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9-生物实验
展开2022年黑龙江省中考生物专题练9-生物实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1•大庆)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什么气体”的实验。图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一氧化碳
2.(2021•大庆)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
动物
甲
乙
丙
成功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124
42
6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最可能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3.(2021•黑龙江)“淀粉遇碘变蓝”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原理。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原理的是( )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检验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4.(2021•龙凤区模拟)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看到最大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B.能够看到红细胞中有细胞核
C.看到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D.看到的白细胞没有细胞核
5.(2021•大庆二模)在光合作用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在密闭的实验装置中,放入一烧杯氢氧化钠溶液(它可吸收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实验完成后的叶片上,滴上碘液后不变蓝。实验说明( )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6.(2021•齐齐哈尔模拟)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2和3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1和2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1和3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7.(2021•集贤县模拟)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消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结论错误的是(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5分钟
不变蓝
2
淀粉糊+胃液
37℃
5分钟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5分钟
变蓝
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8.(2021•绥化模拟)“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步骤与对应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让淀粉运走耗尽
B.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抑制叶绿素的形成
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检验有无淀粉生成
9.(2021•大庆模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实的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边观察边记录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
10.(2021•铁锋区模拟)把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子里,会较快熄灭,这是因为( )
A.光合作用吸收了氧气
B.光合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
D.呼吸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
二.实验探究题(共18小题)
11.(2021•黑龙江)某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装置
1瓶
2瓶
3瓶
4瓶
5瓶
处理措施
每瓶10粒种子
煮熟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环境条件
适量的水
适量的水
水浸没种子
适量的水
无水
25℃
25℃
25℃
4℃
25℃
实验现象
未萌发
都萌发
未萌发
未萌发
未萌发
(1)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对照。
(2)2号瓶和3号瓶进行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 。
(3)4号瓶和5号瓶,能否进行对照?原因是 。
(4)1 号瓶种子未萌发的原因是: 。
12.(2021•绥化)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 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上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 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别,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实验步骤①和④补充完整。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 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的有机物是 。
(3)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13.(2021•绥化)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观察时发现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1是 。
(3)图2中, 是毛细血管(填标号),它只允许 单行通过。
(4)通过观察发现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 )→( )→( )。(填标号)
(5)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小鱼 。
14.(2021•黑龙江)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瓶号
1号
2号
3号
4号
种子数量
10粒
10粒
10粒
10粒
环境条件
不适量水
置于25℃橱柜中
放适量水
置于25℃橱柜中
放适量水
置于冰箱内
放过量水,淹没种子
置于25℃橱柜中
实验现象
未萌发
9粒萌发
1粒未萌发
未萌发
未萌发
(1)1号瓶和2号瓶进行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 。
(2)2号瓶和4号瓶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 。
(3)1号瓶和3号瓶能否进行对照? ,原因是 。
(4)2号瓶种子中有1粒种子未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15.(2021•齐齐哈尔)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A中,用湿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观察过程中,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目的是: ,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2)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 (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3)图B中①②③表示血管。根据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特点,可以判断[②]是 血管,再根据血流方向,判断[③]是 血管。
16.(2021•齐齐哈尔)某生物兴趣小组做“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每瓶中各放入10粒绿豆种子,实验方案及现象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不洒水
适量水
适量水
很多水
23℃
23℃
0℃
23℃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1)1号瓶与2号瓶形成对照时,变量是 。
(2)3号瓶与4号瓶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吗? (填“能”或“不能”)。
(3)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17.(2021•黑龙江)馒头放在嘴里为什么越嚼越甜?某兴趣小组对这个问题展开实验探究。以下是该兴趣小组记录的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标号为A和B。
②将大小相同的两块馒头切碎,并放入两试管中。
③A试管加入2mL清水;B试管加入_____。
④将两试管加入恒温水浴锅中。
⑤10分钟后,向两试管中滴入等量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1)若将步骤③补充完整应填写内容是 。
(2)步骤④中为了模拟口腔温度应将恒温水浴锅温度设置为 ℃。
(3)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为麦芽糖。由此可以判断图中 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
