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 生活中的轴对称课文课件ppt
展开不论在自然界里还是在建筑中,不论在艺术中还是在科学中,甚至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对称的形式都随处可见.自远古以来,对称的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美丽的.
山倒映在湖中,建筑物倒映水中……这是令人难忘的对称景象.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 能识别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3.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阅读课本98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 是轴对称图形? 是对称轴?
2、观察图10.1.1中的各个图形,(1)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吗?(2)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否有些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呢?
这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观察图10.1.1中的各个图形,(1)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吗?(2)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否有些图形的对称轴还不止一条呢?
答:(2)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脸谱有一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标志有两条对称轴。共同的特征是一个对称轴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1) (2) (3) (4)
下列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M Q
用直尺画出图10.1.2的对称轴,看看这颗星有多少条对称轴?
阅读99—100页内容回答问题:1、 是成轴对称? __________是对称轴? 叫做对称点?2、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我们再看图10.1.3中的两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D D1
在纸的一侧上滴几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用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再将纸打开后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墨水图案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呢?
位于折痕两侧墨水图案成轴对称 ,对称轴为 折痕所在直线.
请你标出下图中 A、B、C 三点的对称点A1、B1、C1.
AC=A 1C 1 BC=B1 C1 ∠ACB= ∠ A 1C 1 B1
归纳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基本特征:
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区别于联系:区别:(1)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成轴对称是说二个图形的位置关系。(2)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说的; 成轴对称涉及二个图形。联系:定义中都有一条直线,都要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
1、在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锐角三角形 B、曲线 C、线段 D、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一条或三条
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角为45°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两个角分别为50°与80°的三角形 D、有两个角分别为55°与65°的三角形
4.某一车牌在平面镜中的镜是如图,则这辆车的实际号码是( )A.902BT B.BT902 C.209TB D.TB209
5.观察下列平面图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6.如图所示,将正方形纸片三次对折后,沿图中AB线剪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
7.观察下列各种图形(P100练习第2题,习题10.1第2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数学七年级下册1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489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配套ppt课件</a>,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比较归纳,轴对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 轴对称1 生活中的轴对称课前预习免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 轴对称1 生活中的轴对称课前预习免费课件ppt,文件包含101轴对称ppt、1011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doc、生活中的轴对称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 轴对称1 生活中的轴对称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 轴对称1 生活中的轴对称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011生活中的轴对称pptx、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1生活中的轴对称docx、1011生活中的轴对称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