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展开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1•新抚区模拟)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里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阳光等条件
B.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是孤立的,没有关联
C.生物圈不包括大气圈
D.生物圈是指陆地上所有的生态系统
2.(2021•立山区一模)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B.①是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乙是生产者,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D.图中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3.(2021•立山区一模)贺岁大片《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遥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B.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
C.各种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4.(2021•建昌县模拟)关于生物圈,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上层、岩石圈上层
C.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栖息地
5.(2021•和平区二模)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如图是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生态农场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不依赖人的作用
B.沼渣中富含玉米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
C.若该生态农场被DDT污染,则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猪
D.该模式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6.(2021•海州区一模)目前,许多城市推出了多种新型共享单车,此举措既便利了公众也可以减少( )
A.大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水污染
7.(2021•丹东模拟)该盆地盛产优质的长绒棉,制约该地区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水资源不足 B.矿产资源贫乏
C.土地广阔 D.机械化程度高
8.(2021•丹东模拟)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B.图中鹰和鼠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C.消灭鼠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D.如果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分解者
9.(2021•沈河区一模)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每天光照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B.莲藕的根状茎和叶柄内有发达的气道
C.蚯蚓和蚂蚁都能改变土壤结构
D.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
10.(2021•立山区一模)蒲公英是北京地区常见的野生花卉,果实上方具有冠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冠毛有助于种子传播
B.种子传播可扩大植物分布范围
C.空气湿度增加利于增大种子传播距离
D.种子传播减少同种个体对资源的争夺
11.(2021•营口一模)生物圈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中有多种生态系统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整个地球就是生物圈
D.“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12.(2021•鞍山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以及岩石圈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活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无机环境
13.(2021•鞍山一模)生活在戈壁滩上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体现了( )
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14.(2021•葫芦岛模拟)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
①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②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③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④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
⑤植树种花,做好绿化
A.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15.(2021•朝阳模拟)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又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竹节虫的拟态
B.地衣生活在岩石的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C.南橘北枳
D.冬季杨柳纷纷落叶,松柏郁郁葱葱
16.(2021•盘锦模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唇齿相依。为此,我们应该( )
A.退耕还林还草,推行科学兴农
B.城市交通拥挤,可以推行汽油或柴油动力的摩托车
C.将各种清洁用的过期的洗涤剂倒入河流,以加速分解
D.将国外生命力顽强的动植物引进我国,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
17.(2021•朝阳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
B.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C.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切断微生物的分解过程,碳循环就基本停止
D.在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多
18.(2021•朝阳)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水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水稻→鸟类→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C.在这个食物网中,猫头鹰作为最高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最少
D.若由于某种自然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田鼠数量大量增加,那么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和猫头鹰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19.(2021•葫芦岛)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20.(2021•朝阳)凌河沿岸绿树成荫,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凉爽,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下列选项中和此现象类似的是( )
A.蚯蚓钻穴取食使土壤疏松肥沃
B.南极寒冷,企鹅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C.鱼儿离不开水
D.草盛豆苗稀
21.(2021•宣化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二.解答题(共12小题)
22.(2021•新抚区模拟)甲图为某浅海海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乙图表示甲图中某些食物链的营养级,丙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影响“中国毛虾”生存的生物因素有 。
(2)甲图中,黑嘴鸥和带鱼是 关系;带鱼可以从两条食物链中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按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带鱼可以从其中的一条食物链中获得较多的能量,这条食物链是 。
(3)若甲图中的生物所处的海域被污染,则在“藻类→中国哲水蚤→鳀鱼→鲅鱼”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4)乙图所示的营养级可以代表甲图中 条食物链。
(5)与甲图比,丙图中有较多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其中的 是甲图所不包含的生物成分,它的作用是 。
(6)通过对三幅图的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和能量是通过 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23.(2021•立山区一模)如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二为其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牧草属于 ;A属于 ;鹰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 营养级;鹰与蛇是 关系;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传递的特点是 。
