①②③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④⑥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⑤属于控制传染源。
    (5)疫苗是用各种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注射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体的伤害,起到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1)病原体;细胞;(2)ab;2气体交换;(3)一;(4)①②③;④⑥;(5)抗体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相关的基础知识。
    24.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21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Ⅱ:我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企业共同研究,开发形成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候选疫苗(ARCoV)已于6月19日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mRNA疫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疫苗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肺炎的 病原体 。
    (2)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3)对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专家建议在预防新冠肺炎时应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室内勤通风,这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4)之所以可以用血浆治疗,是因为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它能杀灭和清除病毒,这种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称为 特异性 免疫。
    (5)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 基因(或遗传) 多样性。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
    (2)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疫情爆发后,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这属于从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方面的措施来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5)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基因(或遗传)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病原体;(2)遗传物质;(3)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4)特异性;(5)基因(或遗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
    25.阅读资料,根据资料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1年3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份关于鱼类化石的最新研究,这个迷人的加拿大化石被描述为“鱼类向四足动物过渡过程中缺失的进化环节”,它是迄今最完整的希望螈样本,其代表了鱼类向陆地脊椎动物过渡的演化阶段。通过比较发现,其手臂、手和手指的骨骼与我们相似,被蜡包着,这种骨骼结构是在胸中发现的最像四足动物的例子,所以认为脊椎动物的手起源于希望螈胸鳍内的骨型,希望螈最终演变成爬行物鸟类,两栖动物鲸鱼、海豚、海豹、海龟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研究人员解释称离开水是历史上最深刻和神秘的进化飞跃之一,除了需要开发一种呼吸氧的方法外,这些鱼很难支撑它们的体重,也很难在陆地上移动,真到其中一些鱼类开始进化出基本的手臂,这个加拿大化石显示腕部的肱骨、骨、尺骨、腕骨和指骨都是在这段时间出现的,而这些变异的鱼,在没有水的浮力辅助的情况下,走动起来要容易得多。鱼类离开水面之前,脊椎动物手部先在进化中得到了深深的发展。
    资料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体内同一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根据其差异程度,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如表为不同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比较。
    物种
    黑猩猩

    果蝇
    小麦
    向日葵
    酵母菌
    差异氨基酸数目
    0
    12
    27
    35
    38
    44
    资料三: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抗生素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使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强,从而产生能够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在2011提出了“遏制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呼吁。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特别是近10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管理并限制抗生素的使用。
    (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直接的证据是 化石 。
    (2)上述资料一、二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 比较法 。
    (3)结合资料一和资料二,你能对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4)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湖北省武汉确诊多例新冠肺炎患者,随后各省有新冠肺炎患者相继确诊,期间网络上有部分声音称“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你说说理由。 不对 , 抗生素能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新型冠状病毒无效 。
    (5)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是一种 变异 的现象,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 学说可以解释“超级细菌”的产生:自然界的细菌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弱的细菌被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即通过激烈的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经过长期选择逐代积累,当再次使用抗生素时,杀菌效果下降,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
    【分析】(1)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1)比较生物的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情况,是运用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对生物进化研究的方法,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
    (2)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题干中的资料一、二主要采用比较法。
    (3)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
    (4)抗生素能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新型冠状病毒无效,所以不能用抗生素治疗新冠肺炎。
    (5)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故答案为:(1)化石;
    (2)比较法;
    (3)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不对,抗生素能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新型冠状病毒无效;
    (5)变异;自然选择;生存斗争。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6.2021年,由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威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抗疫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图1为冠状病毒的外形示意图,图2病毒结构模式图,图3为细菌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的结构是 ② (填标号)。
    (2)与细菌和真菌相比较,病毒是一类没有 细胞 结构的微生物。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细菌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病毒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外壳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蛋白质 。
