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综合拔高练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708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综合拔高练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708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综合拔高练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708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综合拔高练含解析
展开第2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1 导电性、电解质的判断1.(2020浙江7月选考,3,2分,)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 )A.NaOH B.CaCl2 C.HCl D.K2SO42.(2018浙江4月选考,3,2分,)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 B.蔗糖 C.氯气 D.铁考点2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3.(高考组编,)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与实验事实不符的是( )A.(2019江苏单科,7A)室温下用稀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 ClO-+Cl-+H2OB.(2020课标Ⅲ,11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 CaCO3↓+2H+C.(2019课标Ⅱ,11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 Cu+ZnSO4D.(2019课标Ⅱ,11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 CaCO3↓+H2O4.(2018浙江理综,13改编,)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2CH3COOH2CH3COO-+H2O+CO2↑B.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4Cl-+8H+Mn2++2Cl2↑+4H2OC.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H2O+ClO-S+Cl-+2H+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CaCO3↓+H2O考点3 离子共存5.(2020江苏单科,4改编,)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氨水:Na+、K+、OH-、NB.0.1 mol·L-1盐酸:Na+、K+、S、CC.0.1 mol·L-1NaOH溶液:N、Na+、N、I-D.0.1 mol·L-1AgNO3溶液:N、Mg2+、Cl-、S6.(2018江苏单科,4改编,)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Na+、N、S、HCB.0.1 mol·L-1 Fe2(SO4)3溶液:Cu2+、N、N、SC.0.1 mol·L-1 HCl溶液:Ba2+、K+、CH3COO-、ND.0.1 mol·L-1 NaOH溶液:Mg2+、Na+、S、HC考点4 离子反应的应用7.(2019课标Ⅲ,10,6分,)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水中的N、S、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 H2O三年模拟练1.(双选)(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中,)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Na+、Ba2+、Mg2+、Fe3+、S、Cl-、C、HC等离子。某同学收集雾霾样品,经必要的预处理配成试样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中含有的离子。①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同时得到无色气体。②另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深度解析)A.操作①中产生的无色气体为CO2B.可能含有CC.肯定含有Mg2+、S、HCD.一定不存在Ba2+、Fe3+、Cl-2.(2021北京交大附中高一期中,)Ⅰ.某小组以Ba(OH)2、水、H2SO4、Na2SO4为实验对象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深度解析实验:向烧杯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记录灯泡变化①Ba(OH)2粉末:灯泡不亮②加入蒸馏水:灯泡变亮③逐滴滴加0.1 mol/L H2SO4溶液,灯泡变化如下:亮暗熄灭亮(1)Ba(OH)2与H2SO4在溶液中能发生 (填字母)。 a.置换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 c.复分解反应(2)①中灯泡不亮而②中加H2O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加水后,Ba(OH)2 。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过程Ⅰ中灯泡变暗的原因: 。 (4)若用0.1 mol/L Na2SO4溶液替代③中0.1 mol/L H2SO4溶液进行实验,加入Na2SO4溶液过程中灯泡不熄灭,原因是 。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沉淀。Ⅱ.在两份完全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等浓度的H2SO4和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的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SC.c点两份溶液中含有相同浓度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3.(2021河北邢台高一模拟,)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附近工厂排出的污水进行了监测,发现污水中含有的某些金属离子对水质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于是便对该厂排出的污水进行取样、过滤,对滤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的检测结果如下:水样检测结果第一次Fe3+、Cu2+、H+、S第二次Cu2+、H+、Mg2+、S第三次Ba2+、H+、Mg2+、S请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分析发现上述三次水样检测的结果中第 次水样检测的结果不正确。 (2)根据检测结果(有错误的一次不考虑)以及学过的化学知识,同学们提出建议:用一种含钠的化合物(其俗名为烧碱)来处理污水,既可以除去检测出的金属离子又可以调节水体的酸碱性。①这种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②若将这种含钠的化合物只加入第二次检测的水样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3)通过对这次污水水样的检测活动,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①工业废水只要及时排入大江或大河中,就不会引起污染②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生活用水能够一水多用③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遭到污染④水体污染要防治结合,要从源头上防止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中,)化学小组欲从含CuCl2、NaCl及少量K2SO4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CuCl2和NaCl,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已知氯化钠、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溶解度/g温度/℃物质020406080100NaCl35.736.036.637.338.439.8KCl27.634.040.045.551.156.7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甲、乙分别是 。 (2)向滤渣中加入试剂丙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操作1的名称是 。 (4)操作2包括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等过程。实验时需在结晶后趁热完成过滤的目的是 ,过滤时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5)取少许操作2所得氯化钠晶体溶于酒精,得乳白色液体,用一束可见光照射液体,若在入射光的侧面观察到 ,则证明所得液体为胶体。 答案全解全析第2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1.C2.A3.B4.D5.A6.B7.A 1.C NaOH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OH-,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A不符合题意;CaCl2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Ca2+和Cl-,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B不符合题意;HCl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故其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C符合题意;K2SO4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K+和S,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不符合题意。