(2)丁代表的生物是 ,它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3)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蒿和星毛委陵菜的数量增加是草场退化的标志。如表是为防治食草昆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牧草产生的影响。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用 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牧草,原因是 。
植物
不同防治方式下植物类群所占百分比
用虫胆畏油剂进行的化学防治
用绿僵菌进行生物防治
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植物
45.3
60.6
52.3
冷蒿
32.6
0.67
1.32
星毛委陵菜
4.36
0.37
0.84
24.(2021•凌海市模拟)如图一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图二是此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三是长期受到污染后,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相对含量的柱状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一与生态系统相比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 图三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该食物网中蛇和鹰的关系是 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3)图二碳循环示意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 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表示图一中缺少的生物成分;生理过程①②③④中,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是 ,在生态系统中周而复始的进行 循环。
(4)下列是据图三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甲表示的是生产者——草
b.乙表示的是位于第四营养级的鹰
c.丙→丁能量流动逐级减少
d.若丁的数量突然增多,短时间内乙会减少
25.(2021•海州区一模)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该食物网中所有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2)该食物网中 属于节肢动物,这一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鸟的关系是 。
(4)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6.(2021•铁西区一模)2019年4月28日,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D分别代表 、 。
(2)图中①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3)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能 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7.(2021•鞍山二模)2020年,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和农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蝗虫种类众多,广泛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牧草属于 者;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的生物成分为 者。
(2)黄鼠与蝗虫的关系为 。
(3)根据食物网,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蒿和星毛委陵菜的数量增加是草场退化的标志。下表是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牧草产生的影响。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用 措施更有利于保护牧草,原因是: 。
植物
防治蝗虫的不同方式下植物类群所占百分比
虫胆畏油剂的化学防治
绿僵菌的生物防治
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植物
45.3
60.6
52.3
冷蒿
32.6
0.67
1.32
星毛委陵菜
4.36
0.37
0.84
28.(2021•黑山县一模)如图1是某校生物社团到崂山研学时,通过实地考察后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简图。如图2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①~⑥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素有“森林氧吧”和“绿色水库”之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关系是 。
(2)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2中的 (填字母)。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若田鼠和蝗虫对草造成了危害,图1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 条。蝗虫和喜鹊的关系是 。某年田鼠与蝗虫肆虐,但未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3)图2中,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生理过程是 (填数字),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是 (填数字),由此可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
(4)将图1中的脊椎动物分为两类,青蛙和蛇是一类,其余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
29.(2021•锦州)如图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 。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分析,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
(3)食虫鸟与蜘蛛的关系是 。甲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为 。
(4)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青蛙和食虫鸟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 。
30.(2021•辽阳)如图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2)此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固定的 开始的。
(4)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
31.(2021•鞍山)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
(2)此图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3)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随之 。
(4)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铅、汞等有毒物质污染,最后发现在 的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大。
(5)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 。
32.(2021•抚顺)图1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2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2)图1中所有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图1中鹰与蛇的关系是 。
(4)水是影响草原植被生长的 因素。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6)若图2中a、b、c、d组成图1中包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是 。
(7)如果人类过度捕杀鸟和青蛙,就会造成多种生物数量的锐减,甚至使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33.(2021•盘锦)“立体养殖、无废弃物农业”生态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积极种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粪便、枯枝败叶以及农产品加工中的废弃物等,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部分是 ,将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肥料又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填“有机物”或“无机盐”)。
(2)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 (答出一个即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 。
(3)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4)使用传统杀虫剂消灭豆科植物的蚜虫,有害物质会在消费者体内逐级积累,就如图而言,对 的危害最大。图中牛、羊、兔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 。