(4)通过课堂的进一步学习可知,淀粉最终在 (填名称)中被消化成为 。
18.(2022•黑龙江一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过程中,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同学做的实验。甲、乙是两个加塞的广口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请回答问题。
(1)若两瓶在温暖的地方已放置了24小时,打开瓶塞,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入甲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伸入乙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照常燃烧。
(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甲瓶中的种子会吸收空气中的 ,将种子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19.(2022•黑龙江一模)生物老师要做一个“观察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实验,他在1号、2号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淀粉糊,然后按照表格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请结合实验完成分析:
试管
加入清水
加入唾液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0毫升
2毫升
振荡摇匀,37℃水浴加热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2毫升
0毫升
振荡摇匀,37℃水浴加热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1号、2号试管冷却后加入碘液,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1号试管 ;2号试管 。
(2)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3)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
20.(2021•铁锋区模拟)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一颗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两块黑纸片在①处从正、反两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物体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把此叶片摘下,去掉叶绿素,加碘液处理。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不变蓝,原因是①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 ,说明了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②处变 ,原因是 。
(3)③处没有变蓝,原因是③处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1.(2021•铁锋区模拟)细心的小刚在搬花盆时,发现了一些鼠妇,捉了100只带回来,在生物课上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a.全班共分10个实验小组。
b.每个小组将10只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各放5只,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如表是小刚在不同时间记录的实验数据:
环 境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1分
合计
明 亮
4
3
3
2
1
3
3
0
1
0
20
阴 暗
6
7
7
8
9
7
7
10
9
10
80
其他9个小组统计的实验数据与小刚他们小组是一致的。请分析他们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探究的是 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是 。
A.阳光充足
B.空气新鲜
C.阴暗环境
D.高温干燥
(3)实验时为什么不能只用一只鼠妇? 。
(4)做完实验后要把鼠妇放回适合它生存的 。
22.(2021•铁锋区模拟)小娟同学用菜豆种子为材料,设计实验如图所示:(玻璃棒由上至下的①、②、③三粒种子,均饱满且具有完整活性的胚,杯内为清水,放在25℃的条件下)
实验结果:按照此实验装置,重复做了多次实验,都只有种子②萌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①不萌发②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2)种子②萌发③不萌发,种子③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 。
(3)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除此之外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还需要适宜的 。
23.(2021•铁锋区模拟)如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分支情况及血流方向(箭头所示),请据图判断:
(1)A是 血管;C是 血管
(2)如果确定B是毛细血管,依据是 。
24.(2021•望奎县模拟)生物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B两试管内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的唾液进行实验(如图),实验过程如下,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向A试管内加入清水2毫升,为了形成对照,应向B试管内加入2毫升 。
(2)按照图示步骤完成后,取出A、B试管冷却,并分别加入2滴碘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试管内溶液 ,B试管内溶液 。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 分解成了 。
25.(2021•佳木斯二模)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①: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
步骤②: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③: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次数/次
1
2
3
4
5
6
A区/只
6
8
7
9
9
10
B区/只
4
2
3
1
1
0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 。
(2)A、B两区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A、B两区形成了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
(3)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为了使实验结论科学准确,还需要重复实验,取多次实验数据的 ,减少误差和避免偶然性。
26.(2021•佳木斯二模)生物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A、B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的糨糊进行实验(如图),实验过程如下,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向A试管内加入清水2毫升,为了形成对照,应向B试管内加入2毫升 。
(2)按照图示步骤完成后,取出A、B试管冷却并分别加入2滴碘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试管内溶液 ,B试管内溶液 。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 。
27.(2021•齐齐哈尔模拟)鼠妇是一种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我们经常可以在花盆、石块下面发现它们,它们的身体扁平,呈长椭圆形,有多对足。当我们搬开花盆和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合适的装置和10只鼠妇进行了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请回答:
(1)该小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的条件都相同
B.除光照外,其它条件均相同
C.所有的条件都不同
D.除水分外,其它条件均相同
(2)用10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 。
(3)通过探究,同学们发现在阴暗的环境中鼠妇数量较多,由此可得出该探究的结论为 。
28.(2021•望奎县模拟)(10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
(5)做完实验后,应该将鼠妇放回 。
(6)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2022年黑龙江省中考生物专题练9-生物实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解答】解: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种子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使瓶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当向瓶内慢慢注入清水后,瓶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沿着弯曲的玻璃管进入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以表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故选:B。
2.【解答】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甲最低等。可见A正确。
故选:A。
