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4灯笼(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4灯笼(教学设计)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4灯笼(教学设计)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4灯笼(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2 说灯笼缘,3-11 忆灯笼事,12 明灯笼情, 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民俗“为主题,四篇课文都在表现各地风土人情和展示传统文化习俗。《灯笼》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它着力表现的是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以及灯笼对于作者的意义。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的妙处还在于作者跳出了个人情感圈子,借助灯笼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全力创新,追求深度教学,设计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带领学生在富有创意而又扎实的语言品味中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对这样的课文,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注意体现其经典之处,又要体现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和发现。围绕灯笼,教学重点应定位在“情感感悟”,应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比对教材知识要点的把握更为重要。因此,我设计了“说灯笼缘”——“忆灯笼事”——“明灯笼情”——“学《灯笼》法”——“学以致用”五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让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灯笼》一文语言典雅,感情真挚。学习此文,引导学生品析“明灯笼情”这一精彩片段,是一重要环节。对情感的感悟,理解,朗读是第一步,所以教师在品析语言这一环节上,先让学生自己品,再指导朗读,带入情感去读,然后谈感受,也就是对语言的品析,教师在这一环节上通过让学生从字词,到句,最后段中抓住语言进行品味。这样的学法指导,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合作学习本文典雅的语言,教师只做总结性点评和鼓励性带动。由语言,细节的品析,很容易过渡到主题的理解。
    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角点还是在于积累。本文以为“民俗”主题,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背过并积累下来,也从情感上积累了民风民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灯笼 ”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2、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同学们只能想到这些,而有位作家他的记忆网里挤着的都是灯笼。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灯笼》,去感受他的灯笼情缘。
    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焚身(fén) 溺炕(nì) 神龛(kān) 皎洁(jiǎ) 幽悄.(qiǎ) 犬吠(fèi) 乡绅(shēn)斡旋(wò) 霍骠姚(pià) 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 裴公(péi) 燎原(liá) 司马懿(yì) 熙熙然(xī) 星阑(lán)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斡旋:调停,调解。
    掌故: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三、整体感知
    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抒写灯笼。
    四、1-2 说灯笼缘
    默读课文1-2段,说一说:
    1.小孩儿天性爱亮光体现在哪儿?
    2.我爱的亮光有哪些?
    3.抢答:与灯笼结的缘
    选择正确的表声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A.谈吐B.声音C.犬吠D.私语 E.嚷嚷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 ),村中老头呵狗的( );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 );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 )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去掉标点再读
    五、3-11 忆灯笼事
    细读3-11段,圈点勾画相关内容,思考:
    围绕“灯笼”作者具体写了哪些事?灯笼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刚才交流的与灯笼有关的一件件事,其实就是作者与灯笼结的缘。这灯笼里既有家人音容、亲人温情;也有家乡风俗、故园思恋;更有历史烽烟和爱国的情怀。灯笼里不仅有亲情更有家国,灯笼是柔情与壮志的融合。(板书)
    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12段。先介绍写作背景,生读,请同学们结合背景,讨论一下。
    六、12 明灯笼情
    1、朗读12段,结合写作背景,议一议:
    “唉,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于是,他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明确:作者借灯笼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也表现出作者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变诗朗读)
    你听,
    正萧萧班马鸣也,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 壮,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 数探海灯,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他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他的散文特点一是:从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出深刻内涵。二是语言典雅有味。
    2、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学《灯笼》法
    化诗入文:
    朗读下面的语句,说说化用了哪些古诗文。
    (1)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2)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3)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4) 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明确: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的《秋夕》)
    (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的《游子吟)
    (3)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的《送友人》)
    八、 学以致用
    文章第2段,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描写了提起灯笼让他想起的各种声音。请运用积累的古诗词,化诗入文,写一写自己记忆中的某一物件。
    提起——,就会想起——;就会想起——;想起—— 事例: 交流明确: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小小的灯笼里既有暖暖的亲情,更有浓浓的家国情怀。一盏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更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现在生活中灯笼已不常见,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灯盏。请同学们记住,要时刻点亮心中的灯盏,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
    段落
    与灯笼有关的事件
    灯笼中寄寓的情感
    3
    挑着灯笼,迎回祖父
    祖父的慈爱
    4—5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
    母子情深
    6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
    乡情民俗淳朴,给人温暖
    7
    元宵节,跟着龙灯跑个半夜
    乡情民俗风貌
    8
    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
    感慨岁月沧桑
    9
    在纱灯上描红
    文化的雅致
    10
    宫灯的联想
    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11
    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
    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再读文本,合作探究,三读文本,感悟提升,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灯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灯笼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设计,共3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