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宁海中学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0961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浙江省宁海中学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0961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浙江省宁海中学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0961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浙江省宁海中学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宁海中学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式子成立的有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倍少18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7 B.8 C.9 D.10
2.从一个边长为3cm的大立方体挖去一个边长为1cm的小立方体,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C在正方形AEFG的边AE上,AB=2,AE=,则点G 到BE的距离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叠放,那么 ∠1 等于( )
A. B. C. D.
5.某校九年级“诗歌大会”比赛中,各班代表队得分如下(单位:分):9,7,8,7,9,7,6,则各代表队得分的中位数是( )
A.9分 B.8分 C.7分 D.6分
6.如图,将△ABC沿着DE剪成一个小三角形ADE和一个四边形D'E'CB,若DE∥BC,四边形D'E'CB各边的长度如图所示,则剪出的小三角形ADE应是( )
A. B. C. D.
7.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中央决定创建海南自贸区(港),引发全球高度关注.据统计,4月份互联网信息中提及“海南”一词的次数约48500000次,数据48500000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485×105 B.48.5×106 C.4.85×107 D.0.485×108
8.某校航模小分队年龄情况如表所示,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年龄(岁)
12
13
14
15
16
人数
1
2
2
5
2
A.2,14岁 B.2,15岁 C.19岁,20岁 D.15岁,15岁
9.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根是( )
A.x1=1,x2=6 B.x1=2,x2=3 C.x1=1,x2=﹣6 D.x1=﹣1,x2=6
10.下列式子成立的有( )个
①﹣的倒数是﹣2
②(﹣2a2)3=﹣8a5
③()=﹣2
④方程x2﹣3x+1=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A.1 B.2 C.3 D.4
11.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2=38°时,∠1=( )
A.52° B.38° C.42° D.60°
12.如图,某小区计划在一块长为31m,宽为10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道路,剩余的空地上种植草坪,使草坪的面积为570m1.若设道路的宽为xm,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31﹣1x)(10﹣x)=570 B.31x+1×10x=31×10﹣570
C.(31﹣x)(10﹣x)=31×10﹣570 D.31x+1×10x﹣1x1=57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一艘货轮以18km/h的速度在海面上沿正东方向航行,当行驶至A处时,发现它的东南方向有一灯塔B,货轮继续向东航行30分钟后到达C处,发现灯塔B在它的南偏东15°方向,则此时货轮与灯塔B的距离是________km.
14.如图,校园内有一棵与地面垂直的树,数学兴趣小组两次测量它在地面上的影子,第一次是阳光与地面成60°角时,第二次是阳光与地面成30°角时,两次测量的影长相差8米,则树高_____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
15.在Rt△ABC中,∠C=90∘,若AB=4,sinA =,则斜边AB边上的高CD的长为________.
16.如图,矩形ABCD中,AB=2AD,点A(0,1),点C、D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AB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E,若E为AB的中点,则k的值为_____.
17.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后不放回,再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则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概率是_____.
18.把多项式a3-2a2+a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DF.
20.(6分)如图,△ABC中,AB=AC=4,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连接CD,过E作EF∥DC交BC的延长线于F;
(1)求证:DE=CF;
(2)若∠B=60°,求EF的长.
21.(6分)小明准备用一块矩形材料剪出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阴影部分),做成要制作的飞机的一个机翼,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帮小明计算出CD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
22.(8分)如图,在△ABC中,AB=AC,AE是角平分线,BM平分∠ABC交AE于点M,经过B、M两点的⊙O交BC于点G,交AB于点F,FB恰为⊙O的直径.
(1)判断A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BC=6,AC=4CE时,求⊙O的半径.
23.(8分)如图,已知的直径,是的弦,过点作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过点作,垂足为,与交于点,设,的度数分别是,,且.
(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连结交于点,若,求的长.
24.(10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汉字,寓意深广.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校团委组织了一次全校3000名学生参加的“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校团委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频数频率分布表
成绩x(分)
频数(人)
频率
50≤x<60
10
0.05
60≤x<70
30
0.15
70≤x<80
40
n
80≤x<90
m
0.35
90≤x≤100
50
0.25
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 ,n=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这2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会落在 分数段;
(4)若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为“优”等,请你估计该校参加本次比赛的3000名学生中成绩是“优”等的约有多少人?
