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授课ppt课件
展开西汉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 ——杜佑《通典》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在古代中国,法律体现统治意志,着眼于防范与惩处。儒学提倡政教风化,着眼于教育和引导。前者刚,后者柔,两者怎样结合?
课标要求: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学习重点: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的沿革、教化方式的发展;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学结合的过程。学习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演化。
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郑玄注《周礼》(商代)刑三百。——《吕氏春秋》
一、先秦的德治与法治·早期国家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尚书》
早期国家的法律(习惯法)在当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寓法于礼,有一定的进步性。
一、先秦的德治与法治·春秋战国
阅读图表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内政改革有何共性?
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大幅发展,政治变动剧烈,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现实威胁:兼并战争激烈,存亡问题严峻,逼迫统治者提高治理效率,富国强兵。儒家局限: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法家优势: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加强专制的愿望。
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老虎,必被戳穿,它的窟窿愈多,则威严愈减。光靠亲族的情谊和君臣的名分去维持的组织必不能长久。——张荫麟《中国史纲》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法家思想被广泛采纳的原因?
法律形式发展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颁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秦汉时期
或与人斗,缚而尽拔其须眉,论何也?当完城旦。士伍甲斗,拔剑伐,斩人发结,何论?当完为城旦。——云梦睡虎地秦简
贼杀人、斗而杀人,弃市。其过失及戏而杀人,赎死;伤人,除。谋贼杀、伤人,未杀,黥为城旦舂。贼杀人,及与谋者,皆弃市。未杀,黥为城旦舂。——江陵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汉至魏晋时期
律令儒家化与礼法结合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律令逐渐儒家化。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律令儒家化。此后,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不可不以相顺,故君子重之也。——《春秋繁露·精华》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隋唐时期
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疏议》律在唐初经过删繁就简。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的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唐律疏议》辽太祖时,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太宗时,治渤海人亦依汉法。道宗时,以国法不可异施,将不合于律令者别存之。此所谓律令,还是唐朝之旧。金……章宗泰和时定律,《金史》谓其实在就是《唐律》。元初即用金律。……明太祖定《大明律》,又是一准《唐律》的。《清律》又以《明律》为本。——吕思勉《中国通史》
依据教材和材料,归纳《唐律疏议》特点及其影响?
继承了汉魏经验,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内容和精神被历代王朝借鉴,对后世法律制定影响深远。
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分吉、宾、军、嘉、凶五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强化教化:《颜氏家训》在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唐代整理推广。
三、宋元至明清的法律与教化·律令沿革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编纂于963年的《宋刑统》,其条目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内容略有改变。天一阁所藏宋朝《天圣令》,是以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为蓝本。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宋及以后法律的制定和司法实践,继承唐律,重视判例,体现出鲜明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三、宋元至明清的法律与教化·教化发展
理学思想深入社会生活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并通过种种渠道深入社会生活:社会:通过教育与科举、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广泛传播;家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毕,则返命焉。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而后改之。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朱熹《家礼》
儒学士人以乡约投身基层教化,约律合流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为康熙帝"圣谕"和雍正帝《圣谕广训》,也常引用《大清律例》。
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明太祖“六谕”敦孝弟以重人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 ——摘编自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结合材料分析,从宋朝到清朝, 乡约形式和内容有何变化?
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乡约从民间自发到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完美版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夏商西周时期,知识拓展,2第二次德法之争,儒家与法家之争,情境由你来断案,礼法对立,秦汉律令并行,汉代法律已开始儒家化,引经决狱案件,礼法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说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①原因,魏晋引经入律,唐礼法合一,礼法之争,礼法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图文ppt课件,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