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展开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2•漳州一模)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独立的生存环境 B.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C.地球范围的陆地环境 D.有无限的自动调节能力
2.(2022•长汀县校级模拟)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池塘 B.一个羊群 C.一块农田 D.一片草原
3.(2022•长汀县校级模拟)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水稻→蝗虫→青蛙 B.蚜虫→七星瓢虫→麻雀
C.松树→松毛虫→腐生细菌 D.草→鼠→蛇→鹰
4.(2022•泉州模拟)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栖息在( )
A.森林 B.海洋 C.草原 D.城市
5.(2022•泉州模拟)小明在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同时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恒温培养一天后,发现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实验结果证明:两种细菌具有不同的( )
A.繁殖能力 B.生存条件 C.运动能力 D.细胞结构
6.(2022•长汀县校级模拟)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北极冰川
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7.(2022•长汀县校级模拟)下列叙述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8.(2022•南平模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 B.陆地 C.森林 D.生物圈
9.(2021•泉州模拟)泉州湾地区台风灾害频发,生长在泉州湾的红树林因为有错综复杂的气生根、板状根能牢牢固定在滩涂上,可抵抗强风暴的袭击。这说明(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
10.(2021•漳州三模)诗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说明影响梅花开放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空气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11.(2021•霞浦县模拟)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B.校园里所有的植物和动物
C.校园里所有的教室和操场
D.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环境
12.(2021•建阳区模拟)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竹节虫酷似竹子 B.蚯蚓可改良土壤
C.蚁穴溃堤 D.森林多地方下雨多
13.(2021•泉港区三模)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叙述正确的是( )
A.造成“南橘北枳”的现象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B.沙漠中生活的生物很少,主要受空气的影响
C.“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4.(2021•福州模拟)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包括岩石圈的全部
C.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 D.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5.(2021•福州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角色是消费者
B.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C.过程②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
16.(2021•福州二模)棉花是喜光植物,叶片具有比较明显的向光性,即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这体现了生物能( )
A.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遗传和变异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17.(2021•南平模拟)“山水福建,绿色南平”,南平人民正致力于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我们应提倡( )
A.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18.(2021•福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一片森林 B.一块农田 C.一座城市 D.生物圈
19.(2021•福建)草原上牛和羊的种间关系是( )
A.寄生 B.竞争 C.共生 D.捕食
20.(2021•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自觉保卫蓝天、碧水和净土。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为减少害虫危害,加大农药施用量
B.为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垃圾分类
C.为减少纸张浪费,倡导无纸化办公
D.为减少尾气排放,推广电动汽车
21.(2020•福建)海洋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海洋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海洋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2.(2021•翔安区模拟)如图分别表示某湿地生态系统(A)、池塘生态系统(B)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A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
(2)A生态系统中,草食性鱼与杂食性鱼有 关系,写出一条与昆虫有关、且最短的食物链 。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无限/有限)的。A和B两个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是 。
23.(2020•洛江区模拟)实验探究
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其内的汞、铅、铜等有害物质会渗出造成水质污染。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选择7号废旧电池、满江红、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组别
A
B
C
D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
1000
1000
1000
1000
加7号废旧电池的量(节)
不加
1
2
2
加满江红的量(g)
不加
不加
不加
15
放金鱼的量(条)
2
2
2
2
金鱼存活的平均时间(天)
15
5
3
8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满江红利用孢子进行生殖,且体内出现了输导组织,满江红所属的植物类群是 。
(2)A和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挑选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
(4)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5)选择B和D两组作为对照实验 (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
(6)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 环境。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4.(2022•丰泽区校级模拟)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水循环的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代表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进行①过程的细胞主要分布在植物的 (填器官名称)中,①过程的实质是 ,进行过程②时伴随着物质变化所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图中③④所代表两类生物中 (用代码表示)是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角色参与碳循环的。
(3)除了碳循环,自然界还时刻进行水循环,如绿色植物还可以不断地用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叶片表皮上的 向大气中散失水分,从而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
(4)综上所述,绿色植物通过 、 、呼吸作用三大生理过程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对自然界的碳循环、水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
25.(2022•长汀县校级模拟)读图理解,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和非生物环境,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 ,一旦超过这个能力范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受破坏。
(3)根据图二,用甲、乙、丙、丁写出食物链的表达方式: ,其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
(4)根据图一,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它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
(5)图一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它也是营养等级最高的生物。
(6)图一中,鹰可以从多条食物链获得能量,其中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哪一条?请写出这条食物链完整表达方式: 。
