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蒹葭 - 优质教案

    蒹葭  - 优质教案第1页
    蒹葭  - 优质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拓展拔高,作业 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备课教师:                   12、《诗经二首-蒹葭   1   课时 修改与补充教学目标:1.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节奏韵律。2.在理解内容基础上,体会《蒹葭》的艺术手法及其情韵。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2.把握“主人公”的形象。教学难点:1.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2.把握“主人公”的形象。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诗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带着华夏先民简单、纯净、朴素的气息,今天就让我们再次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的秦地,感受古人美妙的诗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复习常识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关雎》,补充了关于《诗经》的一些文学常识,谁愿意起来说说呢?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时期也把她叫作《诗》或《诗三百》。《诗经》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个地方的民风民谣,“雅”是正河畔道路: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3.诗的每章都有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朗读诗歌。明确:(1)是起兴句,引起下文。2)表明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换。“白露为霜”到 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主人公的深情执着。“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的变化,显示了地点的变化。3)表达主人公的执著、真挚感情。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再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4)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5)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4.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明确: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板书:不畏艰险 矢志不渝5在追寻伊人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心情如何?带着这种心情再次诵读诗歌。明确:①着急见到伊人的急切、憧憬;②可望而不可即的焦急、失望③上下而求索的惆怅、失落。6、伊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爱情说者,认为伊人是意中人。政治说者,认为伊人是贤能之人。  理想说者,认为伊人象征着理想 修改与补充统的宫廷音乐,“颂”是祭祀乐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义”。二、探究新知(一)朗读全诗1.检测预习效果,解决诗中重难点生字词字音(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xī)(méi)     (jī)   (sì)    chí   沚(zhǐ2.学生齐读诗歌,读准诗歌字音。3.老师范读诗歌做出朗读指导指导:①四字居多句式整齐两字一顿节奏感强末字押韵朗朗上口双声叠韵音调和谐运用叠词反复咏唱。(板书:重章叠句 回环往复4.学生根据指导,再次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二)鉴赏诗歌1、检测预习情况,思考本诗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明确:叙写了主人公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伊人的情景。2.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相应诗句分析景物特点。明确:芦苇: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白露秋霜: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三、练习:试背诗歌四、拓展拔高请大家结合自身,谈谈你心目中的伊人?(预设)学习成绩、手机、网络游戏、美食……五、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本诗叙写了主人公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伊人的情景,表现主人公为最求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从这首诗歌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其中的韵律美、景物美、精神美。六、作业 对比阅读:《关雎》和《蒹葭》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上有何异同?七、板书设计              蒹葭重章叠唱       不畏艰险回环往复       矢志不渝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3、补救措施  附:检测试题1、提示默写:1诗句“                    ”使诗的旨意全部体现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的作用。2表现时间推移的句子有                                 2、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个突出特点是借景抒情,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写法?3、诗的每章开头都写景,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除借景抒情外,还有哪些作用?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蒹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蒹葭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初读《蒹葭》,感受意境美,精读品味,美读诗歌,归纳技巧,拓展阅读,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教案设计,共2页。

    • 精品推荐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