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8.3确定位置练习 教案01
    8.3确定位置练习 教案02
    8.3确定位置练习 教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确定位置练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2——103页练习十五第7-10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对,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或点的位置,能根据数对确定相应的列和行,能解释应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想法。

    2、使学生在确定物体或点的位置关系中,体会数学方法的科学和准确。进一步体会对应思想,感受数学符号的价值。培养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现实中的应用。能积极思考、交流,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有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上确定位置的练习课。这节课,我们将一题一题地做练习。有同学会想:多无聊啊。告诉你,不一定!不信我们就来看看。

    1     用数对表示公园中下列各点的位置

    师:这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看一看,百鸟园在哪里?

    生:数对(3,8

    师:你是怎么找到它的?

    生:因为它在第3列第8行。

    师:第3列和第8行有几个交点呢?(用手比划第3列,第8行)

    生:只有一个。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数对只能对应一个位置,数对和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师:天鹅湖的位置是?

    生:数对(2,2

    师:大门?

    生:数对(6,0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大门在第6列,第0行。所以可以用数对(6,0)表示。

    师:表达的真清楚。猴山呢?

    生:数对(9,6

    师:(出示狮子图片)这是什么?

    生:狮子。

    师:狮虎山的位置是数对(4,5),在哪?谁来指一指?

    学生指一指。教师出示正确地点。

    师:这是?

    生:熊猫。

    师:熊猫很温顺,能不能把它放在狮虎山的旁边?

    生:不能。

    师:那我们把它放在数对(9,2)的位置。谁来指一指?

    学生指一指。

    师:这条题怎么样?

    生:简单。

    师:既然简单,那我们就继续往后看了,因为难的还在后面。

    二、拓展练习

    2     用数对表示街道中各点的位置

    师:这是一条街道。街道中有一所小学,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数对(4,3)。街道中还有一所医院。请同学们根据学校的位置来猜一猜医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

    学生猜测。

    生:数对(7,2

    师:真不错。首先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医院在学校的右边,所以行数比4大;又因为在学校的下面,所以行数比3小。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学生猜测位置。(3个左右)

    师:还有一家银行,它的位置是?

    学生猜测位置。(3个左右)

    我们来验证验证,看看医院和银行的位置到底再哪?要验证的话,就要借助直角坐标系。(出示直角坐标系)

    师:现在来看看医院在?

    生:数对(8,2

    师:银行呢?

    生:数对(9,7

    师:这条题目怎么样?

    生:有一点难。

    师:这里有一段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读。

    师:我们一开始研究数对是以我们的教室为例,然后扩大到街道,公园。数对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其实,数对在数学本身中有着更加重要的研究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3     数对和计算

    1)(   +   =12

    师:我们先来看看数对和计算。几加几等于12

    生:66等于1275等于12111等于12……

    师:现在我要提一个小要求。我们把第一个加数当做列数,把第二个加数当做行数,在这个直角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谁来试一试?

    生:数对(6,6);数对(7,5);数对(1,11);数对(4,8);数对(3,9……

    (学生边找,边出示点)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点一次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出示直线)

    师:这条直线上有多少个点?

    生:13个。

    师:不对。

    生:5个。

    师:不对。

    师: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包括折现画出来的点,还包括没有画出来的点。所以这条直线上有?

    生:无数个点。

    师:其实,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列数和行数都等于12。不信,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以数对(11,1)为例。列数11和行数1相加等于?

    生:12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列数和行数相加都等于12.

    2)(   ×   =12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几乘几等于12

    生:112等于1226等于1234等于12……

    师:同样的要求,我们把第一个乘数看做列数,把第二个数看做行数,在直角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学生找对应的位置。(边说,边出示对应的点)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还是一条直线吗?

    生:不是。

    师:(出示曲线)形成的是什么?

    生:曲线。

    师:是的。是一条光滑漂亮的曲线。

    师:这条曲线上有多少个点呢?

    生:无数个。

    师:这条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列数和行数相乘怎么样?

    生:都等于12.

    师:这条曲线无限延伸下去,会不会和横轴相交呢?