    (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COVID﹣19属于这三类病毒中的 动物 病毒。
    (4)有人预言,新冠病毒(COVID﹣19)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每个人感染病毒的机会,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例如: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请至少列举出两项)。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图中①DNA集中的区域,②细胞膜,③细胞壁,④荚膜,⑤细胞质,⑥鞭毛。
    【解答】解:(1)图中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图中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3)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COVID﹣19;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4)新冠病毒主要依靠飞沫传播,为了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加强体育锻炼等。
    故答案为:
    (1)②
    (2)细胞;成形的细胞核;蛋白质
    (3)动物;
    (4)出门戴口罩、勤洗手(至少列举出两项)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27.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自2019年12月底起,先后在我国、韩国、美国等地接连暴发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全球患者患者也不断增多。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中文简称“新冠肺炎”)。国家卫健委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及时发布疫情监测报告。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建议健康人应尽量避免密切接触任何有症状(咳嗽和发热)的病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好口罩等防控措施,共同预防控制疫情的传播。
    (1)SARS﹣Cov﹣2结构简单,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构成的,只能寄生在人的 活细胞 内。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SARS﹣Cov﹣2是引起新冠肺炎的 病原体 。
    (3)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好口罩等防控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切断传播途径 。
    (4)假如你是一位新冠肺炎的接触者,你该怎么办? 会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恐慌,不聚集,不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解答】解:(1)(2)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无细胞结构,是该病的病原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新冠肺炎能在人群中传播,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空气或气溶胶)传播。
    (3)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无症状感染者切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健康人应尽量避免密切接触任何有症状的病人,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注射流感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流感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能对流感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假如我是一位新冠肺炎的接触者,会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恐慌,不聚集,不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故答案为:
    (1)遗传物质;活细胞
    (2)病原体
    (3)切断传播途径
    (4)会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恐慌,不聚集,不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传染病及免疫相关的基础知识。
    28.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使得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关于影响我们健康生活的疫情,你了解多少呢?请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大小约120纳米、具有类似王冠外形的病毒,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科学家发现,和SARS病毒类似,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但蝙蝠体温高,免疫系统复杂,可以携带多种病毒而不发病,这是长期以来病毒与宿主共同进化的结果,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但人类打破了这种平衡,由于接触、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冠状病毒就这样找上了人类。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使得疫情快速爆发。所以政府要求市民居家生活,杜绝聚集,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都是有效的预防传染病措施。
    如果人体感染了病毒,少量的病毒是不会使我们表现出病症的,但病毒能侵入人体细胞,利用人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快速繁殖。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叫潜伏期。 新冠肺炎的潜伏期在3~14天,期间也有传染性。所以曾经与患者具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需要隔离14天进行观察。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举全国之力共抗疫情,我国的疫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注射疫苗是一种很常见的措施。我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制新冠疫苗: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使人体产生抗体。有了抗体,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抵御病毒于细胞之外了。
    (1)与细菌不同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构成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2)病毒是不断进化的,病毒进化的总趋势是 C 。
    A.高致病性、高传染性
    B.低致病性、低传染性
    C.低致病性、高传染性
    D.高致病性、低传染性
    (3)戴口罩、勤洗手,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角度看,这些措施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4)当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 。
    (5)制新冠疫苗过程中,科学家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这里的“手术”是指 对病毒进行灭活 。
    【分析】(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由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构成。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所以病毒在进化过程中致病性会降低,病毒的繁殖能力很强,所以传染性会增强。
    (3)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是病原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戴口罩、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当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5)我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制新冠疫苗: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产生免疫。这里的“手术”是指对病毒进行灭活,使之成为疫苗。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
    (2)C
    (3)切断传播途径
    (4)非特异性免疫
    (5)对病毒进行灭活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
