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布袋内只装有1个黑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余都相同,随机摸出一个球后放回搅匀,再随机摸出一个球,则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黑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2.如图,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
A.20 B.27 C.35 D.40
3.已知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1<x<1或x>2 C.x>﹣1 D.x<﹣1或1<x<2
4.如图:将一个矩形纸片,沿着折叠,使点分别落在点处.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5.设点和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当<<时,<,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甲、乙两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完成240个零件与乙完成20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甲比乙每天多完成8个零件.设乙每天完成x个零件,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7.已知常数k<0,b>0,则函数y=kx+b,的图象大致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8.我市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为:28°,27°,30°,33°,30°,30°,3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 )
A.28°,30° B.30°,28° C.31°,30° D.30°,30°
9.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k与(k≠0)的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
10.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
A.12 B.10 C.8 D.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一个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则这个正n边形的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是_________.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在x轴上,且经过点A(m,﹣3)和点B(﹣1,n),点C是第一象限圆上的任意一点,且∠ACB=45°,则⊙P的圆心的坐标是_____.
13.如图,AE是正八边形ABCDEFGH的一条对角线,则∠BAE= °.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_.
15.请看杨辉三角(1),并观察下列等式(2):
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则(a+b)6= .
16.点A(x1,y1)、B(x1,y1)在二次函数y=x1﹣4x﹣1的图象上,若当1<x1<1,3<x1<4时,则y1与y1的大小关系是y1_____y1.(用“>”、“<”、“=”填空)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F,C是⊙O上两点,且,连接AC,AF,过点C作CD⊥AF交AF延长线于点D,垂足为D.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若CD=2,求⊙O的半径.
18.(8分)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标号分别为1、2、3的完全相同的小球,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不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两次摸出小球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求摸出的两个小球号码之和等于4的概率.
19.(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0.(8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半圆⊙O,交BC于点D,连接AD,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EF是⊙O的切线.
(2)如果⊙O的半径为5,sin∠ADE=,求BF的长.
21.(8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为常数,且)的图象交于A(1,a)、B两点.
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的坐标;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及△PAB的面积.
22.(10分)我们知道,平面内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两条数轴不垂直,而是相交成任意的角ω(0°<ω<180°且ω≠90°),那么这两条数轴构成的是平面斜坐标系,两条数轴称为斜坐标系的坐标轴,公共原点称为斜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经过平面内一点P作坐标轴的平行线PM和PN,分别交x轴和y轴于点M,N.点M、N在x轴和y轴上所对应的数分别叫做P点的x坐标和y坐标,有序实数对(x,y)称为点P的斜坐标,记为P(x,y).
(1)如图2,ω=45°,矩形OABC中的一边OA在x轴上,BC与y轴交于点D,OA=2,OC=l.
①点A、B、C在此斜坐标系内的坐标分别为A ,B ,C .
②设点P(x,y)在经过O、B两点的直线上,则y与x之间满足的关系为 .
③设点Q(x,y)在经过A、D两点的直线上,则y与x之间满足的关系为 .
(2)若ω=120°,O为坐标原点.
①如图3,圆M与y轴相切原点O,被x轴截得的弦长OA=4 ,求圆M的半径及圆心M的斜坐标.
②如图4,圆M的圆心斜坐标为M(2,2),若圆上恰有两个点到y轴的距离为1,则圆M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
23.(12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与☉O相切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BE,过点O作OC∥BE,交☉O于点F,交切线于点C,连接AC.
(1)求证:AC是☉O的切线;
(2)连接EF,当∠D= °时,四边形FOBE是菱形.
24.如图,直线与第一象限的一支双曲线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边.
(1)若=4,B(3,1),求直线及双曲线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2)若A(1,3),第三象限的双曲线上有一点C,接AC、BC,设直线BC解析式为;当AC⊥AB时,求证:k为定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解析】
试题分析:列表如下
黑
白1
白2
黑
(黑,黑)
(白1,黑)
(白2,黑)
白1
(黑,白1)
(白1,白1)
(白2,白1)
白2
(黑,白2)
(白1,白2)
(白2,白2)
由表格可知,随机摸出一个球后放回搅匀,再随机摸出一个球所以的结果有9种,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黑球的结果有1种,所以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黑球的概率是.故答案选D.
考点:用列表法求概率.
