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PPT课件全册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农业自然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目标:
通过读不同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农业区位因素是变化的;
让学生从不同的实例来小结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解决情境中提出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归纳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难点)
五、教学思路:
两个情境导入“世界花卉业”、“桑蚕业”→学生从生活中举例,归纳自然、人文区位因素的变化→老师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所学知识,解决情境导入的设问。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①引导学生阅读情境1“世界花卉业”、情境2“桑蚕业”
②设问:概括情境1、2,主要讲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原因。
阅读情境1、2,概括主要内容,并思考原因。
从真实情境中体验农业区位因素是变化的,激发学习兴趣。
回顾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为本节课新内容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一
一、农业自然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影响
活动1:
举例说明,人类对农业自然区位因素的利用改造。
用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举例
引导学生讲生活和所学知识紧密联系,体现地理的生活化,增强趣味性。
探究一
探究1:利用改造自然因素的影响
阅读教材P59,回答以下问题:
(1)建玻璃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什么条件? 为什么我国北方冬季温室坡面主要朝南?
(2)列举你所知道的灌溉方式,并说明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阅读教材,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
活动2:分组讨论,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以下农业人文因素的变化及影响。
分组讨论,用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举例
引导学生讲生活和所学知识紧密联系,体现地理的生活化,增强趣味性。
探究二
探究2:人文因素变化的影响
(1)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蔬菜花卉棚”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我国种植业分布呈“北麦南稻”,为什么东北三江平原转变种植水稻?长江中下游平原越冬作物转变种植小麦?
阅读教材,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境回顾 解决问题
情境1:讨论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情境2:为什么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呢?
用已学知识解决情境中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小结: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影响 (思维建构)
课后画思维导图,总结农业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
讲碎片的知识点建立逻辑关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必修二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