25.(10分)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和两点,与轴交于点,点、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对对称点,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的取值范围;若直线与轴的交点为点,连结、,求的面积;
26.(12分)某学校计划组织全校1441名师生到相关部门规划的林区植树,经过研究,决定租用当地租车公司一共62辆A,B两种型号客车作为交通工具.下表是租车公司提供给学校有关两种型号客车的载客量和租金信息:
型号
载客量
租金单价
A
30人/辆
380元/辆
B
20人/辆
280元/辆
注:载客量指的是每辆客车最多可载该校师生的人数设学校租用A型号客车x辆,租车总费用为y元.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若要使租车总费用不超过21940元,一共有几种租车方案?哪种租车方案总费用最省?最省的总费用是多少?
27.(12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的半径为,P为上一动点.
点B,C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
是否存在点P,使得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连接PB,若E为PB的中点,连接OE,则OE的最大值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依题意得:
180(n-2)=360×3-180,
解之得
n=7.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知识点,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2、C
【解析】
左视图就是从物体的左边往右边看.小正方形应该在右上角,故B错误,看不到的线要用虚线,故A错误,大立方体的边长为3cm,挖去的小立方体边长为1cm,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大正方形,故D错误,所以C正确.
故此题选C.
3、A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B与GE的关系,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得△BEG与△AEG的关系,根据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H与BE的关系,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E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G到BE的距离.
【详解】
连接GB、GE,
由已知可知∠BAE=45°.
又∵GE为正方形AEFG的对角线,
∴∠AEG=45°.
∴AB∥GE.
∵AE=4,AB与GE间的距离相等,
∴GE=8,S△BEG=S△AEG=SAEFG=1.
过点B作BH⊥AE于点H,
∵AB=2,
∴BH=AH=.
∴HE=3.
∴BE=2.
设点G到BE的距离为h.
∴S△BEG=•BE•h=×2×h=1.
∴h=.
即点G到BE的距离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涉及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积式及四点共圆周的知识,综合性强.解题的关键是运用等积式及四点共圆的判定及性质求解.
4、B
【解析】
解:如图,∠2=90°﹣45°=45°,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1=∠2+60°=45°+60°=10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首先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由于这组数据共有7个,故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第四个,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 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6<7<7<7<8<9<9,故中位数为 :7分,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6、C
【解析】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
设AD=x,AE=y,
∵DE∥BC,
∴△ADE∽△ABC,
∴,
∴,
∴x=9,y=12,
故选:C.
【点睛】
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7、C
【解析】
依据科学记数法的含义即可判断.
【详解】
解:48511111=4.85×117,故本题选择C.
【点睛】
把一个数M记成a×11n(1≤|a|<11,n为整数)的形式,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规律:
(1)当|a|≥1时,n的值为a的整数位数减1;
(2)当|a|<1时,n的值是第一个不是1的数字前1的个数,包括整数位上的1.
8、D
【解析】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只一个;
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详解】
解:数据1出现了5次,最多,故为众数为1;
按大小排列第6和第7个数均是1,所以中位数是1.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9、D
【解析】
本题应对原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得出(x-6)(x+1)=1,然后根据“两式相乘值为1,这两式中至少有一式值为1.”来解题.
【详解】
x2-5x-6=1
(x-6)(x+1)=1
x1=-1,x2=6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提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本题运用的是因式分解法.
10、B
【解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幂的乘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以及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
【详解】
解:①﹣的倒数是﹣2,故正确;
②(﹣2a2)3=﹣8a6,故错误;
③(-)=﹣2,故错误;
④因为△=(﹣3)2﹣4×1×1=5>0,所以方程x2﹣3x+1=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倒数的定义,幂的乘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以及根的判别式,属于比较基础的题目,熟记计算法则即可解答.
11、A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3=∠2=3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90°﹣∠3=52°,故选A.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12、A
【解析】
六块矩形空地正好能拼成一个矩形,设道路的宽为xm,根据草坪的面积是570m1,即可列出方程:(31−1x)(10−x)=570,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
作CE⊥AB于E,根据题意求出AC的长,根据正弦的定义求出C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B的度数,根据正弦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作CE⊥AB于E,
1km/h×30分钟=9km,
∴AC=9km,
∵∠CAB=45°,
∴CE=AC•sin45°=9km,
∵灯塔B在它的南偏东15°方向,
∴∠NCB=75°,∠CAB=45°,
∴∠B=30°,
∴BC===1km,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正确标注方向角、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4、
【解析】
设出树高,利用所给角的正切值分别表示出两次影子的长,然后作差建立方程即可.
解:如图所示,
在RtABC中,tan∠ACB=,∴BC=,
同理:BD=,
∵两次测量的影长相差8米,∴=8,
∴x=4,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的应用,太阳光线下物体影子的长短不仅与物体有关,而且与时间有关,不同时间随着光线方向的变化,影子的方向也在变化,解此类题,一定要看清方向.解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几何意义得出各线段的比例关系,从而得出答案.
