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5 琥珀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5 琥珀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德国科学家柏吉尔先生写的一篇科学说明文。课文介绍琥珀的特点和科学价值,以及大胆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二课时着重理解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推测,感知科学说明文严谨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描述的内容。感知科学说明文严谨的语言表达。
2.按课文的叙述思路,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推测。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自主阅读,理解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能联系必备的条件,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能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生字回顾:
出示本课要求会读的生字,让学生读一读。
2.词语复习:
出示本课要求理解的词语,学生齐读。
3.内容回顾:
本文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接着描述了琥珀(形成)的过程,然后讲述了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最后说明了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二)理解内容
1.阅读提示:
(1)哪些词句体现了说明文准确表达的特点?
(2)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需要哪些条件?
(3)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探讨作者的推测依据是什么?
(4)琥珀的科学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2.准确表达:出示第1自然段内容。
教师: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词语“约莫”是否能删掉?
明确:不能删去,原句表达的意思是大概、估计的不确定的数字,是科学家的推测。“几万年”是推算出来的数学。体现了科学说明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3.两个阶段:
教师:琥珀的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
明确:(1)松脂形成松脂球(第2-9自然段);(2)松脂球变成琥珀(第10-12自然段)。
4.小组探究:
教师: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思考: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图片点拨:太阳、松脂、苍蝇、蜘蛛。
提问:课文用了哪几个词描写太阳,说明天气_____。
教师:结合形成的条件,用自己的话描述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5.语句解读:
(1)文中语句: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教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苍蝇的轻松愉快。
提问:找找文中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文中语句: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①找出文中的动词:爬、华东、沿着。
②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观察修饰这些动词的词语“慢慢、小心”可以知道蜘蛛紧张。
6.交流梳理:
教师:默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松脂球变成化石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文中批注。
明确:(1)时间变化: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又是几千年:;
(2)地壳变化: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7.交流梳理:
出示图片,教学引导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
8.交流梳理:
教师:默读课文第13-18自然段。思考:琥珀是怎样被发现,它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发现琥珀——孩子赤着脚走过海滩,踩到了埋在沙里的琥珀(一只苍蝇和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这块透明的琥珀里)。
(2)科学价值——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推测故事、研究昆虫)
9.交流示范:
教师:“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下面推测的依据。
明确:“推测”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①想象1: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依据: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变成化石,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②想象2: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依据:天气很热,松树才能渗出松脂。
③想象3: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依据:没有海逼近树林,就不能把松脂球埋在泥沙里,渔民的儿子也不可能在海滩上发现琥珀。
④想象4: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里头。
依据: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10.解决疑难:
教师: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的故事”?
明确:(1)琥珀中有一只苍蝇和一个蜘蛛,蜘蛛是苍蝇的天敌,并且它们离这么近,因此可以推测蜘蛛在捕食苍蝇;
(2)松树如果要渗出一大滴能包住两只小虫的松脂,因此推测当时天气一定很热;
(3)根据琥珀中“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推测它们当时曾有过挣扎。所以课文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教师: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提出来交流解决。
11.交流互动:
教师:读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不同。
参考:(1)课文运用合理的推测,通过叙述和描写的方式,按顺序写出了琥珀的形成的过程。语言生动形象,更有趣味性。
(2)“阅读链接”先是概括写出了树脂形成了琥珀,接着具体写了形成的三个阶段。语言严谨、平实,条理分明。
(三)课外拓展
教师:请你发挥想象,想想课文中描写的那块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1)必要条件:故事发生在炎热的夏天,这个条件不能变。因为炎热的夏天才会有松脂流出,昆虫更活跃。
(2)重点改写两只小虫如何被裹在松脂里这一部分。其顺序是:树受伤,从伤裂处渗出松脂——苍蝇落入松脂里——蜘蛛捕食苍蝇——松脂不断淌出,形成松脂球。
(四)课堂小结
1.主题归纳:
《琥珀》一课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推测生动具体地说明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交代了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了我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及对科学的兴趣。
2.我的收获:
(1)本文用词准确恰当,表达清楚完整。
(2)本文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了琥珀( )
过程。
(3)了解琥珀的科学价值,领会推测的合理性。
(4)对化石的认识___________
(五)随堂小测
1.完成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2)这块琥珀的特点是什么?
透明的,有一只苍蝇和一个蜘蛛躺在里面,腿四周有几圈黑色圆环。
(3)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科学价值?用横线画出来。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积累:摘抄本课优美的句子。
2.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互动,总结,知识拓展,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5 琥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5 琥珀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