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2. 3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 | 科目 | 地理 | 年级 | 八年级 |
学习目标 | 1、知道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利用“中国主要河流湖泊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内流区、外流区、内流河、外流河的概念,运用“中国主要河流湖泊分布”图,分别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河流和主要的内流河,归纳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3、结合学过的知识,比较说出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 ||||
教学重点 | 1、在地图是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 ||||
教学难点 | 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一、导入揭题 播放《长江之歌》并观看《鄱阳湖》视频。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既有许多奔腾不息的大江巨川,又有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他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设计意图】音乐和视频的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然引入新课学习。 二、明确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生齐读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归纳知识点 学习活动(一):认识我国主要的河流 1、在40页图2-3-1中找出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并用笔把他们描出来。 课件展示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分布图,学生小组合作,找到河流及名称。 师画出板图,指图,抽生说出河流名称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2、内、外流河、内、外流区 提问:(1)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主要流向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我国大部分的河流注入什么大洋? (3)还有哪些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请说出河流名称及流入的大洋。 师生共同总结:外流河、外流区的概念及外流河的分布 提问:(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最终流入哪里? (2)什么叫内流河?什么叫内流区? (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哪一条? 师生共同总结:内流河、内流区,知道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使学生对我国河流的分布和位置的有一个初步认识。 学习活动(二)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1、教师讲述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概念。 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 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课件展示长江、西江、黄河、松花江流量图) 外流区河流水文特征:北方地区的河流汛期较短、有结冰期、流量小、含沙量大。南方地区的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内流区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小,汛期短甚至断流。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学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活动(三)认识我国主要湖泊 1、认识我国主要的湖泊的分布 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湖泊分布图,学生小组合作,找到湖泊及其名称。 指图说出湖泊的名称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的湖泊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青海湖、纳木错。 2、学习内流湖和外流胡 河流可以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那么湖泊也有内流湖和外流胡之分。 教师:内流湖即在内流区中的湖泊,基本上是咸水湖,外流胡即在外流区中的湖泊,基本上是淡水湖。 教师补充: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咸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师生讨论:咸水湖和淡水湖是如何形成的?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 练习册34页1—5题。 【作业布置】 绘出中国轮廓图,在图中相应位置标示出中国主要的河流湖泊及其名称 | ||||
课堂小结 | 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收获,说出自己好的学习方法,供大家交流学习。 | ||||
板书设计 |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众多的河湖 外流河:长江、黄河、珠江——太平洋 1、我国主要河流 雅鲁藏布江——印度洋 额尔齐斯河—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大内流河
外流区河流:北方地区河流汛期较短、有结冰期、流量 2、河流水文特征 小、含沙量大;南方地区河流汛期较长、无结冰期、流量大、含沙量小。 内流区河流:流量小、汛期短甚至断流 3、我国主要湖泊:青海湖——我国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教学中特别注意读图环节的训练。本节课的难点是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因此,除要充分利用本节的各种地图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地形图”、“三级阶梯示意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 ”、某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等。即通过阅读本章的地图,归纳得出现象和特征;通过阅读前两章的相关地图,分析得出这些现象和特征的成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互相联系,逐渐掌握学习地理的一些方法。在讲授"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内容时,我主要从读图练习入手,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给出的主要河流,通过查找主要河流及各自注入的海洋,让学生总结出外流河、内流河的概念,进一步得出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内、外流区的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进行比较。分析外流河的特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按照学案中的提示,我给学生列了一幅表格,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别分析南北两侧的河流水文的共同特征与成因,学生通过分析图和教材资料,采用对比的方法从河流的水量的大小、汛期的长短、含沙量的大小、结冰期的长短等方面分析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的差异与成因,重点是强调学生要读图从图中分析得出结论,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学会学习河流的一般方法。通过板图,学生熟悉中国水系图,填写本节课所学习的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为后面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附:板图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案及反思,共3页。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地图的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地图的应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材料讨论,学生自学:京杭运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