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11 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3课。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儿童进入家庭生活,着重教育学生热爱,尊敬长辈,学会自理,学做家务,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四条“爱护家庭和公共卫生环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二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而编写,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教材通过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以及绘本材料的补充拓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第一个栏目用两个谜语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物品,建立与它们的亲密关系;第二个栏目用遗失文具的事件,让学生体会乱放东西、不整理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烦恼;第三个栏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物品;第四个栏目展示了学生对整理物品的错误认识,重点交流怎样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平时离不开各类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玩具,但物品使用过后,学生不能够物归原位,学习完后书本也摊了一堆。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使用物品后进行有序归类和整理的能力需要加强,更需要系统的方法指导。同时,自主整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伙伴”,学会物归原位和定时整理,也有助于学生美好品德的形成。
教学目标
- 乐于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生活习惯。
- 初步掌握正确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提高自理能力,体会成长的快乐。
- 关爱父母,主动为家人分担家庭责任,知道感恩。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难点
形成自主整理自己物品的意识,初步养成自己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通过猜图、猜谜语、介绍等方式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功能及特点,养成乐于整理自己物品的良好生活习惯。
- 通过观看《找不到东西的故事》,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找不到“小伙伴”的烦恼,认识到学会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 通过情景辨析,知道从小自己学会整理,懂得分担家庭责任。
教学重点
认识到学会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知道从小自己学会整理,懂得分担家庭责任。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大家好,我叫豆豆。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伙伴,准备介绍给大家认识呢!
【设计意图】用豆豆的人物形象贯穿课堂始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定的代入感。
环节一:“小伙伴”见面会
- 看图片,说出“小伙伴”的名称?
滑板车、篮球、蜡笔、勺子、闹钟、水壶、拖鞋、电话手表
- 猜谜语,说出“小伙伴”的名称?
①小小身体瘦又长,五彩衣裳直心肠,嘴巴尖尖会说话,只见短来不见长。(铅笔)
②矮个子,桌上站,我看书,他作伴,我要去睡觉,他先闭上眼。(台灯)
③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浆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鞋)
④一张嘴巴大又大,两只耳朵长又长,书本文具都放里,上学带上可别忘。(书包)
⑤小小一床被,只盖鼻和嘴,防毒讲卫生,人人必须备。 (口罩)
⑥有圆有方,总是成双,腿跨两耳,腰骑鼻梁。(眼镜)
⑦一日三餐陪着我,它吃饱了我正饿,我吃饱了它肚空,乖乖巧巧回房坐。(碗)
⑧一条腿,一排牙,个头不大作用大,每天回家都求他。(钥匙)
-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说说它的作用。
介绍自己准备好的“小伙伴”,说一说它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1∶我最喜欢的"小伙伴"是布娃娃。它软软的,很可爱,可以陪我睡觉。
预设2∶我最喜欢的"小伙伴"是水壶。它能在我口渴的时候,给我带来解渴的水。
预设3∶我最喜欢的"小伙伴"是电话手表。爸爸妈妈可以通过电话手表联系我,我还可以用它拍照呢!
- 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不难发现这些小伙伴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帮助。他们都是我们很重要的“小伙伴”。他们每天陪伴着我们,帮助我们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设计意图】从看图、猜谜、自己介绍的方式,层层递进,带着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身边的事物,更了解“小伙伴”的用途,建立与“小伙伴”之间的亲密关系。
环节二:“小伙伴”躲猫猫
1.观看视频说感受。
(1)豆豆:“小头儿子也有很多的‘小伙伴’,但要用的时候,却找不到了它们了。快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吧!”
(2)播放《找不到东西的故事》。看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1:家里太乱了,什么东西都找不到。
预设2:每次用完东西都不放回原位,下次又不记得了。
(3)如果找不到“小伙伴”,会造成怎样的麻烦呢?
预设1:会把房间翻得更加乱七八糟,东西更加找不到了。
预设2:会增加妈妈打扫卫生的难度,给妈妈添麻烦。
预设3:丢三落四浪费时间。
(4)小结:找不到“小伙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一团糟!
2.感同身受看自身。
(1)分享自己是否遇到过相同的情况。
预设1:有一次,我用完课本,没有及时整理放回书包,结果第二天上课就忘记带了。
预设2: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太口渴了,结果却找不到水杯了。
预设3:上次妈妈开门后,没有放好家门钥匙,结果要出门的时候,我们找
了好久好久。
(2)小结:看来找不到小伙伴,实在是太麻烦了,也让我们感觉很烦恼。
3.模拟场景寻对策。
(1)你看,豆豆这会儿也找不到“小伙伴”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他呢?
(2)情景模拟:
情景1:下雨了,豆豆找不到雨伞和雨衣,他急得都哭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他呢?
预设1:我有一个好办法,在门口设立一个雨伞柜,每次用完后把雨伞、雨衣都收到柜子里。
情景2:课堂上,豆豆在写练习,可他发现尺子找不到了,线画得弯弯曲曲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他呢?
预设1:我想提醒他,用完尺子记得放回铅笔盒里,这样就不会找不到了。
预设2:平时可以多准备一把尺子放在书包里。
(3)小结:大家的金点子都太棒了,不乱丢,不乱放,随时整理,及时收拾。看来学会自己整理物品确实很重要,这样“小伙伴”就不会和我们躲猫猫了。
小结:看来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很重要,这样“小伙伴”就不会和我们躲猫猫了。
【设计意图】视频《找不到东西的故事》生动地还原了学生生活中找不到东西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引起情感共鸣,生成了“小伙伴不见了真烦恼”的情感体验。同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明白“整理、爱惜自己小伙伴”的重要性。
环节三 “小伙伴”情景剧
1.豆豆:“大家都说要自己整理物品,但我可不是这样想的哦!”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走进豆豆家,听听他的想法正确吗?
2.出示情境:
(1)情境1
豆豆正在家里玩玩具,哥哥喊他出去玩,他丢下手中的玩具就准备走。哥哥说:“你不先把玩具整理好吗?”豆豆说:“没事,反正妈妈会整理的。”
①提问:豆豆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②预设:不对,因为每个人都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应该学会自己来整理,不增加爸爸妈妈的负担。
(2)情境2
豆豆最不喜欢整理物品,他房间里的衣服、鞋子、臭袜子、书本、玩具、油画棒都堆在一起。小朋友到他家做客,看到后提醒他把房间整理一下。豆豆说:“我还小呢,很多东西都不会整理,等长大了我再自己整理。”
①提问:豆豆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②预设:不对,因为虽然我们年纪小,但也可以整理自己的物品,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好习惯,早养成,即使有些物品不会整理,也可以向爸爸妈妈请教,慢慢学着整理。
(3)总结:看来我们都应该从小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和房间,做一个爱整理、会整理的好学生!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整理物品吧!
(4)播放儿歌《宝宝爱整理》。在儿歌中结束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辨析,学生更加清晰地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担家庭生活责任、照顾家人的表现。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作业设计
- 找一找家中需要整理的地方。
- 尝试帮助家人整理物品,搜集一些整理物品的小妙招。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共4页。
小学人教部编版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