3.【解答】解:A、根据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滴加碘液,检验馒头中的淀粉是否被彻底分解,A不符合题意;
B、检验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利用碘液,B符合题意;
C、玉米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碘酒,会变蓝的部分是胚乳,C不符合题意;
D、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解答】解:A、看到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A错误。
B、能够看到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B错误。
C、看到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C正确。
D、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密封的实验装置中,放入一瓶氢氧化钠,实验完成后,在叶片上滴碘液后不变蓝,其原因是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导致植物光合作用缺乏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故选:B。
6.【解答】解:A、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A正确;
B、2、3有两个变量唾液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错误;
C、2、1有唯一的变量是唾液,2号试管为对照组,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C正确;
D、3、1有唯一的变量是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D正确。
故选:B。
7.【解答】解:A、对比1和3,只有温度变量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A正确;
B、对比1和2,只有加入物质这个变量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可以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B正确;
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分别是温度和消化液的种类,不能得出科学结论,C正确;
D、分析1试管,可以看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但不能得出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故选:D。
8.【解答】解:A、要检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就要保证实验前叶片内不能含有淀粉,所以在实验前要将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或消耗,A正确;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不是抑制叶绿素的形成,B错误;
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C正确;
D、淀粉的特性是遇碘变蓝,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目的是检验有无淀粉生成,D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因此,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10.【解答】答:A: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再者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而不是吸收氧,为错误项。
B: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再者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而不是放出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C: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而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所以燃烧的蜡烛放入瓶中因缺氧而熄灭,为正确项。
D:萌发的种子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蜡烛的燃烧物影响,为错误项。
故选:C。
二.实验探究题(共18小题)
11.【解答】解:(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故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选择 2和4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因为:2和4的变量是温度。
(2)2号瓶和3号瓶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故可得出的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合理即可)。
(3)对照实验变量唯一,而4号瓶和5号瓶对比,具有的变量是水和温度,变量不唯一,故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4)煮熟的种子,胚已死亡,故1 号瓶种子未萌发的原因是:胚已经死亡。
故答案为:
(1)2和4
(2)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合理即可)
(3)不能;变量不唯一( 合理即可)
(4)胚已经死亡
12.【解答】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步骤①中”,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为了将叶片中原有淀粉转运或耗尽;④在隔水加热酒精去除叶片的绿色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表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遮光部分变蓝色,表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直接或间接的分解这些有机物,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
(1)①黑暗;④叶绿素;黄白
(2)蓝;淀粉
(3)光合
13.【解答】解:(1)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
(2)观察时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流速度最快。
(3)图中2是毛细血管,因为红细胞单行通过。
(4)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1动脉→2毛细血管→3静脉.
(5)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或适合小鱼生活的池塘内。
故答案为:(1)低
(2)动脉
(3)2;红细胞
(4)1;2;3
(5)放回鱼缸或适合小鱼生活的池塘内
14.【解答】解:(1)1号瓶和2号瓶相比只有水分不同,2号瓶内放适量水,种子萌发了,而1号瓶不放水不萌发说明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2)2号瓶和4号瓶的变量是空气,4号瓶的水将种子淹没,种子没有空气无法进行呼吸,所以4号瓶的种子不能萌发,而2瓶具有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所以2瓶的种子能够萌发,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实验1号瓶和3号瓶不能形成对照,因为有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
(4)种子萌发除了需要环境条件外,还需要自身条件,即种子是活的、完整的,不处于休眠期的,如果2号瓶种子中有1粒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是死的不完整的或处于体眠期的。
故答案为:(1)水分;
(2)空气;
(3)不能;因为变量不唯一;
(4)胚已经死亡(胚不完整、种子处于休眠期等)。
15.【解答】解:(1)为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观察前,需用湿润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分包裹起来,并露出尾部。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
(3)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可见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故答案为:(1)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2)低
(3)毛细;静脉
16.【解答】解:(1)1号瓶与2号瓶除水分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这是一组以水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2)3与4有温度和空气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3)本实验的预期实验结果是除1瓶中的种子萌发外其它各瓶中的种子都不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故答案为:(1)水分;
(2)不能;
(3)适宜的温度。
17.【解答】解:(1)从题干中看出①、A、B试管唯一不同的量是唾液,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B试管加入2mL唾液。
(2)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在该温度下,消化酶的活性最高,因此将实验装置置于37℃温度环境下是为了模拟人体内的口腔温度。