(5)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该人工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较 (填“强”或“弱”)。
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时生物圈里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阳光等条件,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是密切关联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A、据分析得知:,甲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乙代表生产者﹣﹣植物,丁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A正确。
B、①过程表示吸收二氧化碳,表示光合作用,②放出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B错误。
C、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乙是生产者,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C正确。
D、乙、丙、丁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A正确。
B、人类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所以人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B正确。
C、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外界(人为的或自然因素)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C正确。
D、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D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生物圈。正确。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错误。
C、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正确。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栖息地,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唯一家园。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A、在农场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类,生物以农作物(玉米)为主,属于人工生态系统,A错误。
B、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沼渣中富含玉米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若该生态农场被DDT污染,人的营养级最高,体内DDT含量最高,C错误。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汽车在使用常规的能源时,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烟尘及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多种有害化合物,这些物质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见推行公共自行车政策,此举措既便利了公众又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
故选:A。
7.【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故水资源不足是制约该地区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A正确;
B、矿产资源贫乏与棉花生产关系不大,B错误;
C、土地广阔有利于提高棉花的播种面积,是有利条件,C错误;
D、机械化程度高,有利于棉花的播种、管理、收割,是有利条件,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A、图中一共有三条食物链:草→鼠→鹰,草→兔→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正确;
B、鹰以鼠为食,鼠以草为食,因此,鹰与鼠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错误;
C、消灭鼠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错误;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如果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A、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说明环境影响生物,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A不符合题意;
B、莲藕的根、茎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里面储存着空气,以满足根、茎、叶对氧气的需要。因此莲藕根和茎及叶柄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符合题意;
C、蚯蚓和蚂蚁都能改变土壤结构,说明生物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是生物影响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解答】解:AB、蒲公英冠毛能随风飘到各处,有助于种子传播,种子传播可扩大植物分布范围,AB正确
C、空气湿度增加,冠毛附着水分不能舒展,不利于增大种子传播距离,C错误
D、种子传播可减少同种生物个体间争夺资源,D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A、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正确。
C、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不是整个地球。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正确。
故选:C。
12.【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蜥蜴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有利于躲避敌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B。
14.【解答】解:①大量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
②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污染空气;
③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产生有害物质,太阳能属于新能源;
④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污染了水体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⑤植树种花,搞好绿化能净化空气,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改善环境。
故选:A。
15.【解答】解:A、竹节虫的拟态和黄鼠的报警鸣叫都是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属于生物适应环境;不符合题意
B、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符合题意
C、南橘北枳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不符合题意
D、寒冷的冬天,冬季杨柳纷纷落叶,松柏郁郁葱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属于生物适应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解答】解:A、退耕还林还草,推行科学兴农,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B、城市交通拥挤,推行汽油或柴油动力的摩托车,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错误;
C、将各种清洁用的过期的洗涤剂倒入河流,污染水源,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
D、将国外生命力顽强的动植物引进我国,有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破坏本地生态环境,错误。
故选:A。
17.【解答】解:A、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而不是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A错误;
B、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B正确;
C、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是通过光合作用。因此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切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使碳循环停止,C错误;
D、由此可以得出: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步消耗;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D错误。
故选:B。
18.【解答】解:A、水稻是绿色植物,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正确;
B、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和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都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错误;
