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
展开教学设计
课题: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问题导入】同学们,化学上用哪些方法来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这个化学反应的?
【学生活动】回忆并书写氢气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真观察和比较上述三种表达方式,你分别能获得反应中哪些信息?他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设计目的: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完善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随着自己的学习与成长知识是不断地更新完善的。)
【学生讨论】表达式①反映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没有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没有体现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
表达式②反映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各物质的组成,但没有体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
表达式③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和反应前后原子守恒,但看不出具体物质的种类和具体组成元素,且微观模型表达起来比较麻烦。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否结合上述三种表达方式的优缺点,自己创造出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来表示这个化学反应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结合上述三种表达方式的优点于一个表达式中,自主获得新的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创造出的表示方式中体现了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数目也没有改变,所以可否将“→”改为“〓”呢?
【教师引导】数学上把这样的表达式称为什么式子?——方程式
【教师引导】同学们探究出的这种表达方程式较全面地反映了化学反应中的信息,更体现了化学反应中前后原子守恒,化学学科上把它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鼓励学生给化学反应方程式确切的定义。
【学生活动】在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础上描述化学反应方程式概念。
(设计目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再造思维,让学生亲身体验定理产生的过程,理解新知的获得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已有知识产生疑问从而解答疑问中产生。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方程式产生于学生自主获得,学生体验到学习自主角色的快乐。)
【教师板书】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归纳化学方程式具体反映出哪些信息?
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②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注:①、②两个信息学生很容易获得,信息③的获得中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描述给以恰当的启发和引导。如:
【教师启发】同学们,每个分子都具有它固定的质量,既然从微观上能看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分子个数关系,能否从方程式中获得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方面的一些信息呢?
注:(根据以往经验,让学生发现方程式中质量关系需要教师的启发,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引导到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微观粒子质量比,再引导到宏观上物质的质量比关系)如:
学生发现,化学方程式体现了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质量比和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引导】既然化学方程式体现出了这些信息,我们该如何把这些信息用语音完整的描述出来呢?(引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描述
【学生活动】讨论并描述化学反应
①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水
② 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③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注:描述③是从质量比上对方程式进行描述,学生在描述中可能会出现不恰当的说法,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描述给以分析和引导,让学生不仅发现描述的方法,更对描述有深刻的理解。
【学生活动】练习方程式的读法
【学生活动】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疑问?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方程式中还反映出其它信息,并通过讨论归纳和总结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在PPT上呈现完整的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总结化学方程式不仅体现了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条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比;还标出了生成物的状态,化学方程式较全面地反映了化学反应。
(设计目的:方程式书写注意点一般教师是直接对学生讲解的,学生接受该知识比较生硬。这里改成列举方程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与发现方程式书写特点并分析为何要进行标注,知识的发现仍然由学生自己完成,既锻炼了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活动】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错在哪里?总结方程式书写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发现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遵循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方程式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描述书写化学方程式,总结自己的书写步骤,再讨论达成共识。
例: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书写过程总结方程式书写步骤,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得出的知识,学生将更乐于接受。)
【学生活动】初步练习方程式的书写
①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② 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③ 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硫酸铜(CuSO4)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Cu(OH)2】沉淀,生成的硫酸钠(Na2SO4)留在溶液中。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独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呢?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利用以得知识解决问题中遇到新的问题来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过程。)
【学生交流反馈】方程式书写中配平比较困难,需要老师的帮助。(为下一节课——“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铺垫。)
【教师活动】这节课同学们自主的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化学反应表示方法即化学反应方程式,认识了它的意义,学会了它的描述方法,清楚了它的书写注意点,体验到了探究新知的快乐。同学们,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从而获得新知的过程。当我们在寻找到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往往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就会不自觉的被带到一个个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学们在尝试书写方程式中遇到了配平这一困难,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下一节课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学生交流】本节收获:
1、学到的知识是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提炼。)
2、收获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哪些探究新知的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叙述引导学生在本节的教学环节中哪里体现。)
3、课后留给自己的思考是什么?
(学生叙述,教师提炼、激励)
(设计目的:学习是一个接连不断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沿着探究的问题继续思考下去,教育学生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育学生学习永无止境,在自主意志中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快乐的过程。)
板书: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化学方程式
一、方程式的意义
1、反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反映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
3、反映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比。
二、方程式的描述
1、 和 在 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 和 ;
2、每几个 分子和几个 分子在 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几个 和几个 分子;
3、每 份质量的 和 份质量的 在 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 。
三、方程式的书写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优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情景引入,活动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课, 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