    29.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感染者超过1000万,死亡人数超50万。该病毒在世界的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寄生的细胞来看,新冠肺炎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该病毒利用 自己 的遗传信息和 寄主细胞内 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疫情期间,专家提出的如下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①④⑥ (填序号)。
    ①对疫区进行室内外消毒
    ②适当增加食物中蛋白质含量
    ③将感染者隔离治疗
    ④室内通风
    ⑤加强体育锻炼
    ⑥勤洗手
    (3)下列来自自媒体等的一些观点,你认为有科学依据的有 ③ (填序号)。
    ①酒精可以杀灭新冠病毒,因此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②烟中含尼古丁可以抑制病毒,常吸烟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较小
    ③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④饮用消毒水对预防或治疗新冠肺炎有效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1)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新冠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A蛋白质外壳和B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新冠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做传播途径。①对疫区进行室内外消毒、④室内通风和⑥勤洗手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②适当增加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和⑤加强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③将感染者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可见①④⑥正确。
    (3)①消毒酒精的浓度为75%,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代谢,不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错误;
    ②研究表明,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错误;
    ③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正确;
    ④饮用消毒水对预防或治疗新冠肺炎无效,甚至有可能会中毒,错误。
    可见③正确。
    故答案为:(1)动物;自己;寄主细胞内;
    (2)①④⑥;
    (3)③。
    【点评】此题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把握基础知识灵活解答。
    30.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细菌、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一样,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如图中,图甲表示大肠杆菌,图乙表示青霉,图丙表示病毒。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问题。

    (1)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 电子显微镜 才能观察到病毒的形态;病毒结构简单,由图丙中的① 蛋白质外壳 和②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图甲和图乙两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图乙是用 孢子 繁殖的。图乙的直立菌丝顶端有 扫帚 状青绿色的 孢子 。
    (3)图甲和图乙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图甲细胞 无成形的细胞核 ;大肠杆菌和青菌细胞内都没有 叶绿体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分解者 。
    (4)如图三种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图 乙 。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图中甲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乙是青霉属于真菌、丙是病毒,①是蛋白质外壳,②内部遗传物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1)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一旦离开了活的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图丙表示病毒,其中①是蛋白质外壳,②内部遗传物质。
    (2)图甲和图乙两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图甲表示细菌,分裂生殖;图乙是真菌,它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生殖。图乙的直立菌丝顶端有扫帚状青绿色的孢子。
    (3)(4)图甲和图乙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图甲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图乙的生物细胞中具有成形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和青霉菌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故答案为:(1)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外壳;寄生;
    (2)孢子;扫帚;孢子;
    (3)无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分解者;
    (4)乙。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殖方式。
    3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新冠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就是隔离,尽量减少外出、聚会等;若要外出,一定要戴口罩。此外还要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野生动物,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医等。
    (1)根据2019新型冠状所感染的生物不同,2019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
    (2)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酵母菌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没有 细胞结构 。
    (3)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营养方式属于 异养 。(异养或自养)
    (4)当前,你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佩戴口罩,做好消毒,房间通风,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与人接触保持安全距离等 。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1)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
    (2)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而酵母菌是真菌,有细胞结构。
    (3)病毒和细菌一样,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所以营养方式为异养。
    (4)预防传染病的合理建议:佩戴口罩,做好消毒,房间通风,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与人接触保持安全距离等。
    故答案为:(1)动物;
    (2)细胞结构;
    (3)异养;
    (4)佩戴口罩,做好消毒,房间通风,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与人接触保持安全距离等(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2.当下,世界各地新冠病毒流行,威胁着人们生命安全,我们在强调戴口罩的同时,提倡勤洗手,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我校学生兴趣小组的张亮、李娜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

    (1)张亮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他设置了 对照 实验。
    (2)细菌在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充分时,进行旺盛的 分裂 生殖。遇到恶劣环境,细菌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 芽孢 。
    (3)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 细胞 结构。
    【分析】本题以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的数量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细菌的方法步骤、细菌的生殖方式。解此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细菌生殖方式等方面入手。
    【解答】解:(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李娜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而张亮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张亮同学的设计合理.