C、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这个食物网中,猫头鹰作为最高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最少,正确;
D、该生态系统中的田鼠数量大量增加,那么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和猫头鹰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正确。
故选:B。
19.【解答】解:AB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正确;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而不仅仅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错误。
故选:D。
20.【解答】解:A、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蚯蚓影响环境,A符合题意;
B、寒冷极地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寒冷极地的企鹅,胸部皮下脂肪的厚,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同时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不符合题意;
C、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因此生物依赖环境,C不符合题意;
D、“草盛豆苗稀”说明了草和豆苗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D。
二.解答题(共12小题)
22.【解答】解:(1)甲图中影响中国毛虾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藻类、中华哲水蚤、带鱼、黑嘴鸥。
(2)带鱼和黑嘴鸥鸥以中国毛虾为食物,两者存在竞争关系。该生态系统中与带鱼有关的食物链,分别是藻类→中国毛虾→带鱼,藻类→中华哲水蚤→鳀鱼→带鱼。该食物中带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即为最短的食物链:藻类→中国毛虾→带鱼。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藻类→中国哲水蚤→鳀鱼→鲅鱼”这条食物链中,鲅鱼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
(4)甲图中的食物链:藻类→中国毛虾→带鱼,藻类→中国毛虾→黑嘴鸥,藻类→中华哲水蚤→鳀鱼→带鱼,藻类→中华哲水蚤→鳀鱼→黑嘴鸥,藻类→中华哲水蚤→鳀鱼→鲅鱼。图乙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所以乙图所示的营养级可以代表甲图中 3条食物链。
(5)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图丙中的D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物质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6)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下去。
故答案为:(1)藻类、中华哲水蚤、带鱼、黑嘴鸥。
(2)竞争;藻类→中国毛虾→带鱼。
(3)鲅鱼。
(4)3。
(5)D;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物质循环。
(6)食物链。
23.【解答】解:(1)图中草是生产者,A能分解动物和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鹰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四、五营养级,鹰与蛇是捕食和竞争关系。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在食物链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因此,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2)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五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乙→甲→丙→丁→戊,即图乙中的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蛇,它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3)据表中数据可见:用绿僵菌进行生物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牧草,原因是冷蒿和星毛萎陵菜的占比降低了,禾本科植物占比增加。
故答案为:(1)生产者;分解者;三、四、五;捕食和竞争;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蛇;太阳能。
(3)绿僵菌进行生物防治;冷蒿和星毛萎陵菜的占比降低了,禾本科植物占比增加。
24.【解答】解:(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1中的水稻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由于进入生态系统地有毒、难分解的物质会沿食物链积累,根据图3中各生物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的是:乙、丁、丙、甲,可知该食物链为:乙→丁→丙→甲;图三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田鼠或蝗虫。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图中的食物链有:①水稻→田鼠→鹰、②水稻→田鼠→蛇→鹰、③水稻→蝗虫蛙→蛇→鹰→蝗虫→食虫鸟→蛇→鹰、⑤水稻→蝗虫→食虫鸟→鹰、共5条。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其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水稻→田鼠→鹰,该生态系统中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物,两者相互竞争食物,属于竞争关系,同时,鹰捕食蛇,鹰和蛇又属于捕食关系,所以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3)图2碳循环示意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其中ABD均有箭头指向C,则C可以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既能产生二氧化碳也能消耗二氧化碳,则A表示生产者,同时AD均有箭头指向B,则D表示消费者,B表示分解者。所以,能表示图一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B分解者。生理过程①②③④中,能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是②光合作用。生理过程①②③④中,能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是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所以如氮、磷、硫等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
(4)a、由生物富集知识可知,图中食物链为:乙→丁→丙→甲,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所以能量传递方向乙→丁→丙→甲,a错误;
b、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少,表示的是位于第一营养级的乙,b错误;
c、该食物链为:乙→丁→丙→甲,所以按照丁→丙能量流动逐级减少,c错误;
d、在食物链乙→丁→丙→甲,若丁的数量突然增多,短时间内乙会因为天敌增多而减少,d正确。
故答案为:
(1)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田鼠或蝗虫。
(2)5;水稻→田鼠→鹰;捕食和竞争;太阳能。
(3)C;B;②;物质。
(4)d。
25.【解答】解:(1)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在这个食物网中,绿色植物是第一营养级,因此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该食物网中所有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2)昆虫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3)杂食性鸟吃昆虫,二者是捕食关系,杂食性鸟和昆虫都吃绿色植物,二者又是竞争关系;
(4)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吃草籽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
故答案为:
(1)绿色植物;太阳能;
(2)昆虫;外骨骼;
(3)捕食和竞争;
(4)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
26.【解答】解:(1)根据A与B之间的双箭头和指向A的箭头最多,可知A是二氧化碳,B是生产者,由B、C、D的箭头关系可知,C是消费者。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B和C均被D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以D是分解者。分解者的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2)植物体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动植物和分解者利用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图甲中①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图乙中猫头鹰占有的食物链有5条即:①草→食草鸟→猫头鹰;②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③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④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⑤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即最短的:草→食草鸟→猫头鹰;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分解者;
