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课件2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231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拟行路难》课件2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231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拟行路难》课件2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231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拟行路难》课件2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2315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拟行路难》课件2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2315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拟行路难》课件2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2315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拟行路难》课件2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2315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拟行路难》课件2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2315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拟行路难(其四)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拟行路难(其四)评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春日忆李白》,整体感知,课文解析,类诗探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李白面对人生的挫折,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面对挫折写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屈原面对挫折写下“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其余心之可惩”的,面对人生的坎坷,有个人却只能“踯躅不敢言”,他是谁呢?今天我们来走进他的诗歌。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上党, 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元嘉期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任临海王刘子项的前军参车、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后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
李鲍照(约414—466)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钟嵘《诗品》说鲍照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他的诗文,在生前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 首。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鲍参军是鲍照,杜甫用鲍照的诗作成就来赞扬李白,可见对鲍照的评价之高。鲍照的诗是什么样呢?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走进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
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这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这些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名,《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多言“仕路艰难及离别伤感之意”。拟行路难,为乐府组诗名。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后人评价说《拟行路难》思想内容和原题妙合无垠。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的方向流淌。
【比兴】①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兴手法。②诗人用平地上的水向不同的方向流淌,比喻人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抨击了不合理的门阀制度。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人生也像这漫流的水一样,各有自己的命运,怎么能走着坐着都叹息发愁呢!
“行坐” “叹愁”这愁绪如此浓重,令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挥之不去、排解不开。
诗人“愁”情表现是什么?
因“人生亦有命”而愁门阀士族,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①酌酒 ②歌唱《行路难》①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种种不平在心头激荡。②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欲将一腔悲愤倾泻而出。但因过于悲痛,连歌也唱不下去。只能再举杯酌酒消愁,结果只是愁更愁。“愁之解”,无可排解、压抑郁闷。
喝酒来自我宽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①酌酒 ②歌唱《行路难》①第七句作者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②第八句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③作者巧妙运用运用对比手法,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人心不是木石,怎能不为哀乐所动,没有感触?只是隐忍不敢出声。
拟 行 路 难
梳理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作者情感由“屈从”到“不平”再到“认命”到“ 借酒浇愁,唱歌断愁”再到“无可奈何”。整首诗塑造了一位满怀郁结,举杯消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
行路难(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拟行路难》和李白的《行路难》在表现手法、内容和情感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①表现手法相似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把水的流向的不同比作人生的贵贱穷达的不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把宦途比作行路的艰难。②内容上都抒写怀才不遇。
不同点:从情感看,李诗是高昂向上的,鲍诗却忍气吞声,徘徊辗转,愁情无以释怀。鲍照的诗歌,有对命运的抗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后“吞声踯躅不敢”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而李诗虽有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 凸现出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定风波》
古诗文中抒发怀才不遇的诗词很多,试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诗人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
鲍照生活在门阀制度严重的南朝。 李白生活在开放、相对公正的大唐盛世。 南宋由于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金兵掳去,宋高宗赵构得以登上帝位。 从赵构的心理上来说,他并不想收复失地,一旦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他将无地可处。鉴于此,南宋历史上有很多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形象,比如辛弃疾、陆游等。 他们心里压着太多的愤慨。时代不同即使是面对类似的主题,诗人的情感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诗人的选择也不同。
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与鲍照生活时代相近的陶渊明写过《归园田居·其一》,请对比鲍诗与陶诗,二者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说明理由。
鲍照面对官场不顺愁到极致。 陶渊明面对官场不顺,选择了另谋生路,归隐田园,在田园中找到心灵的栖息地。 同一个时代或相近的时代,诗人面对同一个主题——怀才不遇,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情感、生活态度,做出不同的选择。
时代相近,情感不同的原因?
1.鲍照《拟行路难》中,“ , ”起首两句诗人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2.鲍照《拟行路难》中,“ , ”两句正如钟嵘《诗品》所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
3.《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没有直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而是以“ , ”来安慰自己,期望从苦闷中求得解脱。4.在《拟行路难》中,“ , ”是诗人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5.在《拟行路难》中“ , ”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3.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4.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5.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拟行路难(其四)精品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关链接门阀制度,一明确字词,二吟咏诗韵,三文白对译,品味情感,背诵并默写本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拟行路难(其四)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2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拟行路难(其四)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拟行路难,朗读诗歌,外部动作,行叹坐愁,举杯消愁,歌咏抒愁,吞声咽愁,知人论世,吞声踯躅不敢言,魏晋南北朝南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