    (2)细菌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繁殖速度快,在环境恶劣的时候,能够形成休眠体芽孢,抵御恶劣环境。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故答案为:
    (1)对照;
    (2)分裂;芽孢;
    (3 ) 蛋白质;细胞。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理解掌握培养细菌的方法步骤、细菌的生殖方式等知识。
    33.2021年春节以来,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际社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图为“2019﹣nCoV”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9﹣nCoV”与其他生物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没有细胞结构 。
    它只能营 寄生 生活,靠图中[ B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根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2019﹣nCoV属于这三类病毒中的 动物 病毒。
    (3)疫情期间有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服用了抗生素之后,发现症状并没有减轻,原因是 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对病毒无效 。
    (4)有人预言,新冠病毒(2019﹣nCoV)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每个人感染病毒的机会,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例如: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请至少列举出一项)。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图中:A蛋白质外壳,B遗传物质。
    【解答】解:(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A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B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细胞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2019﹣nCoV;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3)抗生素只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无效。所以疫情期间有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服用了抗生素之后,发现症状并没有减轻。
    (4)新冠病毒主要依靠飞沫传播,为了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加强体育锻炼等。
    故答案为:(1)没有细胞结构;寄生;B;
    (2)动物;
    (3)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对病毒无效;
    (4)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3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波及200多个国家,截至北京时间6月21日16:00左右,全球新冠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6万人,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884万,引起这场瘟疫的病毒称为COVID﹣19病毒。COVID﹣19病毒首先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继而破坏人体的心、肝、脾、肾及全身,最后致人死亡,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2021年3月26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全球科技界的共同努力,其中全社会的智慧应对应该共同面对,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1)引起新冠肺炎的COVID﹣19病毒,在传染病学上属于 病原体 。在结构上COVID﹣19病毒与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 没有细胞结构 。
    (2)从传播途径分析,新冠肺炎属于 呼吸道 传染病。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捐献的血浆(或血清),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抗体 。
    (3)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个人采取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室内常通风的防护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切断传播途径 。适量的增强营养、注意休息、适量运动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保护易感人群 。
    (4)对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原因是 抗生素只能杀死某些细菌不能杀死病毒 。
    (5)某同学为预防新冠肺炎自行购买了莲花清瘟胶囊,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 非处方 药。
    【分析】(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与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与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
    (2)从传播途径分析,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捐献的血浆(或血清),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体,其原理是让人在不发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进行消毒、勤洗手、正确的佩戴口罩等措施,目的是阻止病原体感染健康人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适量的增强营养、注意休息、适量运动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4)抗生素是用来杀菌的,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新冠肺炎效果不明显。
    (5)非处方的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某些同学自己购买板蓝根冲剂,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非处方药。
    故答案为:
    (1)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
    (2)呼吸道;抗体
    (3)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抗生素只能杀死某些细菌不能杀死病毒
    (5)非处方
    【点评】关键是把传染病的知识与免疫的知识结合起来学习。
    35.仔细分析下面两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甲(无症状感染者)携带“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自驾车返回西宁老家过春节。在与家人相处数日后,甲的部分家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肺炎”。
    材料二:现在西宁地区有不少家庭在养狗。而狗随意游走,其排泄物容易污染环境。还有可能咬伤行人,使人患狂犬病。
    (1)在材料一传染病流行的三大基本环节中,无症状感染者的甲属于 传染源 ,甲的家人在被传染前属于 易感人群 。
    (2)从今年1月1日开始,北京对冷链物流、交通运输等9类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目前北京已有超过百万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 保护易感者 。
    (3)在材料二中,如果人被狗咬破皮肤,则需要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该疫苗由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明,用狂犬病毒减毒制成,从免疫学来看,狂犬病疫苗属于 抗原 。
    (4)某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却无法预防新冠肺炎,其原因是 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免疫具有特异性 。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解答】解:(1)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属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源。甲的家人在被传染前属于易感人群。
    (2)保护易感人群,可以注射疫苗提高易感者的抗病能力,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体内已经有了的抗体,获得了免疫力。因此对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属于三个环节中的保护易感者。
    (3)注射到人体内的狂犬病疫苗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狂犬病毒的抗体,因此,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到人体内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
    (4)某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可以预防狂犬病,但不能预防新冠肺炎,因为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免疫具有特异性。