(2)光合作用;
(3)草→食草鸟→猫头鹰;
(4)自我调节。
27.【解答】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牧草属于生产者;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的生物成分为分解者。
(2)黄鼠和蝗虫都以牧草为食,因此,黄鼠与蝗虫的关系为竞争关系。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食物链有:牧草→黄鼠→隼,牧草→黄鼠→蛇→隼,牧草→蝗虫→蟾蜍→蛇→隼,牧草→蝗虫→云雀→隼,牧草→蝗虫→蜥蜴→隼。其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牧草→蝗虫→蟾蜍→蛇→隼。
(4)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用生物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牧草,原因是绿僵菌进行生物防治,冷蒿和星毛萎陵菜的占比降低了,禾本科植物占比增加。
故答案为:
(1)生产;分解;
(2)竞争;
(3)牧草→蝗虫→蟾蜍→蛇→隼;
(4)生物防治;绿僵菌进行生物防治,冷蒿和星毛萎陵菜的占比降低了,禾本科植物占比增加。
28.【解答】解:(1)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素有“森林氧吧”和“绿色水库”之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成分。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2中的F分解者。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①草→田鼠→鹰;②草→田鼠→蛇→鹰;③草→蝗虫→青蛙→蛇→鹰;④草→蝗虫→喜鹊→鹰;⑤草→喜鹊→鹰;若田鼠和蝗虫对草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4条即:①草→田鼠→鹰;②草→田鼠→蛇→鹰;③草→蝗虫→青蛙→蛇→鹰;④草→蝗虫→喜鹊→鹰。某年田鼠与蝗虫肆虐,但未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其原因是生态系统(或崂山)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3)图二中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生理过程是⑤光合作用,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是①②③④⑥。
(4)将如图脊椎动物分为两类,其中青蛙和蛇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田鼠、鹰、喜鹊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
故答案为:(1)生物影响环境
(2)F;太阳能;4;捕食和竞争;一定的自动调节
(3)⑤;①②③④⑥;食物链和食物网;
(4)体温是否恒定
29.【解答】解:(1)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3条食物链分别是:农作物→蝗虫→青蛙→蛇;农作物→蝗虫→食虫鸟→蛇;农作物→蝗虫→蜘蛛→食虫鸟→蛇。其中最长的一条是:农作物→蝗虫→蜘蛛→食虫鸟→蛇;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因此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第一营养级农作物;
(3)由食物链可知食虫鸟捕食蜘蛛,但食虫鸟和蜘蛛又都以蝗虫为食,所以食虫鸟与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甲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甲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4)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青蛙和食虫鸟因天敌减少,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多。
故答案为:
(1)3;农作物→蝗虫→蜘蛛→食虫鸟→蛇;
(2)食物链和食物网;农作物;
(3)捕食和竞争;分解者;
(4)增多。
30.【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
(2)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4条食物链分别是:浮游植物→磷虾→须鲸→虎鲸;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企鹅→虎鲸;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海豹→虎鲸;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虎鲸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
故答案为:
(1)浮游植物;
(2)4;
(3)太阳能;
(4)虎鲸。
31.【解答】解:(1)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食物链越长,能量消耗越多。鹰在该生态系统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猫头鹰。
(2)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植物;图中动物只有食草昆虫体内没有脊柱,因此图中所示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食草昆虫.
(3)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由于失去天敌的控制,会在短时间内随之
增多。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5)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示为食物网,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故答案为:
(1)4;草→鼠→猫头鹰;
(2)草;食草昆虫;
(3)增多;
(4)猫头鹰;
(5)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32.【解答】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该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昆虫→鸟→鹰;草→昆虫→青蛙→蛇→鹰;草→昆虫→鸟→蛇→鹰;草→鼠→蛇→鹰;草→鼠→鹰。
(2)图中所有动物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直接或间接地以草为食,它们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消费者。
(3)由该食物网简图可知:鹰和蛇之间除捕食关系外,它们还都捕食鸟和鼠,所以还是竞争关系。
(4)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空气、温度、土壤属于影响鹿群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草原上生活着的树和草属于生物,影响草原生物生活的温度、阳光、水、空气、土壤等属于非生物因素。
(5)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6)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故图2中,a、b、c、d构成的食物链是:b→a→d→c对应图1中的“草→鼠→蛇→鹰”,c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鹰。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1)5;草→鼠→鹰;
(2)消费者;
(3)捕食和竞争;
(4)非生物;
(5)太阳能;
(6)鹰;
(7)自动调节。
33.【解答】解:(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图示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豆科植物和消费者牛、羊、兔、人,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分解者能够将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肥料又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2)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根瘤菌是细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共生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豆科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图中的太阳能。
(4)使用传统杀虫剂消灭豆科植物的蚜虫,由于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逐级积累,而人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人。牛、羊、兔都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和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5)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该人工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故答案为:
(1)分解者;无机盐;
(2)阳光;共生;
(3)太阳能;
(4)人;胎生、哺乳;
(5)弱
【福建专用】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专用】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共20页。
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共17页。
2022年广西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有答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