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设计
展开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为人们所向往。但我们生活的地球之内又是什么呢?是炽热的岩浆!你能想象一个人在地球深处的岩浆内独自一人生活几十年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题——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二、作者介绍
投影: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曾于1999年至2006年连续八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 还有《超新星纪元》。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 ”之称的雨果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三、解读标题,概括情节:
(1)解读标题,概括课文内容
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交流点拨】
1、所谓的眼睛指什么?
2、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
3、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4、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呢?
5、为什么出不来了呢?
(2)将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连贯起来,写成一段话,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我觉得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快速浏览课文,理解小说结构,理清故事情节。
《带上她的眼睛》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你能将本文准确地划分吗?请概括出各部分的段意。
学生自由读文。讨论:
文中主任共出现几次?有什么作用?
两次,他对小说的作用更多表现在结构上。他是给“我”“她”的眼睛的人,也是揭示“她”身份的人。
2、整个故事是怎样发展的?
第一部分(小标题前的部分):开端: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休假。
第二部分(草原):发展:草原旅行我与她感受迥异。
第三部分(落日六号):高潮:她因落日六号出事被困地心。
第四部分(透明地球):结局:我能感受她的歌声与话语。
3、文中哪些句子表现出“她”细腻的感官、敏锐的感受、活跃的思维?
细腻的感官:“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去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敏锐的感受: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活跃的思维:“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她问。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为什么在草原上,“她”对每一样平凡的事物都做出很大的反应?
因为她原来是“落日六号”的成员,一个人被困在地心深处,周围的世界只有10平方米。
深入体会,伏笔运用
概括完课文之后,进一步深入文本,仔细品味,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精彩。本文曾获得 1999 年度第 11 届银河奖一等奖, 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对于她是“落日六号”的成员这一件事,其实文中早已有伏笔。
【交流点拨】第2段:“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第43段:“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写出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伏笔。
(屏显:伏笔, 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 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
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找出文中其他地方的伏笔和照应之处,通过旁批的方式,说说这里的伏笔和照应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每个同学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旁批,写出自己独特的体会或疑惑。写完之后交换看,精选最棒的一则旁批交流。邻座的同学互相观摩,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交流点拨】伏笔:
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得笑出声来。
“热,热得像——地狱。”
“飞船被裹在 6000 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 5000 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当然会热得像地狱。
“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
“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思考:小女孩为什么不想让大家知道她现在的处境呢?不想让文中的我知道她是一个被囚禁在地心里再也出不来的人呢?
【交流点拨】我认为小姑娘是想一个人承担这些生命中巨大的苦难,不想朋友们为她担心。这是一个懂事的小姑娘。
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外又在意中。有人物的:故事中的女生最初给人的感觉是娇小、楚楚可怜,让读者产生同情和怜惜的柔情;随着故事的发展,她无理而任性,让读者觉得讨厌;而最终她的牺牲精神又让读者感佩。
四、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所以说,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出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身陷如此绝境,她的心态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
(生思考)
齐声朗读第 44、45 两个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生齐读:
从这两段里面, 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呢?请同学们针对小姑娘的这段话加以解读。
小姑娘虽然外表柔弱,内心却有英雄般的崇高。我们小结如下:
(屏显:①强烈的敬业精神 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师小结:是这一切让这个小姑娘心如止水,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作为个体的人,她的确很渺小;但作为精神的人,她拥有挺立于天地之间的伟岸。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但他是根会思想的芦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精神铸就小姑娘的崇高。下面我再次诵读读第 45 段,46、47 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五、拓展延伸
学完本文,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文中的伏笔与照应,构思巧妙,引人入胜,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幻作品的无穷魅力。我们不仅读出了构思的精妙,也读出了小姑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希望本文的学习能够为大家打开一扇阅读科幻作品的大门,领略科幻的神奇。愿同学们课外读更多的佳作,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能学上一招。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林慈欣的《三体》
七、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
敬业精神
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对生活的热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带上她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带上她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复习,情景激趣,细读感悟,深入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带上她的眼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带上她的眼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主预习,整体感知,课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激趣,探究生趣,总结固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