2、B
【解析】
试题解析: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
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图象有2+3=5个,
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9个,
…,
按此规律,
第n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n+1)=个,
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2+3+4+5+6+7=27个.
故选B.
考点:规律型:图形变化类.
3、B
【解析】
y<0时,即x轴下方的部分,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分两个部分是−1
故选B.
4、B
【解析】
根据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可知.
解:设∠ABE=x,
根据折叠前后角相等可知,∠C1BE=∠CBE=50°+x,
所以50°+x+x=90°,
解得x=2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
5、A
【解析】
∵点和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当<<1时,<,即y随x增大而增大,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当时函数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时,函数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k<1.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的图象有四种情况:
①当,时,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②当,时,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③当,时,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④当,时,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因此,一次函数的,,故它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
6、B
【解析】
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根据甲所用的时间=乙所用的时间,用时间列出分式方程即可.
【详解】
设乙每天完成x个零件,则甲每天完成(x+8)个.
即得, ,故选B.
【点睛】
找出甲所用的时间=乙所用的时间这个关系式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
当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双曲线在二、四象限,由此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解:∵当k<0,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双曲线在二、四象限.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关键是明确系数与图象的位置的联系.
8、D
【解析】
试题分析:数据28°,27°,30°,33°,30°,30°,32°的平均数是(28+27+30+33+30+30+32)÷7=30,
30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30;
故选D.
考点:众数;算术平均数.
9、D
【解析】
根据k值的正负性分别判断一次函数y=kx-k与反比例函数(k≠0)所经过象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有两种情况,
当k>0是时,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当k<0时,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根据选项可知,D选项满足条件.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正确这两种图象所经过的象限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
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360°÷36°=10,所以这个正多边形是正十边形.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是需要识记的内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
【解析】
由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结合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即可得出关于n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n的值,将其代入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一个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
∴144n=180×(n-2),解得:n=1.
这个正n边形的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是:= =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以及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的关键是求出正n边形的边数.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多边形边的条数是关键.
12、(2,0)
【解析】
【分析】作辅助线,构建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二倍得:∠APB=90°,再证明△BPE≌△PAF,根据PE=AF=3,列式可得结论.
【详解】连接PB、PA,过B作BE⊥x轴于E,过A作AF⊥x轴于F,
∵A(m,﹣3)和点B(﹣1,n),
∴OE=1,AF=3,
∵∠ACB=45°,
∴∠APB=90°,
∴∠BPE+∠APF=90°,
∵∠BPE+∠EBP=90°,
∴∠APF=∠EBP,
∵∠BEP=∠AFP=90°,PA=PB,
∴△BPE≌△PAF,
∴PE=AF=3,
设P(a,0),
∴a+1=3,
a=2,
∴P(2,0),
故答案为(2,0).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作辅助线构建三角形全等是关键.
13、67.1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是正八边形,
∴各内角度数和=(8﹣2)×180°=1080°,
∴∠HAB=1080°÷8=131°,
∴∠BAE=131°÷2=67.1°.
故答案为67.1.
考点:多边形的内角
14、x≥1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从而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详解:解不等式①可得:x≥1, 解不等式②可得:x>-3, ∴不等式组的解为x≥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等式组的解集,属于基础题型.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15、a2+2a5b+25a4b2+20a3b3+25a2b4+2ab5+b2.
【解析】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a+b)2的展开式为2次7项式,a的次数按降幂排列,b的次数按升幂排列,各项系数分别为2、2、25、20、25、2、2.
【详解】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a+b)2的展开式为2次7项式,a的次数按降幂排列,b的次数按升幂排列,各项系数分别为2、2、25、20、25、2、2.
所以(a+b)2=a2+2a5b+25a4b2+20a3b3+25a2b4+2ab5+b2.
16、<
【解析】
先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根据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距离对称轴的远近来判断纵坐标的大小.
【详解】
由二次函数y=x1-4x-1=(x-1)1-5可知,其图象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x=1,
∵1<x1<1,3<x1<4,
∴A点横坐标离对称轴的距离小于B点横坐标离对称轴的距离,
∴y1<y1.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2)1
【解析】
试题分析:(1)连结OC,由=,根据圆周角定理得∠FAC=∠BAC,而∠OAC=∠OCA,则∠FAC=∠OCA,可判断OC∥AF,由于CD⊥AF,所以OC⊥CD,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到CD是⊙O的切线;
(2)连结BC,由AB为直径得∠ACB=90°,由==,得∠BOC=60°,则∠BAC=30°,所以
∠DAC=30°,在Rt△ADC中,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AC=2CD=1,在Rt△ACB中,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BC=AC=1,AB=2BC=8,所以⊙O的半径为1.