    故答案为:
    (1)传染源;易感人群
    (2)保护易感者
    (3)抗原
    (4)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免疫具有特异性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6.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截止至2021年6月2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635万例,死亡37万例,新冠肺炎是由一种以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干咳等。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强,通常具有潜伏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气溶胶传播。当新冠肺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打喷嚏、咳嗽或说话时,会喷出大量含有病毒的飞沫,距离较近的人吸入该飞沫有可能感染。
    资料二:3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这款沈阳制造的药物﹣﹣可利霉素首次公开出现在治疗新冠肺炎有效药物的官方名单中,并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可利霉素目前已在全国各地药房陆续铺开销售,但需要医生开“药方”后,凭医嘱到药房进行购买,预计很快也将上线辽宁药房。
    材料三: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董瑞丰、徐海涛)我国又一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已获批开展一期临床试验。
    (1)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是 飞沫、接触 ,该传染病是由被命名为COVID﹣19的 动物 病毒(根据宿主种类填写)引起的。
    (2)我国多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从免疫学上讲,疫苗属于 抗原 (填“抗体”或“抗原”),打疫苗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 免疫。
    (3)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从传染病角度看,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属于 控制传染源 。
    (4)据材料二,可利霉素属于 非处方 药(填“处方”或“非处方”)。
    (5)众所周知,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 计划免疫 。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由材料可知,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传播途径为飞沫、接触。
    (2)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抗原,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的 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4)可利霉素类药物是属于处方类药物,为处方药.不管是口服的还是针剂都应该凭处方购买和使用.
    (5)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易感人群)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故答案为:(1)飞沫、接触;动物
    (2)抗原;特异性
    (3)控制传染源
    (4)非处方
    (5)计划免疫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以及免疫的有关知识点。
    37.资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021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疫情的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会死亡。
    资料二:针对这次疫情,各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①对于确诊的患者,医院立马对其进行隔离治疗;②增加公共物品的清洁与消毒次数,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③出行佩戴口罩,回家后摘口罩洗手消毒;④避免多人聚会;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肺炎的病原体结构简单,有 蛋白质外壳 和 核酸 组成。
    (2)新冠肺炎患者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属于 传染源 。
    (3)资料二各地采取应对措施中,①属于种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⑤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保护易感人群 。
    (4)据北京青年报获悉,2021年春节后开展其他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的疫苗能够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 抗体 ,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 抗原 。人们注射疫苗获得免疫功能的免疫类型属于 特异性免疫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包裹着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生存。病毒体积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形态多样:球形、杆形、蝌蚪形。病毒类型:根据寄主的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传染源:能够散传播病原体的患者、病原体携带者以及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等。(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如卫生管理、紫外照射、喷洒消毒液、保持环境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如锻炼身体、接种疫苗、个人防护等、避免接触传染源)。
    (4)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如下:

    【解答】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
    (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所以新冠肺炎患者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属于传染源。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具体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因此①对于确诊的患者,医院立马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措施有:加强个人防护,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接种疫苗预防,因此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注射的新冠疫苗属于病原体会刺激入体的免疫细胞产生新冠病毒抗体,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所以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特异性免疫是指入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是异物起作用,所以注射某种疫苗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
    (1)蛋白质外壳;核酸
    (2)传染源
    (3)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4)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病毒的特点、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特异性免疫的类型、抗原和抗体的概念、疫苗的工作机制。
    38.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2021年,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在全球大肆传播,我国正在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
    资料二:根据科学家寻找到的证据,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这种飞行能力强、体表被毛、胎生的动物,可携带100多种病毒。
    (1)与动物细胞相比,新冠病毒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没有细胞结构 。
    (2)病毒的外壳部分主要由 蛋白质 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活细胞 中,它侵入人体后,靠自己的 遗传物质 ,繁殖新病毒。
    (3)根据材料二,可判断蝙蝠属于 哺乳类 (填“鸟类”或“哺乳类”)动物。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谨防病毒跨物种传播是我们应当从本次疫情中吸取的教训。
    (4)肺炎并不可怕,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完全可以避免感染,而大部分患者也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得以痊愈。在新冠肺炎还没有完全控制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填序号)。
    ①待在家中,尽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