2.A A项,氯化钠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B项,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不属于电解质;C项,氯气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D项,铁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3.B 室温下,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故A正确;CO2通入CaCl2溶液时,CO2与CaCl2不反应,B项错误;Zn比Cu活泼,过量的Zn能全部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Cu,溶液蓝色消失,C项正确;澄清石灰水久置以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H2O,D项正确。4.D 碳酸钙难溶于水,应写化学式,A项错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离子反应为2Mn+10Cl-+16H+2Mn2++5Cl2↑+8H2O,B项错误;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会生成CaSO4:Ca2++SO2+H2O+ClO-CaSO4↓+Cl-+2H+,C项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CaCO3↓+H2O,D项正确。5.A 在0.1 mol·L-1氨水中,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0.1 mol·L-1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四种离子中C可以与氢离子反应生成CO2和H2O,故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在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硫酸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6.B A项,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H+与HC反应可生成CO2和H2O,二者不能大量共存;B项,Fe2(SO4)3溶液中的离子与所给离子均不反应且所给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D项,Mg2+、HC都能与OH-反应,Mg2+、HC与OH-不能大量共存。7.A 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水的原理:当含有Na+、Ca2+、Mg2+等阳离子及S、Cl-、N等阴离子的水溶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水溶液中的阳离子被树脂所吸附,而树脂上可交换的阳离子H+则被交换到水溶液中,并和水溶液中的阴离子组成相应的无机酸;当含有无机酸的水溶液再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水溶液中的阴离子被树脂所吸附,树脂上可交换的阴离子OH-被交换到水溶液中,同时与水溶液中的H+结合成水,最终得到纯净的水。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的Na+、Ca2+、Mg2+被H+替换,由电荷守恒可知阳离子总数增加,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溶液中的S、Cl-、N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被除去,B正确;通过净化处理后,得到纯净的水,离子的浓度降低,导电性降低,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 H2O,D正确。三年模拟练1.BD 1.BD 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或者BaCO3,滴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是BaSO4,没有BaCO3,则原溶液中有S,没有C,因为有S,所以原溶液中没有Ba2+;滴加足量盐酸得到无色气体,一定有HC,产生的无色气体是CO2;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则原溶液中没有Fe3+,沉淀是Mg(OH)2,故原溶液中有Mg2+;原溶液中一定有S、HC、Mg2+,一定没有C、Ba2+、Fe3+,可能有Na+、Cl-。 本题通过设计实验探究雾霾中存在的离子,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2.答案 Ⅰ.(1)bc (2)电离出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3)Ba2++2OH-+2H++S BaSO4↓+2H2O (4)溶液中一直存在没有参与离子反应的Na+和OH- Ⅱ.BC解析 Ⅰ.(1)Ba(OH)2与H2SO4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该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Ba(OH)2粉末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①中灯泡不亮,②中加水后,Ba(OH)2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灯泡变亮。(3)Ba(OH)2与H2SO4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 BaSO4↓+2H2O,溶液中离子数目逐渐减少,所以灯泡逐渐变暗。(4)用0.1 mol/L Na2SO4溶液替代0.1 mol/L H2SO4溶液,Na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NaOH,溶液中一直存在没有参与离子反应的Na+和OH-,所以灯泡不熄灭。Ⅱ.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 BaSO4↓+2H2O;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时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O4+Ba(OH)2 BaSO4↓+NaOH+H2O,NaHSO4+NaOH Na2SO4+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根据题图知,曲线①在a点时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则曲线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故A正确;根据题图知,a点Ba(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溶液溶质为NaOH,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故B错误;c点时,曲线①代表的溶液溶质为硫酸,溶液呈酸性,曲线②代表的溶液溶质为NaOH、Na2SO4,溶液呈碱性,则c点两份溶液中OH-的浓度不相等,故C错误;a点曲线①代表的溶液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d点曲线②代表的溶液溶质为Na2SO4,溶液也呈中性,故D正确。 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3.答案 (1)三 (2)①NaOH ②Cu2++2OH- Cu(OH)2↓ H++OH- H2O Mg2++2OH- Mg(OH)2↓ (3)D解析 (1)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所以第三次的检测结果不正确。(2)①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是NaOH。②将氢氧化钠只加入第二次检测的水样中,NaOH与铜离子、氢离子和镁离子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 Cu(OH)2↓、H++OH- H2O、Mg2++2OH- Mg(OH)2↓。(3)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不能排入大江或大河中,否则会引起污染,故①错误;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生活用水能够一水多用,符合节约用水原则,故②正确;不能无节制地使用水,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同时要避免水资源遭到污染,故③正确;水体污染要防治结合,要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④正确。4.答案 (1)NaOH溶液、Na2CO3溶液 (2)Cu(OH)2+2H+ Cu2++2H2O (3)过滤 (4)防止温度降低析出KCl 用热水将滤纸润湿 (5)光亮的“通路”解析 化学小组欲从含CuCl2、NaCl及少量K2SO4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CuCl2和NaCl。由流程图可知,试剂甲应为NaOH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过滤,得到的滤渣为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铜中加入的适量试剂丙应为盐酸,二者反应得到氯化铜溶液;在滤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沉淀硫酸根离子,再加入的过量试剂乙应为Na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操作1为过滤,过滤除去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然后经过操作2得到氯化钠晶体,最后加水溶解得到氯化钠溶液。(1)由以上分析知,试剂甲是NaOH溶液,试剂乙是Na2CO3溶液。(2)滤渣为氢氧化铜,试剂丙为盐酸,二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OH)2+2H+ Cu2++2H2O。(3)由分析知,操作1是过滤。(4)由氯化钠、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而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操作1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少量氯化钾,因此操作2包括蒸发结晶,氯化钠结晶析出,实验时需在结晶后趁热完成过滤,目的是防止温度降低析出KCl;为了使过滤操作顺利完成,过滤时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用热水将滤纸润湿。(5)取少许操作2所得氯化钠晶体溶于酒精,得乳白色液体,用一束可见光照射液体,若在入射光的侧面观察到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所得液体为胶体。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