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水与常见的溶液(湖南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水与常见的溶液(湖南专用),共28页。
1.(2018•衡阳)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
2.(2020•长沙)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小兰同学通过网课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后,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砂糖B.食盐C.纯碱D.植物油
3.(2020•郴州)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4.(2020•湘西州)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5.(2021•衡阳)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体液平衡
B.农业上用喷灌、滴灌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
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6.(2019•郴州)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其中一种物质的能量变化的实质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A.CaOB.NaOHC.浓H2SO4D.NH4NO3
7.(2021•怀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用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D.硝酸铵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8.(2021•株洲)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9.(2020•永州)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电解水的过程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0.(2020•常德)自来水生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生产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
B.供水系统提供的水不含任何杂质
C.液氯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
D.生活中可直接取用该自来水喂养金鱼
11.(2020•邵阳)如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图二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12.(2021•张家界)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B.用洗菜、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
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2021•邵阳)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
(2)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4)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
14.(2019•怀化)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回答:
(1)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D.过滤
(2)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请你写出一条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节约用水也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方法,请你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 。
(3)过度使用化肥也会造成水污染,但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必须合理使用化肥。某稻田禾苗出现泛黄现象,此时应及时追施 (填“氮肥”或“钾肥”)。
(4)请你任写一道有水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水生成的反应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5)电解水能获得高效、清洁能源物质 ,目前工业上并不采用该方法制取它,原因是 (写一点);请你再写出一种能源物质 。
(6)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可降低 (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
15.(2018•湘潭)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操作1的名称是 。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 待处理的水应该从 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 。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 (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 。
16.(2020•湘西州)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 、吸附、消毒、煮沸。
(2)“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请你各写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①节约用水 ;
②防治水体污染 。
17.(2018•益阳)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试剂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
(2)试剂A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8.(2020•长沙)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请你根据图表分析:
表: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KNO3对应的是图中的 物质。
(2)25℃时,向100g水中加入45.8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应采用 结晶法提纯甲。
19.(2020•益阳)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
(2)Na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3)20℃时,将20g 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将20℃时的NaCl和KNO3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5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NaCl KNO3(填“>”、“=”或“<”)。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0.(2017•永州)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NH4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可知,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 g.
(2)NH4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
(4)烧杯中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NH4Cl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1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 g.
(5)某同学欲验证NH4Cl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2实验,通过观察到 现象得以验证.
A.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
B.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8•衡阳)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
【考点】水的净化.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的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
A、沉淀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
B、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
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故错误;
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的水的净化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0•长沙)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小兰同学通过网课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后,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砂糖B.食盐C.纯碱D.植物油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3.(2020•郴州)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选项说法正确;
C、乙醇溶液不一定都是浓溶液,可以是稀溶液,选项说法错误;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乙醇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记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无色。
4.(2020•湘西州)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是液体或气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A、汽油不溶于水,形成乳浊液,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选项说法正确;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升高,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等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1•衡阳)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体液平衡
B.农业上用喷灌、滴灌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
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考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水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C.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来分析。
【解答】解: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体液平衡,选项说法正确;
B.农业上用喷灌、滴灌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选项说法正确;
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19•郴州)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其中一种物质的能量变化的实质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A.CaOB.NaOHC.浓H2SO4D.NH4NO3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物质与水结合后能量的变化考虑
【解答】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热量;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7.(2021•怀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用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D.硝酸铵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硬水与软水;常见的溶剂;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考虑;
B、根据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考虑;
C、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解答】解:A、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或蒸馏,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A错;
B、洗涤剂洗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故B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剂不一定是水,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C错;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硬水软化的方法,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知道溶液的特点。
8.(2021•株洲)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中不是只能含有一种溶质,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稳定性,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析出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20•永州)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电解水的过程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考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状况;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淡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煮沸能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的,要合理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的过程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硬水软化的方法、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20•常德)自来水生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生产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
B.供水系统提供的水不含任何杂质
C.液氯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
D.生活中可直接取用该自来水喂养金鱼
【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分析】A.根据明矾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自来水中含有杂质来分析;
C.根据液氯可以消毒来分析;
D.根据自来水中含有氧气较少来分析。
【解答】解:A.明矾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所以自来水生产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选项说法正确;
B.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供水系统提供的水含有杂质,选项说法错误;
C.液氯能够杀灭水中的病菌、微生物,不能除去其中的悬浮杂质,选项说法错误;
D.自来水中含有液氯残留,不能直接用于喂养金鱼,应将该自来水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除去其中可能的液氯残留,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1.(2020•邵阳)如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图二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考点】电解水实验;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现象来分析;
B.根据电解水的结论来分析;
C.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来分析;
D.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a试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C.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选项说法正确;
D.由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可知: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水的知识以及过滤操作,解题时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原理与实验结论,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即可。
12.(2021•张家界)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B.用洗菜、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
