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4* 灯笼 教学设计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4* 灯笼 教学设计第1页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4* 灯笼 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情境导入,新课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 灯 笼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字词、常识,积累历史典故。
    2.品析重点语句含意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3.反复诵读,领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情境导入】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夜放花千树”作者写的是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尽情狂欢的景象,这里的灯,主要指灯笼。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南史》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只不过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观灯的感受、情感大不一样。那么,吴伯箫笔下的《灯笼》是抒发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分析】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分析】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二、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1.(1~2自然段)写小时候喜欢火,喜欢光,引出对灯笼的喜爱。
    2.(3~7自然段)回忆美好童年生活,写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
    3.(8~12自然段)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三、研读课文——品析语句
    1.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分析】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叙写乡情民俗,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语言气势,使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更加深厚、强烈。
    2.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分析】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宅第的代称。文中“朱门”褪色则是说原为京官的族姊之家如今成了“破落户”,衰落了。该句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3.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分析】“亮起了人的耳目的”,即受到典故中爱国精神的感召与激励。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4.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分析】作者极力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四、扩读课文——拓展延伸
    1.霍骠姚,指西汉抗击匈奴名将霍去病。以其受封骠姚校尉,故名。后亦借指守边立功的良将。典出《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骠姚,轻捷劲疾。
    2.李愬雪夜入蔡州(夜袭蔡州之战)在中外军事史上被人津津乐道。“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 ,唐朝后期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3.“萧萧班马鸣”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五、回读课文——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由点及面,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想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附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2 说灯笼缘,3-11 忆灯笼事,12 明灯笼情, 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再读文本,合作探究,三读文本,感悟提升,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灯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灯笼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