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展开八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备课教师:
课 题: 《被压扁的沙子》 | 第 课时 |
| 修改与补充 |
教学目标: 1、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2、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3、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和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被公认为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写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 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题目《被压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会写些什么呢?大概会介绍类似沙子为什么被压扁,或者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样的之类的问题吧? 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我们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阿西莫夫书写的科学世界吧! 二、探究新知 1、文章是介绍沙子的知识吗? 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内容却恐龙灭绝的原因,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偏离主题了?我们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会不会更好? 确严密的特点的句子吗?尝试分析这些句子。 3、A、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两句话: (1)这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2)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有“也许”跟没有“也许”,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点拨:“这”指什么?“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使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是导致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客观事实,还是根据现象推出的结论?是科学家根据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推测得出结论。如果去掉“也许”,句子意思就成了一个科学的判断,与客观事实不符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去掉“也许”,句意过于绝对化,与客观事实不符) 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应用,却足以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特点了。 B、请看这两句话: (1)如果在85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2)如果在大约100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左右,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像(2)一样,把表示温度和时间的词换成不确定的大约数字,行不行? (不行。因为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温度和时间是推测出来的,还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客观事实?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数字必须采用经过科学验证后确定的数字,数字的运用同样可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三、当堂练习 对比阅读 阿西莫夫除了这篇文章提到恐龙灭绝的问题,他的另一篇文章《恐龙无处不在》 也与恐龙灭绝有关,《恐龙无处不在》跟《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异同点? 请大家阅读《恐龙无处不在》,就两文异同点互相交流 大批纸,因运送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纸面潮湿产生皱折而无法使用。面对一仓库无用的废纸,公司所有人都不知该如何是好,在主管会议中,有人建议将纸退回供应商以减少损失,这个建议获得所有人的赞同,唯有公司负责人亚瑟·史古脱却不这么想,他想到在卷纸上打一排小洞,让卷纸变成容易撕下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纸巾。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放置于厕所中,因为相当实用方便而大受欢迎,并慢慢普及到一般家庭中。 五、课堂小结 通过《被压扁的沙子》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亲密接触了阿西莫夫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他用缜密的逻辑顺序、准确严密的语言,使我们明白了恐龙灭绝的原因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次遇到类似文章时,能够学以致用。 六、作业 《同步学与练》 七、板书设计
| 修改与补充 | 明确: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原来本文的主角不是沙子,而是恐龙。本文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容易激起好奇心,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2、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因而产生两种学说“撞击说”“火山说”在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推论出来的? 明确: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作者运用严谨的思维方法,层层剖析了恐龙灭绝的原因(边总结边板书)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研成果→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指按照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进行合理的推论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写作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是通常会采用这种符合思维顺序的方法作为行文思路,这就使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共同成为说明文的三大说明顺序。 3、你在文中还能找出与前两个事例相似、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四、拓展拔高 1、由本文的学习,科学家的哪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你有所启发?培养创造力需要哪些思维能力?(多角度看问题,联想与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卫生纸的由来 人类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在无意识中创造出来的,卫生纸的发明也是如此。在近一百年前的二十世纪初,美国史古脱纸业(ScottPaper)公司买下一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3、补救措施
|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课文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被压扁的沙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被压扁的沙子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