试题解析:(1)证明:连结OC,如图,
∵=
∴∠FAC=∠BAC
∵OA=OC
∴∠OAC=∠OCA
∴∠FAC=∠OCA
∴OC∥AF
∵CD⊥AF
∴OC⊥CD
∴CD是⊙O的切线
(2)解:连结BC,如图
∵AB为直径
∴∠ACB=90°
∵==
∴∠BOC=×180°=60°
∴∠BAC=30°
∴∠DAC=30°
在Rt△ADC中,CD=2
∴AC=2CD=1
在Rt△ACB中,BC=AC=×1=1
∴AB=2BC=8
∴⊙O的半径为1.
考点:圆周角定理, 切线的判定定理,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8、 (1)见解析;(2).
【解析】
(1)画树状图列举出所有情况;
(2)让摸出的两个球号码之和等于4的情况数除以总情况数即为所求的概率.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如下的树形图:
从树形图可以看出,两次摸球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共有6种.
(2)由树状图知摸出的两个小球号码之和等于4的有2种结果,
∴摸出的两个小球号码之和等于4的概率为=.
【点睛】
本题要查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列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是解题关键.
19、 ;.
【解析】
先对小括号部分通分,同时把除化为乘,再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后代入求值.
【详解】
解:原式==
把代入得: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20、(1)答案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AB为⊙O的直径得∠ADB=90°,由AB=AC,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AD平分BC,即DB=DC,则OD为△ABC的中位线,所以OD∥AC,而DE⊥AC,则OD⊥DE,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结论;
(2)由∠DAC=∠DAB,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ADE=∠ABD,在Rt△ADB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可计算出AD=8,在Rt△ADE中可计算出AE=,然后由OD∥AE,得△FDO∽△FEA,再利用相似比可计算出BF.
试题解析:(1)证明:连结OD
∵OD=OB∴∠ODB=∠DBO
又AB=AC
∴∠DBO=∠C
∴∠ODB =∠C
∴OD ∥AC
又DE⊥AC
∴DE ⊥OD
∴EF是⊙O的切线.
(2)∵AB是直径
∴∠ADB=90 °
∴∠ADC=90 °
即∠1+∠2=90 °又∠C+∠2=90 °
∴∠1=∠C
∴∠1 =∠3
∴
∴
∴AD=8
在Rt△ADB中,AB=10∴BD=6
在又Rt△AED中,
∴
设BF=x
∵OD ∥AE
∴△ODF∽△AEF
∴ ,即,
解得:x=
21、(1),;(2)P,.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点A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结合一次函数解析式可求出点A的坐标,再由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B坐标;
(2)作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D,交x轴于点C,连接AD,交x轴于点P,连接PB.由点B、D的对称性结合点B的坐标找出点D的坐标,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mx+n,结合点A、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令直线AD的解析式中y=0求出点P的坐标,再通过分割图形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把点A(1,a)代入一次函数y=-x+4,
得:a=-1+4,解得:a=3,
∴点A的坐标为(1,3).
把点A(1,3)代入反比例函数y=,
得:3=k,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
联立两个函数关系式成方程组得:,
解得:,或,
∴点B的坐标为(3,1).
(2)作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D,交x轴于点C,连接AD,交x轴于点P,此时PA+PB的值最小,连接PB,如图所示.
∵点B、D关于x轴对称,点B的坐标为(3,1),
∴点D的坐标为(3,- 1).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mx+n,
把A,D两点代入得:,
解得:,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1.
令y=-2x+1中y=0,则-2x+1=0,
解得:x=,
∴点P的坐标为(,0).
S△PAB=S△ABD-S△PBD=BD•(xB-xA)-BD•(xB-xP)
=×[1-(-1)]×(3-1)-×[1-(-1)]×(3-)
=.
考点: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2.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3.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22、(1)①(2,0),(1,),(﹣1,);②y=x;③ y=x,y=﹣x+;(2)①半径为4,M(,);②﹣1<r<+1.