15、
【解析】
如图,∵在Rt△ABC中,∠C=90∘,AB=4,sinA=,
∴BC=,
∴AC=,
∵CD是AB边上的高,
∴CD=AC·sinA=.
故答案为:.
16、
【解析】
解:如图,作DF⊥y轴于F,过B点作x轴的平行线与过C点垂直与x轴的直线交于G,CG交x轴于K,作BH⊥x轴于H,∵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90°,∴∠DAF+∠OAE=90°,∵∠AEO+∠OAE=90°,∴∠DAF=∠AEO,∵AB=2AD,E为AB的中点,∴AD=AE,在△ADF和△EAO中,∵∠DAF=∠AEO,∠AFD=∠AOE=90°,AD=AE,∴△ADF≌△EAO(AAS),∴DF=OA=1,AF=OE,∴D(1,k),∴AF=k﹣1,同理;△AOE≌△BHE,△ADF≌△CBG,∴BH=BG=DF=OA=1,EH=CG=OE=AF=k﹣1,∴OK=2(k﹣1)+1=2k﹣1,CK=k﹣2,∴C(2k﹣1,k﹣2),∴(2k﹣1)(k﹣2)=1k,解得k1=,k2=,∵k﹣1>0,∴k=.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
17、
【解析】
试题解析:画树状图得:
由树状图可知:所有可能情况有12种,其中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占2种,所以其概率=,
故答案为.
18、.
【解析】
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因此,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答案见解析
【解析】
由于AB=AC,那么∠B=∠C,而DE⊥AC,DF⊥AB可知∠BFD=∠CED=90°,又D是BC中点,可知BD=CD,利用AAS可证△BFD≌△CED,从而有DE=DF.
20、证明见解析;.
【解析】
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
只要求出C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证明:、E分别是AB、AC的中点
,
又
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
.
,
,
又为AB中点
,
在中,
,
,
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
.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1、CD的长度为17﹣17cm.
【解析】
在直角三角形中用三角函数求出FD,BE的长,而FC=AE=AB+BE,而CD=FC-FD,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在Rt△BEC中,∠E=90°,∠EBC=60°,
∴∠BCE=30°,tan30°=,
∴BE=ECtan30°=51×=17(cm);
∴CF=AE=34+BE=(34+17)cm,
在Rt△AFD中,∠FAD=45°,
∴∠FDA=45°,
∴DF=AF=EC=51cm,
则CD=FC﹣FD=34+17﹣51=17﹣17,
答:CD的长度为17﹣17c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解本题的要点在于求出FC与FD的长度,即可求出答案.
22、(1)AE与⊙O相切.理由见解析.(2)2.1
【解析】
(1)连接OM,则OM=OB,利用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得到OM∥BC,∠AMO=∠AEB,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切线的判定即可得证;
(2)设⊙O的半径为r,则AO=12﹣r,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得到AB=12,易证△AOM∽△AB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解:(1)AE与⊙O相切.
理由如下:
连接OM,则OM=OB,
∴∠OMB=∠OBM,
∵BM平分∠ABC,
∴∠OBM=∠EBM,
∴∠OMB=∠EBM,
∴OM∥BC,
∴∠AMO=∠AEB,
在△ABC中,AB=AC,AE是角平分线,
∴AE⊥BC,
∴∠AEB=90°,
∴∠AMO=90°,
∴OM⊥AE,
∴AE与⊙O相切;
(2)在△ABC中,AB=AC,AE是角平分线,
∴BE=BC,∠ABC=∠C,
∵BC=6,cosC=,
∴BE=3,cos∠ABC=,
在△ABE中,∠AEB=90°,
∴AB===12,
设⊙O的半径为r,则AO=12﹣r,
∵OM∥BC,
∴△AOM∽△ABE,
∴,
∴=,
解得:r=2.1,
∴⊙O的半径为2.1.
23、(1);(2)
【解析】
(1)连接OC,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C⊥DE,可以证明AD∥O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利用,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连接CF,根据,可得,利用中垂线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OF为等边三角形,由并可得四边形是菱形,可证是等边三角形,有∠FAO=60°,再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1)如图示,连结,
∵是的切线,∴.
又,∴,
∴,
∴.
∵,
∴.∴.
∵,
∴.
∴,即.
(2)如图示,连结,
∵,,
∴,
∴,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菱形,
∴,
∴是等边三角形,
∴,
∴,
∵,
∴的长.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弧长的计算,掌握切线的性质定理、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4、(1)70,0.2;(2)补图见解析;(3)80≤x<90;(4)750人.