26.(2022•长汀县校级模拟)如图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根据图示回答:
(1)A 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它通过 生理过程,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3)图中的的食物链“A→B→C”的表达方式中,“ ”代表物质运输和能量传递方向。
(4)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 。
27.(2022•泉州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分析回答:
茭白是一种美味的食材,由一种水生禾本科植物——菰(gū)的茎膨大而形成。菰在生长过程中易感染茭白黑粉菌,在茭白黑粉菌产生的吲哚乙酸(IAA)刺激下,菰茎内的细胞加速分裂,并储存养分,从而形成肥大的肉质茎,也就是茭白。切开长得比较老的茭白,会看到里面有许多黑斑,它们是茭白黑粉菌的孢子囊。
茭白黑粉菌的感染使菰的茎形成茭白,但也会使菰失去开花结果的能力。农民只要把采收完茭白的菰根收集起来,再分种到田里,下一个季节就能收获茭白。
(1)根据茭白黑粉菌的生殖方式推断,它属于微生物类群中的 (选填“细菌”或“真菌”),它与菰的种间关系是 ,它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的角色是 。
(2)感染茭白黑粉菌后的菰与茭白黑粉菌的繁殖方式都属于 生殖,未感染茭白黑粉菌的菰可以利用种子繁殖,属于 生殖。
28.(2021•邵武市模拟)2021年4月13日,日本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核污水。而一旦日本将所有核废水排入太平洋,仅需要57天时间,半个太平洋将会面临高辐射威胁。如图一是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甲、乙存在捕食关系,饼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 ] 。图二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能进行两种生理活动①和②,通过生理活动[ ] 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图一中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带鱼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 。
(3)如果图二中的甲是所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若乙代表中国毛虾,则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
29.(2021•泉州模拟)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A、B、C是乙中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甲属于 者。
(2)从物质循环角度看,甲能通过② 过程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丙通过④能将甲、乙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 ;由此可见,甲和丙参与了该系统的物质循环。
(3)若图中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该食物链: 。
(4)当生态系统中的A数量减少后,C数量发生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乙生物在维持 中有重要作用。
30.(2021•湖里区三模)我国农民发明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自明清时期起某地区就普遍存在“虫草稻﹣鸡鸭﹣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其模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 ,①属于生物部分的 。
(2)据图,请写出一条含有④所在的食物链 (用符号和箭头表示)。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
(3)“塘泥肥田,秋谷满仓”,其中的道理是塘泥中的有机物在 的分解作用下,转变为植物需要的无机盐。
(4)“虫草稻﹣鸡鸭﹣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能够最大化的实现能量流动和 循环,增加农民收入。
31.(2021•福建)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的能量最初来源是 。
(2)图中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草本植物和 。
(3)图中所示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
(4)若杂食性鸟数量减少,短时间内蜘蛛的数量将 (填“增多”或“减少”)。
(5)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使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解答】解:A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不是仅仅是人类独立的生存环境,也不是地球范围的陆地环境。故错误。
B、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正确。
D、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但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不是无限的。故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A、一个池塘,既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一个羊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一块农田,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一片草原,包括了草原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故选:B。
3.【解答】解: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A错误。
B、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蚜虫属于消费者,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B错误。
C、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应该出现在食物链中,C错误。
D、草是生产者,鼠吃草,蛇吃鼠,鹰吃蛇,反应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可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所以我们要保护森林。
故选:A。
5.【解答】解:盐水浸过的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表明盐水对甲细菌的生长没有影响或甲细菌能在盐水里生长;盐水浸过的纸片周围没有乙细菌的生长表明盐水对乙细菌的生长有抑制,或乙细菌不能在盐水里生长。可见两种细菌的生存条件不同。
故选:B。
6.【解答】解: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所以比较选项中四种生态系统,只有北极冰川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少。
故选:B。
7.【解答】解:A、“六月盖被,有谷无米”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影响,错误;
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错误;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蕴涵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正确;
D、“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影响,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这三部分里面都有生物的生存。
故选:D。
9.【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长在泉州湾红树林因为有错综复杂的气生根、板状根能牢牢固定在滩涂上,可抵抗强风暴的袭击,适应恶劣的环境。
故选:B。
10.【解答】解: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活,如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生物的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会使生物死亡;温度也影响生物的分布,如在高山上,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一些变温动物在冬天冬眠等。水分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影响动植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如干旱沙漠地区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只适合少数耐旱的动植物生存。土壤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辅助根部的固定作用,储存有植物生长所必需营养物质。光照对生物的生活和分布起着决定作用,如光影响动物的活动,有昼行性和夜行性动物之分;光照的强弱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喜光植物向日葵、喜阴植物三七、人参等。
梅花开放时间是冬末春初,温度回升时,所以主要受温度影响。
故选:B。
11.【解答】解:A、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没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校园里所有的植物和动物,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C、校园里所有的教室和操场,没有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D、校园生态系统包括校园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校园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12.【解答】解:A、竹节虫酷似竹子体现生物适应环境,正确。
B、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错误。