         生:不会。因为0乘任何数等于0,不等于12

         生:会。

    师:我们假设两条线相交于(14,0),那么这时行数是0,行数和列数的乘积是?

    生:0

    师:和12相等吗?

    生:不相等。

    师:那么它们会相交吗?

    生:不会。

    师:那这条曲线会和纵轴相交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相交的话,列数为0,乘积为0,不等于12

    4     数对与直线

    师:研究了数对在计算中的价值,接下来我们看那看数对与直线又有什么关系呢?下列个点中,哪3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出示题意)

    生:BCD点在一条直线上。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表示它们位置的数对分别是数对(5,1)(5,5)(5,7),这些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它们在同一列上。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依次出示点BCD)它们确实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除了这种情况外,还有吗?

    生:点ACE在一条直线上。

    师:他说点ACE在一条直线上,你们相不相信?

    生:相信。/不相信。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依次出示点ACE)怎么样?

    生:在一条直线上。

    师:你能再举出一个点也在这条直线上呢?

    生:(7,7)(9,9)(1,1……

    师:这些点有什么特点呢?

    生:列数和行数都相同。

    师:我们发现列数和行数相同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5     数对与轴对称图形

    师:研究了数对与直线的关系,我们来看看数对在轴对称图形中又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师:(出示直角梯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直角梯形。

    师: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不是。

    师:它只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我们要画出它的另一半补充完整,使完整的图形称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但是有一个要求,画好图形的对称轴必须是这个直角梯形四条边中的一条边。那另外两个顶点的位置是什么?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几种情况?

    生:3种;4……

    师:我们一种一种来看,好吗?

    生:1、(8,5)和(10,3

    师:你是以哪条边为对称轴的?

    生:以竖着的这条边为对称轴,找到顶点的。

    师:原来他是以这条边为对称轴的,然后把左边的图形翻过去,就找出了右边的图形,找到两个顶点。

    2、(4,1)和(6,1

    师:你是以哪条边为对称轴的?

    生:以下底边为对称轴。

    师:他是以这条边为对称轴,把上面的图形向下翻,找到下边的图形和两个顶点。

    3、(2,7)和(6,7

    师:你是以哪条边为对称轴的?

    生:以上底边为对称轴,把图形向上翻,找到完整的图形和两个顶点。

    4、(2,7)和(4,7

    师:还有其他情况吗?

    生:以斜着的边为对称轴,把图形翻过去,得到完整的图形和两个顶点。

    师:我们一共找到了4种情况。找的时候,你们是根据什么来找的呢?

    生:根据边来找的。

    师:是的,因为直角梯形有四条边,那么自然就有?

    生:4种情况。

    师:我们来看看这是四种情况。第一种怎么样?

    生:简单。

    师:第二种、第三种呢?

    生:简单。

    师:第四种呢?

    生:比较难。

    师:同学们有多少同学想到了第四种方法?

    学生举手反映。

    师:为什么大多数同学没找到呢?这是我们头脑中有种叫思维定势的东西在作怪。这个不是我们同学的错,是我们老师的问题。比如,我们在认识长方形的时候,会这样展示(竖着拿),会这样展示(横着拿),但有没有老师是这样拿的呢(斜着拿)?在这个图形中,对称轴可以是竖着的,横着的,还可以是斜着的。在练习中,我们要注意克服我们脑海中的思维定势。这里有一句话,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出示语句)

    生:克服思维定势,扩大想象空间。

    师:是的。只有克服思维定势,才能扩大想象空间。

    6     数对与正方形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数对和正方形。这两个点是正方形四个顶点中的两个。请同学们找到另外两个点,和它们构成一个正方形。谁来说一说?

    生:1、(1,2)和(1,6

    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构成了一个正方形(出示点和线)

    生:是的。

    2、(9,2)和(9,6

    师展示点和线进行验证。

    3、(3,4)和(7,4

    师:还有别的情况吗?正方形除了可以正着放,还可以怎么样放?(边说边做手势)

    生:斜着放,(3,4)和(7,4

    (在这里,学生可能会说错数对,比如(2,4)和(8,4),把握不好长度)

    师:(出示图形)是不是也是正方形?

