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册六 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六 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而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2.让学生明白“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一数量关系式,渗透比例和函数的思想。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4、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规律。
【教学难点】让学生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数学思考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式探究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的沙滩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可是,沙滩上往往会有石子、垃圾,所以筛沙车要经常清理沙滩。筛沙车每分钟清理沙滩80平方米。(出示图片)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
(生1:筛沙车2分钟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生2:15分钟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生3:30分钟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3.师:看来很多同学想知道筛沙车在某一段时间内清洁沙滩的面积。那么,筛沙车清洁沙滩的总面积与筛沙车的工作时间有什么关系?
生:
4.师:也就是说筛沙车清洁沙滩的面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规律,举例验证。
1.师:筛沙车每分钟清洁沙滩80平方米,你能计算出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能清理的沙滩的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
3.师:谁把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
80×30 = 2400(平方米)
80×60 = 4800 (平方米)
80×120= 9600 (平方米)
4.师:你的计算结果和他的一样吗?我们把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叫做工作效率(屏幕出示工作效率),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叫工作时间(屏幕出示工作时间),总面积叫工作总量(屏幕出示工作总量)。想想,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工作总量的?
生: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屏幕出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师:如果知道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怎么计算工作效率?知道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怎么计算工作时间呢?
生: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屏幕出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3.师:我们用工作效率乘工作时间计算出了工作总量,大家来看大家计算的成果:(屏幕出示80×30 = 2400,80×60 = 4800,80×120= 9600)
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左边这两个数叫因数。右边这个数字叫积。(板书:因数×因数 =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从上向下看,你能发现什么?从上向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屏幕出示)
4.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5.小组交流。
6.师: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30扩大到原来的2倍成60,积2400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成4800。
生2: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30乘4成120,积2400也乘4成9600。
生3: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60乘2成120,积4800也乘2成9600。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演示。
生4: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60除以2倍成30,积4800也除以2倍成2400。
生5: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120除以4成30,积9600也除以4成2400。
生6: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120除以2成120,积9600也除以2成4800。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演示。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这个发现?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根据学生回答时适时板书)
生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根据学生回答时适时板书)
师:谁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师:你能写两个算式证明你的这个发现吗?
生独立写算式后汇报。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猜想的意识和能力。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升。
过渡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猜想研究出了积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验证。利用积得变化规律可以进行计算,大家能不能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下面的问题呢?(屏幕出示第一题)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5×14= 24×2 = 8×7=
50×14= 24×4 = 80×70=
500×14= 24×8 = 800×700=
师:谁能说说你的计算结果?第一组(70,700,7000)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吗?第二组(48,96,192)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吗?第三组(56,5600,560000)通过第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自主练习第二题:
师:如果告诉你一个乘法算式的结果67×35=2345,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根据67×35=234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0 × 35 =
6700× 35 =
670 × 350 =
67 × 3500 =
3.不计算,填写下表。
师:如果在表格中你会填写吗?(出示第三题)
4.解决问题。
师:看来今天我们学习的积的变化规律在计算中用处还挺大的。其实不光在计算中有用处,在实际生活也能用到。大家来看。(出示第4题)
5.拓展提升:
师:运用积得变化规律,不用知道长和宽,我们也能计算出扩建后公园的面积是多少。那同学们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根据:25×80=2000
填写:25 ×( ) =( )
( )× 50 =( )
6.拓展提升: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还知道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时,积扩大的倍数是这两个倍数的乘积。但如果是这样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屏幕出示)
18×24=432
(18×2)×(24÷2)=432
(18÷2)×(24×2)=432
四、畅谈收获,教师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你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去观察,用你们聪明的大脑去思考研究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熟练运用,以后在数学学习中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的方法去发现、收获新的知识。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练习层次分明,形式多样,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使学生在规律的应用中逐步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因数
12
12
12
120
120
因数
13
130
1300
13
130
积
156
15600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三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六 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全课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七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激趣,结合生活,操作实践,全课总结,课堂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