C、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因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错误。
D、森林多地方下雨多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错误。
故选:A。
13.【解答】解:A、柑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柑橘是热带水果,它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柑橘生长,会影响柑橘的色泽、口感品质。因此,南橘北枳,影响此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A正确;
B、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B错误;
C、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14.【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故B错误。
故选:B。
15.【解答】解:A、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角色是分解者,错误;
B、过程②表示生物光合作用、③分解作用、④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错误;
C、过程②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错误;
故选:C。
16.【解答】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棉花是喜光植物,叶片具有比较明显的向光性,即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这体现了生物能能够对外界(阳光)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C。
17.【解答】解:A、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爱护环境的举措,应该提倡
B、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不能提倡;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资源,不能提倡;
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破坏生态平衡,不能提倡;
故选:A。
18.【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故选:D。
19.【解答】解:在同一草原上的牛和羊,同时以草为食物,相互争夺食物,属于竞争关系。
故选:B。
20.【解答】解:A、加大农药施用量可以减少害虫危害,但对水源、大气等造成了污染,破坏了环境;
B、实行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环境
C、倡导无纸化办公,即减少纸张浪费,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D、推广电动汽车,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故选:A。
21.【解答】解:A、海洋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正确。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
C、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确。
D、海洋植物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正确。
故选:B。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2.【解答】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A中的食物链有7条,分别是:水草→昆虫→青蛙、水草→昆虫→杂食性鱼→猛禽、水草→杂食性鱼→猛禽、水草→草食性鱼→猛禽、浮游植物→杂食性鱼→猛禽、浮游植物→底栖动物→杂食性鱼→猛禽,浮游植物→草食性鱼→猛禽。
(2)A生态系统中,草食性鱼与杂食性鱼二者均以水草和浮游植物为食,二者属于竞争关系。其中与昆虫有关、且最短的食物链是:水草→昆虫→青蛙。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A和B两个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是A。
故答案为:(1)7
(2)竞争;水草→昆虫→青蛙
(3)有限;A
23.【解答】解:(1)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满江红利用孢子进行生殖,且体内出现了输导组织,所以满江红所属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
(2)表中A、B两组对照中,变量是否加7号废旧电池。A组小鱼存活15天,B组小鱼存活5天。可见废旧电池会影响小鱼的生活。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挑选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金鱼数量少,可能出现偶然性。
(4)C组中没加满江红,D组加了15克,而小鱼却多活了7天,说明加入了满江红净化了水质,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5)B和D两组存在7号废旧电池的量和满江红的量两个变量,因此不能作为对照实验。
(6)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1)蕨类植物;
(2)有无加入7号废电池; 废电池对金鱼的生活有影响(有害);
(3)控制单一变量; 金鱼数量太少;
(4)C和D;
(5)不可行;变量不唯一;
(6)影响。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4.【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的细胞主要分布要植物的叶,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如图①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而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如图②。
(2)③表示的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④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3)水在植物体内是由低处到高处流,其动力是蒸腾作用。根部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根部的吸收面积,故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是有根毛吸收进入根内;植物体内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故水分是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的;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少部分用于植物体进行各种正常的生命活动,绝大部分的水通过蒸腾作用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4)综上所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三大生理过程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对自然界的碳循环,水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1)叶;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有机物和氧气(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意思对即可)。
(2)④。
(3)根毛;气孔。
(4)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25.【解答】解:(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减少,但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这个能力范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受破坏。
(3)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积累,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从图二中可以看出有毒物质从少到多依次是丙、甲、乙、丁。因此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对应图一中的食物链草→鼠→蛇→鹰,所以甲对应图一中蛇,鹰捕食蛇,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鹰和蛇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4)根据图一,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它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
(5)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在图一所示的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积累的有毒污染物最多的是鹰,它也是营养等级最高的生物。
(6)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高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图一中的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也是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故答案为:
(1)生态因素
(2)分解者;自动调节;有限度的
(3)丁→乙→甲→丙;蛇;捕食和竞争
(4)营养
(5)鹰
(6)草→鼠→蛇→鹰
26.【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图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②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表示物质运输和能量传递的方向。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物质循环的特点:周而复始,往返循环。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碳﹣氧。
(2)太阳能.
