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
展开一 、什么是人口迁移
1.概念:是指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2.分类
按是否跨越国界eq \b\lc\{(\a\vs4\al\c1(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名师点拨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影响
(1)影响某一区域人口机械增长。
(2)对迁出地、迁入地和迁移者本身产生不同影响。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
2.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②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
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受其影响,人们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②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特别提醒]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人口迁移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人们做出迁移决策时,往往重点考虑某种因素。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2.国内人口迁移
(1)工业化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2)工业化后:人口主要从农村迁往城镇。
(3)中国的人口迁移
(1)小明去美国留学不属于人口迁移。( )
(2)大洋洲一直是国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 )
(3)原始社会时期,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 )
(5)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 B.资源
C.政策 D.战争
提示:(1)× 到美国留学已跨越了国界且长时间改变了居住地,属于人口迁移。
(2)√ 大洋洲属于新开发的大陆,自身人口稀少,一直是人口迁入地。
(3)√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以采集、渔猎为生,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因此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5)D [近年来叙利亚国内内战频繁,导致大量民众外迁。]
人口的迁移
2018年6月9日,由全球化智库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8)》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出国留学增速放缓,来华留学增长迅速,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开始从国际移民来源国,成长为国际移民目的国,外国人“来华逐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问题1 (综合思维)构成国际移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提示:必须是改变居住地达到较长的一段时间,且要跨越国界。
问题2 (区域认知)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何特点?
提示:目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问题3 (综合思维)外国人“来华逐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对国际移民产生了很大吸引力。
问题4 (综合思维)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以国内人口迁移为主,还是以国际人口迁移为主?
提示:以国内人口迁移为主。
eq \a\vs4\al([归纳总结] )
1.人口迁移的判断
人口迁移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应为永久或长期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图示如下: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3.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4.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入地的影响
(2)对迁出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1.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1)~(3)题。
注:线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
(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
(3)大量人口流入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有( )
A.增加了欧洲乡村人口比重
B.缓解社会矛盾
C.缓解交通压力
D.增加城市环境压力
(1)C (2)D (3)D [第(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中欧和南欧。第(2)题,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第(3)题,大量流入欧洲的人口主要流入城市,增加了城市环境压力。]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们曾在20世纪50~70年代,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曾经如火如荼的青春,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那一时期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的心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民工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
问题1 (综合思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我国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国家的政策。
问题2 (地理实践力)目前,影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经济因素。
问题3 (综合思维)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中的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到我国的西部地区去工作,反映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国家的政策。
[归纳总结] __三步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第一步: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做到分析判断有目标。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用框图汇总如下:
2.第二步: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如下分析:
3.第三步:分析迁入地和迁出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拉力的因素,确定其中影响最大的拉力因素就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特别提醒]
1.经济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2.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要分析人口迁移发生的时间与区间,找到主因。
3.注意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等因素,因为老年人与少年儿童的迁移影响因素往往不是经济因素。
2.下图为某地某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1)D (2)A [第(1)题,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迁移数量大,最可能是因工作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第(2)题,甲年龄段人口是随父母进行迁移,以年龄特征分析,与乙年龄段人口相关性最为明显。]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探讨1.(地理实践力)此统计图的主题是什么?
提示:反映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
探讨2.(地理实践力)该统计图的构成是什么?
提示:竖轴表示百分比,横轴表示时间变化,用迁入率和迁出率两条曲线的时间变化反映主题内容。
探讨3.(综合思维)图示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以迁入为主还是以迁出为主?为什么?
提示:人口以迁入为主,因为在图示时间范围内,人口迁入率始终大于人口迁出率。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读轴:如上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迁移率。
(2)看线:迁入率曲线波动变化上升,迁出率曲线波动下降。迁移差额率即两曲线之间的垂直差值呈波动上升,意味着人口净迁入,且净迁入人口比重上升。
(3)抓点:抓住特殊点。如迁入率峰值、谷值等。
下图示意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京、蜀、浙、新 B.京、浙、蜀、新
C.浙、京、蜀、新 D.浙、蜀、新、京
(2)2005~2010年四省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 )
A.加快①省区老龄化进程,减轻了养老负担
B.缓解②省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
C.加强③省区与外省交流,促进了资源开发
D.缓解④省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
(1)B (2)D [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①人口总数少,人口迁入率高,是北京;②人口总数多,人口迁入率高,应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是浙江;③人口总数多,人口以迁出为主,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是四川;④人口总数少,人口迁移率低,是新疆。故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京、浙、蜀、新。第(2)题,2005~2010年四省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减缓了①省区老龄化进程,不会减轻养老负担;加重②省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加强③省区与外省交流,减轻资源压力;缓解④省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
题组1 人口的迁移
下图为人口迁移的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②⑤ B.⑥⑦
C.②④ D.④⑤
1.C 2.B [第1题,国际人口迁移必须跨越国界,①③属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人口迁移从居住地变更来看,须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故⑥、⑦不属于人口迁移。]
题组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完成3~4题。
3.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 )
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
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
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
4.与2000年相比,2016年浙江省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工程建设 B.交通运输
C.家庭婚姻 D.产业结构
3.A 4.C [第3题,图示曲线为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情况折线图,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A对。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B错。少年儿童的性别比不好确定,C错。与2000年相比,2016年性别比曲线起伏相对较小,接近平衡状态,D错。第4题,与2000年相比,2016年浙江省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家庭婚姻,C对。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均以男性劳动力为主,A、B错。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产业升级,这会使劳动力数量整体减少,D错。]
题组3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5~6题。
5.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
C.从亚洲迁往非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
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北京流往河北
C.从广东流往新疆 D.从湖北流往贵州
5.B 6.A [第5题,目前世界人口迁移总体上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第6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
教材P9活动
提示:
各类人口迁移,特别是永久性移民,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有广泛影响。
首先,对人口增长和分布产生巨大影响。人口迁移导致迁出区人口减少和迁入区人口增加,远比自然变动迅速、强烈。
其次,对人口结构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经济性迁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使迁入区性别比上升、人口结构年轻化、老龄化延迟,迁出区则相反。
再次,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促进各民族和各地区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交流;调整了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劳动力的供求比例,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等。此外,人口迁移还促进人种基因的交流。
教材P12活动
提示:
1.
2.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传统工业衰退,工人大量失业,而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区由于资源开发,新兴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人们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大量人口由东北部地区迁往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美国老年人由东北部迁往南部主要是因为气候因素。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方向
从欧洲到美洲、大洋洲
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特点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原因
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
表现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移
流量增大;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农村迁往城市
时期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点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迁出地区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迁入地区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原 因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发现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的石油输出国石油资源的开发
意 义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促进迁入国的经济发展,缓和迁出国的人口压力,但也造成迁出国的人才流失
阶段
迁移方向
原因
特点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②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东北、西北等地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区迁往发达区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阶段
流向
主要因素
南北战争时期
东→西、南→西
战争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乡村→城市
工业化和城市化
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南部→北部、南部→西部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东北部→南部、东北部→西部
新资源的开发、新兴工业的形成、环境优美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速递,问题驿站,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