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A、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污染,做法不合理;
B、用洗菜、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节约用水,做法合理;
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水污染,做法合理;
D、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节约用水,做法合理;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人人都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2021•邵阳)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水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
(2)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4)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淘米水浇花或用完水立即关闭水龙头等 。
【考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水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
(2)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4)淘米水浇花、用完水立即关闭水龙头等,可以节约用水。
【解答】解:(1)水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
故填:属于。
(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煮沸。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
(4)淘米水浇花、用完水立即关闭水龙头等,可以节约用水。
故填:淘米水浇花或用完水立即关闭水龙头等。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4.(2019•怀化)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回答:
(1)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D.过滤
(2)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请你写出一条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节约用水也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方法,请你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 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和喷灌 。
(3)过度使用化肥也会造成水污染,但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必须合理使用化肥。某稻田禾苗出现泛黄现象,此时应及时追施 氮肥 (填“氮肥”或“钾肥”)。
(4)请你任写一道有水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有水生成的反应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5)电解水能获得高效、清洁能源物质 氢气 ,目前工业上并不采用该方法制取它,原因是 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的成本太高 (写一点);请你再写出一种能源物质 太阳能 。
(6)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可降低 温室效应 (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进行分析;
(2)根据水污染的防治和节约用水进行分析;
(3)根据农作物缺少某种元素所表现的现象进行分析;
(4)根据水作反应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中和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
(5)根据电解水的产物、电解水的方法代价高以及新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
(6)根据绿色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1)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蒸馏、过滤四个操作中,单一净化程度最高提蒸馏;
(2)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防治水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②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节约用水也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方法,①工业上改进技术,使水循环利用;②生活中一水多用;③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和喷灌;
(3)稻田禾苗出现泛黄现象,是缺氮肥的重要表现,所以应补充氮肥;
(4)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5)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属于高效、清洁能源,但是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的成本太高,目前工业上并不采用该方法制取它;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都属于新能源;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因此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可降低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
(1)C;
(2)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和喷灌;
(3)氮肥;
(4)CaO+H2O=Ca(OH)2;不一定;
(5)氢气 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的成本太高;太阳能;
(6)温室效应。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5.(2018•湘潭)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加速沉降 ;操作1的名称是 过滤 。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 除去色素和异味 待处理的水应该从 b 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 净化效果更好 。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 硬水 (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 蒸馏 。
【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结合操作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加速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故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加速沉降;操作1得到的是固体和液体,故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故填:加速沉降;过滤。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可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除去色素和异味,若是从a端通入,则有不溶性的泥土会聚集在活性炭的上面,形成淤泥,造成堵塞,故待处理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因为这样的净化效果更好,故填:除去色素和异味;b;净化效果更好。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故填:硬水;煮沸。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是蒸馏,故填:蒸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6.(2020•湘西州)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 过滤 、吸附、消毒、煮沸。
(2)“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请你各写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①节约用水 洗菜水浇花 ;
②防治水体污染 不用含磷洗衣粉 。
【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与方法来分析;
(2)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与防治水污染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煮沸;故填:过滤;
(2)①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有很多,例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等;故填: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②防止水体污染的具体措施有:不用含磷洗衣粉、不向水中扔垃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等;故填:不用含磷洗衣粉(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2018•益阳)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试剂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是 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2)试剂A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氢氧化钠固体 。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解:向烧杯中加入试剂 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说明A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A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浓硫酸等;溶液温度升高,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氢氧化钠固体。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情况以及物质的溶解度知识等即可顺利解答。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8.(2020•长沙)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请你根据图表分析:
表: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KNO3对应的是图中的 甲 物质。
(2)25℃时,向100g水中加入45.8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 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应采用 降温 结晶法提纯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KNO3对应的是图中的甲物质。
故填:甲。
(2)25℃时硝酸钾溶解度小于45.8g,向100g水中加入45.8g KNO3,充分搅拌后,不能全部溶解,所得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故填:饱和。
(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应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故填:降温。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9.(2020•益阳)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KNO3的溶解度是 85.5 g;
(2)Na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KNO3 (填化学式);
(3)20℃时,将20g 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68 g;
(4)将20℃时的NaCl和KNO3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5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NaCl > KNO3(填“>”、“=”或“<”)。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1)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
故填:85.5。
(2)Na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硝酸钾。
故填:KNO3。
(3)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0g,将20g 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够溶解18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8g,
故填:68。
(4)20℃时氯化钠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溶解度,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是氯化钠大于硝酸钾,将20℃时的NaCl和KNO3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50℃,都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是质量分数不变,因此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NaCl>KNO3。
故填:>。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0.(2017•永州)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NH4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可知,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 50.4 g.
(2)NH4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 KNO3 (填化学式).
(3)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玻璃棒 .
(4)烧杯中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NH4Cl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1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 133.3 g.
(5)某同学欲验证NH4Cl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2实验,通过观察到 A 现象得以验证.
A.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
B.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表格信息来分析;
(2)根据图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解答;
(3)根据配制溶液所需用的仪器解答;
(4)根据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来分析;
(5)根据图示现象分析.
【解答】解:(1)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4g;
(2)根据表格可以看出,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3)由固体溶解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玻璃棒;
(4)由图可知,降温至10℃后,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达到了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即: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铵33.3g,此刻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33.3g;
(5)由图象可知,水中加入氯化铵后,U型管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说明氯化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吸收热量;
答案:
(1)50.4;
(2)KNO3;
(3)玻璃棒;
(4)133.3g;
(5)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表格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格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温度/℃
10
30
50
70
溶解度/g
NH4Cl
33.3
41.4
50.4
55.2
KNO3
20.9
45.8
85.5
110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温度/℃
10
30
50
70
溶解度/g
NH4Cl
33.3
41.4
50.4
55.2
KNO3
20.9
45.8
85.5
1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三年辽宁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之水与常见的溶液,共36页。
这是一份湖南3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水与常见的溶液,共31页。
这是一份三年山东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之水与常见的溶液,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