(3)→。
(4)递减;循环。
27.【解答】解:(1)阅读短文可知:文中茭白黑粉菌用孢子生殖,属于微生物中的真菌;茭白黑粉菌寄生在茭白中,从中吸收营养物质,茭白黑粉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对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2)感染茭白黑粉菌后的菰不能产生种子,茭白黑粉菌用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未感染茭白黑粉菌后的菰能产生种子,属于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
(1)真菌;寄生;分解者。
(2)无性;有性。
28.【解答】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C分解者;藻类植物是图二生态系统中的A生产者,进行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2)图一中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藻类植物→中国毛虾→带鱼,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藻海贝→玉金鱼→带鱼,藻类植物→中国毛虾→日本鳗鱼→黑鮶鱼→大型水鸟,藻类植物→日本鳗鱼→黑鮶鱼→大型水鸟,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藻海贝→玉筋鱼→黑鮶鱼→大型水鸟;该生态系统中与带鱼有关的食物链,分别是藻类植物→中国毛虾→带鱼,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藻海贝→玉金鱼→带鱼。该食物中带鱼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即为最长的食物链: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藻海贝→玉金鱼→带鱼。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10%﹣20%,在这条食物链中,带鱼的体重每增加10克至少消耗藻类植物:10÷20%÷20%÷20%=1250(克)。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如果图二中的乙代表中国毛虾,饼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甲的有毒物质大于乙的,甲、乙存在捕食关系,则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带鱼。
(4)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故答案为:(1)C;分解者;②;光合作用。
(2)5;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玉筋鱼→带鱼;1250。
(3)带鱼。
(4)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29.【解答】解:(1)生产者既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作有机物和释放氧气,也能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释放能量,所以甲是生产者。
(2)①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即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甲属于生产者。因为甲通过[②]光合作用过程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图中甲表示生产者;由此可以分别确定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组成丙的主要生物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物质循环;
(3)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图中甲是生产者,ABC表示四种消费者,A含有毒物质浓度最多,即为最高级消费者,所以若图中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即甲→C→B→A;
(4)当生态系统中的A数量减少后,C数量发生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乙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1)生产者。
(2)光合;无机盐。
(3)甲→C→B→A。
(4)自我调节;生态平衡。
30.【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①水稻和杂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根据图示可知:昆虫吃杂草或水稻,同时也被鸡鸭吃,因此含有④昆虫的食物链用符号和箭头表示即为:①→④→②;图中鸡与鸭吃杂草和水稻,同时也吃昆虫,而昆虫吃杂草和水稻,因此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鸡与昆虫或鸭与昆虫。
(3)塘泥中的有机物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物,促进水稻生长。
(4)该生态系统能使废物资源化,废物中所含的能量由原来流向分解者转为流向鱼、鸡、鸭,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地被人类所利用。题图中具体的例子有:鸡、鸭的粪便原本被分解者所利用,在该生态系统中作为鱼的饲料,使得能量流向鱼;水稻秸秆、杂草原本被分解者所利用,在该生态系统中作为鸡、鸭的饲料,使得能量流向鸡、鸭,因此“虫草稻—鸡鸭—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能够最大化的实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故答案为:(1)非生物部分;生产者。
(2)①→④→②;鸡与昆虫或鸭与昆虫。
(3)细菌和真菌。
(4)物质。
31.【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的能量最初来源是太阳能;
(2)图中的草本植物和乔木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
(3)图中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即乔木→杂食性鸟、草本植物→杂食性鸟、草本植物→蝗虫→杂食性鸟、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可见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
(4)杂食性鸟捕食蜘蛛,若杂食性鸟数量减少,短时间内蜘蛛的数量将增多,
(5)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使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
(1)太阳能;
(2)乔木;
(3)4;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
(4)增多;
(5)自我调节。
【福建专用】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专用】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共20页。
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共24页。
2022年广西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有答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