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2.1人口迁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2.1人口迁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七十年代知青下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内容解读
    1.课标内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2.内容解读:
    “举例说明”是行为动词,属于应用层次认知水平,对学生要求中等。“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口迁移,了解和掌握人口的迁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举例”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教材分析
    人口迁移内容在必修二和第二章内容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的发展与深入:人口迁移是以人口增长为基础的,而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共同塑造了人口分布的面貌。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促进了城市化的推进,没有大批的农民由乡村到城市的迁移活动,城市化水平就不可能快速提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迁移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表述我国和世界人口迁移的“事实”,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本节内容在第一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据高中地理新课标关于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更要注重地理科学思想和国情、国策教育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正确的人地观,逐渐形成从情感、精神、文化的层面理解和处理事物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可尝试通过调查、收集身边的人口数据,增强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方法,形成地理,原理和规律。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本身就具备初步的人口知识,但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人口迁移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知之甚少,平时对身边的地理事象关注也比较少。高一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但是由于接触的社会面狭窄,在探究思考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学生身边熟悉的教学情境,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2.能够利用世界、国家、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五、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
    春回大地,樱花树下,英雄归来。3月13日上午,“樱约而至 感恩有你”武汉大学致敬抗疫英雄赏樱专场开启,全网聚焦,冲上热搜。被称为今年春天最浪漫的人口流动。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视频来感受那份美好。
    【播放视频】武汉抗疫医护人员赏樱盛宴
    视频看完了,请同学们思考:这场最浪漫的人口流动是人口迁移吗?什么叫人口迁移呢?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内容: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观看图片和视频,认识人口流动的短暂性。
    通过播放“武汉抗疫医护人员赏樱盛宴”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重温抗疫精神,培养其勇于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辨析: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学以致用】请判断:下列现象中有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五一黄金周”出游
    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小红随全家从海口市搬到深圳市读书
    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2.分类: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按照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农村的迁移
    【特别提醒】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
    阅读课本找出人口迁移的概念,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辨析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观看图片,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人口迁移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等。
    通过“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概念的辨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培养辩证思维,通过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的分析,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承上启下】人口为什么要迁移呢?我们用推拉理论来解释。
    1.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一般来说,迁入地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迁出地推力因素大于拉力因素。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教育先进等是拉力因素,生活压力大则是推力因素。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考虑的因素不一样。推力和拉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承上启下】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人口迁移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老课本上的推拉理论内容进行思考,说出主要推力拉力因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启发学生的思维。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人口迁移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教师讲述】
    自然因素:
    (1)气候: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
    美国东北部因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老年人退休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2)淡水: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如荒漠化引起的移民
    (3)土地: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特别的重要意义,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闯关东原因之一: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可供开垦荒地多。
    (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大庆市1960年以前是草原和沼泽。1959年9月松基三井打出石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现超过280万。
    (5)生态环境恶化
    图瓦卢,南太平洋岛国,面积26平方公里,海拔4.5米,人口1万多人。由于气候变暖,海面上升,未来50年将会没入海里。现举国陆续迁往新西兰。
    (6)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人口迁入。美国劳动力每小时收入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巨大的收入差异让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
    (2)城市化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
    (3)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相对缩小地区间的距离,减少人口迁移的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政治因素
    (1)政治中心的变革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在建都前荒无人烟,建都后20年就发展成为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
    战争:2011—2017年饱受内战摧残的叙利亚,有400多万人逃离家园,约占该国总人口的1/5.
    (3)政策: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2)家庭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宗教
    1947-1948年,由于印巴分治,导致了1500万多的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的200多万印度教徒迁往印度。
    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缺乏知识基础,通过创设情境,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增加丰富的素材,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移者:
    正面影响: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负面影响:①失去原有的人际关系;②增加了生活成本
    2.对迁入地
    正面影响: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状况;
    ②消费增加,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延缓了老龄化进程;
    ④人口迁入有助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交流
    负面影响:读材料,请同学们思考深圳作为移民城市,人口迁移对其有什么不利影响?
    据统计,2016年深圳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83.8平方米,约为北京的一半,而综合容积率更是在四座超一线城市的首位。
    深圳河流多为小河,径流小,河流的自净能力就弱,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不完善,已经建设完成的填埋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防渗层破损现象,对周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据统计,2018年深圳学位持续紧张,预估学位缺口已超5.58万。
    深圳市各级各类医院数量只有134家,分别仅为北京的19.1%、上海的38.4%和广州的58.5%;三甲医院仅有12家,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归纳总结】
    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对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②大量人口迁入给当地造成一定的就业压力
    3.对迁出地:正面影响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
    ②减轻了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
    负面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进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阅读提供的图文资料,分析人口迁移对的影响。
    通过乡土案例的运用,使学生认识到人口迁移对我们城市的影响,努力渗透情感教育的理念,能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与环境观,并激发爱国爱乡热情。并为后面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铺垫。
    四、【案例探究】深圳的发展与人口迁移
    读下面的材料,思考影响深圳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深圳本土的原住民中,客家人就占了约65%。历史上中原汉民族因为战乱、垦荒等原因经历了五次大迁徙,形成了现在的客家人。 (战乱、垦荒)
    2.1979年到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从鞍山、天津、上海、沈阳、郑州等地开赴深圳,成为建设深圳特区的拓荒牛。(国家政策)
    3.深圳特区成立40多年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在2017年度人口吸引力排行榜上,深圳高居榜首。收入高、财富集中度高是吸引人的一大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4.深圳防治空气污染与推动低碳发展并重,PM2.5年平均浓度等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圳蓝”成为城市亮色。(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学习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不同阶段影响深圳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运用深圳的人口资料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圳的发展史,增强乡土情感,同时可以作为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掌握程度。
    五、课堂小结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获奖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获奖表格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导入,讲授新课,阅读教材,多媒体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