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教课课件ppt
展开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理清行文思路,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4.体会作者对济南冬日的独特感受,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老舍于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他的“第二故乡”。老舍曾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伦敦的雾气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还去过气候潮湿的中国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于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选自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1)寓情于景侧重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2)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明显流露出作者情感。
1.订正字音 济南(jǐ) 伦敦(lún dūn) 髻(jì) 贮蓄(zhù xù) 着落(zhuó) 肌肤(jī) 宽敞(chǎnɡ) 镶(xiānɡ) 水藻(zǎ) 澄清(chénɡ) 地毯(tǎn)
2.词语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设若:假如。 安适:安静而舒适。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秀气: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贮蓄:储存,积聚。 澄清:清亮。文中指水清澈见底。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行文的。 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和冬天的水色。 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2.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主要特点是:温晴。 作者是通过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色来表现的。
3.文中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温暖。 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③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 ④济南的冬水:暖、绿、清亮。
4.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因为山和水是济南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①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城中有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泉池,有泉水汇流而成的护城河和大明湖。古人曾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赞美济南的自然风光。 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写出济南群山围城的地理环境。这些属于泰山余脉的小山或点缀城中,或环绕城外,不仅涵养了济南的泉水,也是济南城的天然屏障。
1.第1自然段用什么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有何好处? 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赞赏它是个“宝地”。
2.第4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秀美。
3.第5自然段中是怎样描写城外远山的? ①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 ②用两个“卧”字,形象传神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 ③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出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4.第6自然段中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①“不结冰”“冒着点儿热气”,有“绿萍”——写出了水的暖。 ②有“水藻”,水藻绿得像拿出了“终年贮蓄的绿色”——写出了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③水边有“垂柳”,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儿”——写出了水的清、亮。
5.怎样理解最后一段里“这块水晶”的比喻?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视线由下而上进行仰视,同时展开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并且把红屋顶、黄草山、灰色树影融入这块蓝水晶,在水天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
1.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的? (l)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同时赋予小山人的情感,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成是“看护者”,将小山表现得十分可爱而又充满温情。
(2)用人们的感受。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以及人们对于春天“明天就会到来”的幻想,不仅描绘了神态,更突出了心理活动。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1)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绿与雪的洁白相映生色。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赋予雪后的山和雪以动人的形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了雪娇俏的情态。
3.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1)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慈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人们的感觉,印证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地描绘了小雪覆盖下的矮松的秀美情态。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日山景充满了动态的美感。
(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被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显得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然没有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
4.冬天是一个缺乏色彩的季节,可是语言大师老舍抓住了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来确切地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一幅富有色彩感和意境美的图画。 请找出来并作具体分析。
(1)五彩缤纷。 雪后的济南,色彩纷呈——“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微微露出点儿粉色”“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银、青、蓝、黄、粉,各色俱有,五彩缤纷。这许多色彩,作者是靠“温晴”这一基调把它们统一起来、组织起来的。不管哪种色彩,作者都用它来描绘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描绘得那样鲜艳美丽、生机勃勃。这些着色的事物很容易引起读者对于色彩的美感和想象。
(2)交相辉映。 作者在给事物铺彩设色时,还十分注意不同色彩的搭配。他筛选具有鲜明对比色的景物,淡淡地加以点染和勾勒,让它们相互映衬, 彼此对照,从而使作品产生一种对比的、和谐的色彩美。例如,以青黑的矮松映衬树尖上的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草色的“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微微露出的粉色。这些映衬,色彩鲜艳夺目,都是生花妙笔。文中也有些景物,如“黄草山”“小灰色树影”本来并不怎么美,但一经映衬, 也就显示出它们的美来了,变成了这幅美丽图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思考分析: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1)直接抒发感情。 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后面还写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也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2)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传达出作者喜爱、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深情。 如“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和动静之态,也自然流露出热爱之情。
2.课文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此处“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1)首尾呼应为多种文体经常采用的结构方法之一,作者为避免结尾使用标题的照录,就作了标题主词与偏词位置的互换。这一换,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赏析者的兴趣,有浅中匿深,平中藏奇之妙。 (2)标题以“冬天”为中心词,令人见之顿生寒意之感。可读过全文,却知“响晴”取代了暗晦,煦暖替换了阴冷。文末又写“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而不由心生欢喜,确实胜人一筹。
(3)标题里作为中心词的“冬天”是一个时令,给人以笼统、抽象之感。作者以抽象造成迷离的悬念(济南的冬天到底什么样?),接着以生花妙笔写出具体的冬天的济南——山是摇篮似的山,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的山;水是冒着热气的水,清亮得发蓝的水。结尾主词与偏词的互换,标志着从无形写到有形,从无色写到有色,从迷离的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写,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水到渠成。
阅读下面写江南雪景的文段,和《济南的冬天》里的雪景描写比较,在写法上有何不同?你认为哪种写法好?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描写,而选段中多为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 两种写法都好,老舍写得直观易懂;而郁达夫引用诗句的写法,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这篇散文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向读者展现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几节课,我们从朱自清先生的《春》,到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美不胜收。希望同学们都能唤醒自己热爱生活的真心,睁大善于观察的慧眼,拿起精于描绘的妙笔,记下四季的美好风光,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藏在心中的欣赏、赞叹之情。
山围老城似摇篮 雪染小山如少女 描绘精彩 济南的冬天 雪卧城外似名画 语言优美 水暖藻绿显精神 情景交融 清亮湛蓝如水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济南的冬天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济南的冬天教课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知识链接,检查预习,课文朗读,整体感知,内容探究,品味赏析,鉴赏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2 济南的冬天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2 济南的冬天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济南的冬天,学科素养构建,新课导入,走进作者,本课知识清单,多音字,形近字,重点解读,异地之冬,日光毒响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示范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鼓书艺人》,《龙须沟》,词语解释,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奇迹”,“怪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