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7《猴王出世》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150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7《猴王出世》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150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五年级下册7*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等重点句,体会石猴逍遥自在,桀骜不羁,勇敢、顽皮等性格特点。
3.推荐多种读书辅助方式,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印象导入,揭示课题
1. 大家看过《西游记》吗?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孙悟空能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着实厉害!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章回体小说《西游记》的第一回——《猴王出世》。(板书课题)
3. 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带着两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二、借助工具,读通课文,品味语句。
(一)引导学生借助工具,读通白话文。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2.围绕课题“猴王出世”,说说课文有哪些人物,写了什么事,初步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发现一处瀑布,他因敢于第一个跳进瀑布,发信了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
课文哪几段是写石猴出世的?哪几段是写石猴成为猴王的?
课文第1段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第2-4段写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一处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于是被群猴拜为猴王。
4.当读到“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你体会到了石猴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写石猴入洞情景时,作者用了大量表示动作的词语:“瞑、蹲、纵、跳”等。这些动词形象地描写出了石猴的机智、身手灵巧、敏捷、勇敢的特点。
(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人物特点。
(1)谁来说说“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石猴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引导学生说他找到的句子,并根据找到的句子说感受到的石猴的人物特点。
[预设1]
1.生说,师标画语句:“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2.生品读句子,师在品读中引导生感受石猴的逍遥自在,快乐自由。(师写板书:逍遥自在)
3.逍遥自在的生活造就了石猴“桀骜不羁”的性格,(师板书“桀骜不羁”)
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句,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的写法上,你又发现什么?师引导学生发现古代白话文中的排比句。
4.生读句子,师标画句子:“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5.在次品读语句,引导学生发现古文中语用的对仗之处。
6.句子中哪些是动词?(学生说动词,师圈出词“食,饮,采,觅”)。
7.四个动词就向我们一一例举了石猴的生活,你们想想,石猴日常还会做些什么呢?师引导生仿写古句感受中国语言的奥妙。
练习语句:“食 ,饮 ,采 ,觅 。”
8.课文原句和学生练习的仿句相互交叉品读,感受石猴的逍遥自在。
9.我们接着往下,看看你还发现了什么?标画出示:“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引导学生理解古文“虫”字的意思——蛇。
10.除了这些朋友外,石猴还会有哪些朋友?出示例句:“与 为伴, 为群, 为友, 为亲;”生仿练句子。
11.把两句仿练句和起来。在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古文言文的语言美。
练句:“食 ,饮 ,采 ,觅 。与 为伴, 为群, 为友, 为亲;”
12.再次多样的形式品味语句。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预设2]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一段写出了石猴的出生环境及经过。好一个神奇的仙境宝地!石猴不比其他众猴,是一块饱受日月精华的顽石瞬间迸裂而生的。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伏魔埋下了伏笔。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你可以看出石猴怎样的特点?
这一段作者写了石猴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语言精练,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在林间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而又顽皮可爱的小石猴。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找出描写石猴入洞的动作的字,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暝、蹲、纵、跳”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石猴的机智、灵巧、敏捷、勇敢的特点。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石猴为什么说发现了一个天造地设的家当?
因为石猴看到这个洞,就想到这是大家一个绝妙的安身之处。洞口隐蔽,比较安全,不会饱受老天之气。有花有树,环境优美。房内设施齐全,无需置备家当。而且这样对众猴说起,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分析石猴的一番话,表现了他什么特点?
首先,石猴引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提醒大家要讲求信用,按照先前的承诺拜他为王。因为众猴进入洞中玩耍嬉戏,一起狂欢,早已把誓言抛到脑后。再次,石猴讲明自己不仅敢于冒险进入洞中,还为大家找寻一个洞天福地,能享受成家之福,理所当然成为猴王。这番话句句在理,让人心服口服,表现了石猴的聪明机智、爽朗坦率,的确是一个头脑清醒、做事有心计、具有领导才能的合适人选。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结合全文,说一说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石猴是一个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首先他来历不凡,是一个感受日月精华的石猴,出世充满神奇色彩。其次,他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文中描写他出世后的生活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以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
三、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读书。
1.播放83 版西游记的一个片段,让生边看边对照原文,看看文章和电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说更喜欢哪种演绎方式?
2.生说,师小结“书本比电视更精彩”。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
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7* 猴王出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7* 猴王出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7*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7*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交流自学情况,课外阅读扩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