    ②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③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④酒精能消毒,要多饮酒抵抗病毒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1)(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
    (3)蝙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4)为取得战“疫”的全面胜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配合相关部门,自觉戴上了口罩,尽量减少出门访友,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做好个人防护,不信谣、不传谣等。可见D错误。
    故答案为:(1)没有细胞结构;
    (2)蛋白质;活细胞;遗传物质
    (3)哺乳类;
    (4)D
    【点评】此题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把握基础知识灵活解答。
    39.资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传染性较强,目前已知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传染后容易引起发热、干咳、乏力、进行性呼吸困难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鼻塞、流鼻涕、腹泻等症状。查血常规提
    示白细胞、淋巴细胞下降,肺部CT有病毒性肺炎表现,通过痰液核酸检测可确诊。
    资料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蔓延以来,中国政府反应迅速,领导得力,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联防联控,防控有效。具体措施如下: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被及时送专治医院的隔离病房隔离并治疗;
    ②让曾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到指定医院隔离并接受医学观察;
    ③出门戴口罩,做好必要的防护;
    ④除有关医护人员外,其他人一律不准与患者直接接触;
    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
    ⑥要求经常打开室内窗户通风;
    ⑦要求常洗手,正确洗手,搞好个人卫生。
    (1)新冠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根据侵染细胞种类的不同,这种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从传染病学的角度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该传染病的 病原体 。
    (2)资料二列举的预防新冠肺炎的几项措施中,主要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④⑤ (填序号),主要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③⑥⑦ (填序号),主要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①② (填序号)。
    (3)尽管新冠肺炎的传染性较强,但绝大多数人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组成的。
    (4)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部分患者治愈出院。医生提醒患者仍然要注意,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患者对该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但若病毒变异,则仍有可能再次感染。请你思考一下,医生这样说的依据是 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
    (5)目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人们将通过注射疫苗体内能产生 抗体 ,提高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特异性免疫 。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解答】解:(1)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如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冠病毒属于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材料二中主要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④除有关医护人员外,其他人一律不准与患者直接接触;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主要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③出门戴口罩,做好必要的防护;⑥要求经常打开室内窗户通风;⑦要求常洗手,正确洗手,搞好个人卫生。主要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被及时送专治医院的隔离病房隔离并治疗;②让曾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到指定医院隔离并接受医学观察。
    (3)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但是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若病毒发生变异,则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5)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如,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其产生的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动物;病原体;(2)④⑤;③⑥⑦;①②;(3)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4)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5)抗体;特异性免疫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0.2021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活动主题为“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在世界正遭受新冠疫情的时候,人们更加认识到珍爱生命、保护生物的重要性。如图A~F分别为葫芦藓、肾蕨、海带、玉米、大肠杆菌、流感病毒,请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如图所示植物中,没有真正的根,植株矮小,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的是 A (填图中字母)。
    (2)水绵、紫菜与图中所示的 C (填图中字母)是同一类植物,它们都属于 藻类 植物,这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里。
    (3)图中所示植物中,属于粮食作物,具有六种器官,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D (填图中字母),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 强 (选填“强”或“弱”)。
    (4)引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与图中 F (填图中字母)结构相似,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5)如图所示生物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E (填图中字母)。
    【分析】A属于苔藓植物,B属于蕨类植物,D属于藻类植物,D属于被子植物,E是细菌,F是病毒。
    【解答】解:(1)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无真根有假根,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水绵、紫菜与C海带是同一类植物,它们都属于藻类植物,这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里。
    (3)图中D玉米属于粮食作物,具有六种器官,属于被子植物,进化程度最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
    (4)引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与图中F结构相似,没有细胞结构,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5)E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故答案为:(1)A
    (2)C;藻类
    (3)D;强
    (4)F;寄生
    (5)E
    【点评】掌握各种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全套精品专题】中考生物复习专题精讲 5.5 病毒-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全套精品专题】中考生物复习专题精讲 5.5 病毒-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病毒的发现,病毒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营养方式,病毒的繁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三轮复习考前冲刺练习专题14 病毒(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三轮复习考前冲刺练习专题14 病毒(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结构导图,知识点巩固,冲刺提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17 细菌、真菌和病毒(练习)(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17 细菌、真菌和病毒(练习)(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