【解析】
分析:(1)根据第一组的频数是10,频率是0.05,求得数据总数,再用数据总数乘以第四组频率可得m的值,用第三组频数除以数据总数可得n的值;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即可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据(或中间两数据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
(4)利用总数3000乘以“优”等学生的所占的频率即可.
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10÷0.05=200,
则m=200×0.35=70,n=40÷200=0.2,
(2)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3)2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第100、101个成绩的平均数,而第100、101个数均落在80≤x<90,
∴这2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会落在80≤x<90分数段,
(4)该校参加本次比赛的3000名学生中成绩“优”等的约有:3000×0.25=750(人).
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也考查了中位数和利用样本估计总体.
25、(1);(2)或;(3)1.
【解析】
(1)直接将已知点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即可;
(2)利用函数图象结合交点坐标得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
(3)分别得出EO,AB的长,进而得出面积.
【详解】
(1)∵二次函数与轴的交点为和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在抛物线上,
∴3=a(0+3)(0-1),
解得a=-1,
所以解析式为:;
(2)=−x2−2x+3,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点、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对对称点;
∴;
∴使一次函数大于二次函数的的取值范围为或;
(3)设直线BD:y=mx+n,
代入B(1,0),D(−2,3)得,
解得:,
故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1,
把x=0代入得,y=3,
所以E(0,1),
∴OE=1,
又∵AB=1,
∴S△ADE=×1×3−×1×1=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数形结合得出是解题关键.
26、 (1) 21≤x≤62且x为整数;(2)共有25种租车方案,当租用A型号客车21辆,B型号客车41辆时,租金最少,为19460元.
【解析】
(1)根据租车总费用=A、B两种车的费用之和,列出函数关系式,再根据A
B两种车至少要能坐1441人即可得取x的取值范围;
(2)由总费用不超过21940元可得关于x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后再利用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由题意得y=380x+280(62-x)=100x+17360,
∵30x+20(62-x)≥1441,
∴x≥20.1,∴21≤x≤62且x为整数;
(2)由题意得100x+17360≤21940,
解得x≤45.8,∴21≤x≤45且x为整数,
∴共有25种租车方案,
∵k=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21时,y有最小值, y最小=100×21+17360=19460,
故共有25种租车方案,当租用A型号客车21辆,B型号客车41辆时,租金最少,为1946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会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最值问题.
27、(1)B(1,0),C(0,﹣4);(2)点P的坐标为:(﹣1,﹣2)或(,)或(,﹣﹣4)或(﹣,﹣4);(1).
【解析】
试题分析:(1)在抛物线解析式中令y=0可求得B点坐标,令x=0可求得C点坐标;
(2)①当PB与⊙相切时,△PBC为直角三角形,如图1,连接BC,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5,BP2的值,过P2作P2E⊥x轴于E,P2F⊥y轴于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2,设OC=P2E=2x,CP2=OE=x,得到BE=1﹣x,CF=2x﹣4,于是得到FP2,EP2的值,求得P2的坐标,过P1作P1G⊥x轴于G,P1H⊥y轴于H,同理求得P1(﹣1,﹣2),②当BC⊥PC时,△PBC为直角三角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1)如图1中,连接AP,由OB=OA,BE=EP,推出OE=AP,可知当AP最大时,OE的值最大.
试题解析:(1)在中,令y=0,则x=±1,令x=0,则y=﹣4,∴B(1,0),C(0,﹣4);
故答案为1,0;0,﹣4;
(2)存在点P,使得△PBC为直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
①当PB与⊙相切时,△PBC为直角三角形,如图(2)a,连接BC,∵OB=1.OC=4,∴BC=5,∵CP2⊥BP2,CP2=,∴BP2=,过P2作P2E⊥x轴于E,P2F⊥y轴于F,则△CP2F∽△BP2E,四边形OCP2B是矩形,∴=2,设OC=P2E=2x,CP2=OE=x,∴BE=1﹣x,CF=2x﹣4,∴ =2,∴x=,2x=,∴FP2=,EP2=,∴P2(,﹣),过P1作P1G⊥x轴于G,P1H⊥y轴于H,同理求得P1(﹣1,﹣2);
②当BC⊥PC时,△PBC为直角三角形,过P4作P4H⊥y轴于H,则△BOC∽△CHP4,∴ =,∴CH=,P4H=,∴P4(,﹣﹣4);
同理P1(﹣,﹣4);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1,﹣2)或(,)或(,﹣﹣4)或(﹣,﹣4);
(1)如图(1),连接AP,∵OB=OA,BE=EP,∴OE=AP,∴当AP最大时,OE的值最大,∵当P在AC的延长线上时,AP的值最大,最大值=,∴OE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宁海中学中考数学猜题卷+,共21页。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兴宁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