    生:是的。

    师:一共有多少种情况?

    生:3种。

    师:最后一种情况你在哪见过?

    生:过年贴福字;学校栏杆上的图形;窗花……

    师:(出示语句)在学习中,我们要?

    生:打破思维定势,扩大想象空间。

    7     数对与三角形

    师: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看一看这个三角形是?

    生:锐角三角形。

    师:这个呢?(依次出示)

    生: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数对在三角形中有什么重要的价值?这两个点是三角形的两个顶点,这条线段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下面,老师给大家第三个点,大家看看这是什么三角形?

    师:1、(2,5

    师:(2,5)在哪?构成什么三角形?

    生:(先找点的位置)钝角三角形

    2、(7,7

    生:锐角三角形。

    3、(1,3

    师:(1,3)在哪?

    学生找点。

    师:这三个点组成了什么图形?

    生:一条线段/平角。

    4、(8,1

    生:直角三角形。

    师:这条题怎么样?

    生:简单。

    师:想一想,老师会这么简单放过你们吗?

    生:不会。

    师:老师就这样放过你们是爱你们还是害你们?

    生:害。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说出一个点,与已知的两个点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生:(6,5)(6,7)(6,8……(教师板书)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数对,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数对中的第一个数都是6

    师:那表示它们都在?

    生:第6列。

    师:我们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什么?

    生:一条直线。

    师:在这条线的任意一点,和已知的两个点都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但是,谁除外?

    生:(6,3

    师:为什么?

    生:因为(6,3)和已知的两个点构成一条线段。

    师:你能用一个数对概括这些点的位置吗?

    生:(6a

    师:a代表什么?

    生:任何数。

    师:除了谁?

    生:除了3

    师:也就是说,a不等于3。除了这种情况,还有别的情况吗?我们以这条边为底边这个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站着的。除了站着,还可以?(做手势)

    生:睡着。(8,7/4,7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以这条边为腰,找到另一条腰。

    师:我们以其中一个点为顶点,把这条线段当做腰,把线段进行旋转,这个点可以在这里,可以在这里,还可以在这里。(出示点)把这些点一次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蛇呢?

    生:一个圆。

    师:这个圆上有几个点?
    生:无数个点。

    师:这个圆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和已知的两个点构成等腰三角形。有谁要除外?

    生:(4,3),(12,3

    师:我们除了可以这样旋转,还可以这样旋转。这些点也构成了一个?

    生:圆。

    师:这个圆上任意一点和已知两个点都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吗?

    生:除了(0,3)(8,3)。

    三、       回顾知识

    1     关于位置的学习

    师:一年级时我们学习了位置与顺序,认识了前后、左右、上下。我们来看,汽车在火车的?

    生:上面。

    师:船在火车的?

    生:下面。

    师:火车在汽车的?

    生:下面。

    师:火车在船的?

    生:上面。

    师:张宁在王英的?

    生:后面。

    师:王英在张宁的?

    生:前面。

    师:这是右手。(举起右手)

    学生举右手。

    师:这是左手。(举起左手)

    学生举左手。

    2     延伸拓展

    师:表示直线上一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我们来看这是一列球,要红球在哪?

    生:从左往右数第4个;从右往左数第6个。

    师:那表示它的位置需要几个数?

    生:一个数。

    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表示直线上一点的位置需要一个数。

    师:表示平面上一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呢?这是一盘球,要确定红色的球,需要几个数?

    生:两个数。

    师:那两个数呢?

    生:列数和行数。

    师:谁来说一说结论?

    生:在平面上确定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

    师:那表示立体空间上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呢?
    生:三个数。

    师:哪三个数呢?列数,行数,还要知道是第几层。谁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在立体空间中确定点的位置需要三个数。

    四、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没有学习新的知识,是不是就没有收获呢?

    生:不是。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收获?

    生:打破思维定势,扩大想象空间。

    相关教案

    小学北师大版2 确定位置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2 确定位置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五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五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梳理,大展身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教案,共3页。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