(3)(4)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所以,乙表示淀粉,丙表示蛋白质,甲表示脂肪。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A代表口腔,B代表咽和食道,C代表胃,D代表小肠,E代表大肠。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甲曲线是淀粉的消化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主要是在D小肠中被消化的,最终被写话为葡萄糖。
故答案为:(1)2mL唾液
(2)37
(3)甲
(4)小肠;葡萄糖
18.【解答】解:(1)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24小时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照常燃烧。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甲瓶中的种子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将种子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1)立即熄灭(合理即可)。
(2)氧气。
19.【解答】解:(1)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变化,滴加碘液后变蓝。
(2)1号试管中加入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酶,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滴加碘液后变蓝。
(3)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
(1)不变蓝;变蓝
(2)加入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滴加碘液后变蓝
(3)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20.【解答】解:(1)由于①处没有见光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因而不能产生淀粉,故遇碘不能变成蓝色。②处由于见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所以遇碘变成蓝色,因而说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2)②处由于见光,绿色见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所以②处遇碘变成蓝色。
(3)③处没有叶绿体,故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故答案为:
(1)淀粉;光
(2)蓝;绿色见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3)叶绿体
21.【解答】解:(1)根据小刚的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实验变量是光。所以他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根据小刚10次记录数据可知:阴暗潮境中鼠妇数量多。可知适宜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是阴暗环境。
(3)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4)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完毕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1)光
(2)C
(3)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4)自然环境中
22.【解答】解:(1)种子A和B相比,A没有水,而B在水面有少量的水能萌发.
(2)种子C和B相比,C浸没与水中与空气隔绝,因缺少空气而不能萌发,而B在水面有少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能萌发。
(3)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除此之外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
(1)水分
(2)空气
(3)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温度
23.【解答】解:(1)(2)从图中可以看出A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C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B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1)动脉;静脉
(2)红细胞单行通过
24.【解答】解:(1)本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所以实验应有唯一的变量﹣﹣唾液.A号试管与B号试管应以唾液为变量,故向A试管内加入清水2mL,应向B试管内加入的液体和数量分别是2ml唾液。
(2)A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A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色;B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成了碘液的颜色﹣﹣﹣棕黄色或不变色。
故答案为:
(1)唾液
(2)变蓝;不变蓝;淀粉;麦芽糖
25.【解答】解:(1)提出问题后,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A区盖上纸板,不透光,B区盖上玻璃板,透光。因此在实验中的有唯一变量:光照,目的是明亮与阴暗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
(3)根据实验现象和所统计的数据,A区鼠妇,B区鼠妇少,可以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黄粉虫的分布。
(4)我们要求出A区和B区所统计6次数据各自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其原因是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和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为:(1)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光
(3)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4)平均值
26.【解答】解:(1)本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所以实验应有唯一的变量﹣﹣唾液.A号试管与B号试管应以唾液为变量,故向A试管内加入清水2mL,应向B试管内加入的液体和数量分别是2ml唾液.
(2)A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A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色;B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成了碘液的颜色﹣﹣﹣棕黄色或不变色.
故答案为:(1)唾液
(2)变蓝;不变蓝;麦芽糖
27.【解答】解:(1)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了要准备研究的因素(变量)以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而且要适宜。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除光照外,其它条件均相同。
(2)用10只鼠妇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3)同学们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发现在阴暗的环境中鼠妇数量较多,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故答案为:
(1)B
(2)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3)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28.【解答】解:(2)由于提出的问题是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可作出两种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鼠妇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都可以。
(3)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4)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有关鼠妇的实验做完后,对鼠妇的正确处理的方法是放回适宜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6)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一只鼠妇,阴暗环境中平均九只,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故答案为:
(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阴暗;明亮;光;否;实验中会出现偶然性
(4)取平均值
(5)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6)光;阴暗
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9-人体健康: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9-人体健康,共20页。
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10-生物实验: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10-生物实验,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到达叶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9-人体健康: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9-人体健康,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