【解析】
(1)①如图2-1中,作BE∥OD交OA于E,CF∥OD交x轴于F.求出OE、OF、CF、OD、BE即可解决问题;②如图2-2中,作BE∥OD交OA于E,作PM∥OD交OA于M.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解决问题;③如图3-3中,作QM∥OA交OD于M.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2)①如图3中,作MF⊥OA于F,作MN∥y轴交OA于N.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②如图4中,连接OM,作MK∥x轴交y轴于K,作MN⊥OK于N交⊙M于E、F.求出FN=NE=1时,⊙M的半径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①如图2﹣1中,作BE∥OD交OA于E,CF∥OD交x轴于F,
由题意OC=CD=1,OA=BC=2,
∴BD=OE=1,OD=CF=BE=,
∴A(2,0),B(1,),C(﹣1,),
故答案为(2,0),(1,),(﹣1,);
②如图2﹣2中,作BE∥OD交OA于E,作PM∥OD交OA于M,
∵OD∥BE,OD∥PM,
∴BE∥PM,
∴=,
∴,
∴y=x;
③如图2﹣3中,作QM∥OA交OD于M,
则有,
∴,
∴y=﹣x+,
故答案为y=x,y=﹣x+;
(2)①如图3中,作MF⊥OA于F,作MN∥y轴交OA于N,
∵ω=120°,OM⊥y轴,
∴∠MOA=30°,
∵MF⊥OA,OA=4,
∴OF=FA=2,
∴FM=2,OM=2FM=4,
∵MN∥y轴,
∴MN⊥OM,
∴MN=,ON=2MN=,
∴M(,);
②如图4中,连接OM,作MK∥x轴交y轴于K,作MN⊥OK于N交⊙M于E、F.
∵MK∥x轴,ω=120°,
∴∠MKO=60°,
∵MK=OK=2,
∴△MKO是等边三角形,
∴MN=,
当FN=1时,MF=﹣1,
当EN=1时,ME=+1,
观察图象可知当⊙M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1<r<+1.
故答案为:﹣1<r<+1.
【点睛】
本题考查圆综合题、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3、(1)详见解析;(2)30.
【解析】
(1)利用切线的性质得∠CEO=90°,再证明△OCA≌△OCE得到∠CAO=∠CEO=90°,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到结论;
(2)利用四边形FOBE是菱形得到OF=OB=BF=EF,则可判定△OBE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OE=60°,然后利用互余可确定∠D的度数.
【详解】
(1)证明:∵CD与⊙O相切于点E,
∴OE⊥CD,
∴∠CEO=90°,
又∵OC∥BE,
∴∠COE=∠OEB,∠OBE=∠COA
∵OE=OB,
∴∠OEB=∠OBE,
∴∠COE=∠COA,
又∵OC=OC,OA=OE,
∴△OCA≌△OCE(SAS),
∴∠CAO=∠CEO=90°,
又∵AB为⊙O的直径,
∴AC为⊙O的切线;
(2)∵四边形FOBE是菱形,
∴OF=OB=BF=EF,
∴OE=OB=BE,
∴△OBE为等边三角形,
∴∠BOE=60°,
而OE⊥CD,
∴∠D=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判定切线时“连圆心和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或“过圆心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有切线时,常常“遇到切点连圆心得半径”.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
24、 (1) 1<x<3或x<0;(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将B(3,1)代入,将B(3,1)代入,即可求出解析式;
再根据图像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2)过A作l∥x轴,过C作CG⊥l于G,过B作BH⊥l于H, △AGC∽△BHA, 设B(m, )、C(n, ),根据对应线段成比例即可得出mn=-9,联立,得,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由此得出为定值.
【详解】
解:(1)将B(3,1)代入,
∴m=3, ,
将B(3,1)代入,
∴,,
∴,
∴不等式的解集为1<x<3或x<0
(2)过A作l∥x轴,过C作CG⊥l于G,过B作BH⊥l于H,
则△AGC∽△BHA,
设B(m, )、C(n, ),
∵,
∴,
∴,
∴ ,
∴mn=-9,
联立∴,
∴
∴,
∴为定值.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的三边长分别为,下列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2022-2023学年数学七下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2022-2023学年数学七下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图,,,,则的度数为,在Rt△ABC中,∠C=90°,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