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提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097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提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097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提升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097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提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提升试题,共9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提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对诗《望岳》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2.下列作家、作品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贾平凹——现代作家——《满月儿》获得施耐庵文学奖B.普希金——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C.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D.陆游——宋代爱国诗人——《游山西村》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忏悔 斑斓 哆嗦 悔人不倦B.响午 幼稚 奠基 垂垂暮老C.深宵 幽寂 褪尽 祸不单行D.缈小 瞬息 繁密 轰轰烈烈4.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5.下列对《已亥杂诗》的理解有误一项是(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B.“更护花”的“花”指青少年,此句表明自己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C.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D.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7.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ìng) 颤抖(chàn) 挑逗(tiǎo) 盘虬卧龙(qiú)B.忏悔(chàn) 沉淀(diàn) 懊丧(sāng) 仙露琼浆(qióng)C.恍然(huǎng) 赤裸(luǒ) 瀑布(pù) 忍俊不禁(jīn)D.绽开(zhàn) 伶仃(líng) 刹那(shà) 灼灼其华(zhuó)8.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填空题9.文学常识填空。(1)《登幽州台歌》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2)《登飞来峰》作者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北宋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_家。(3)《己亥杂诗》(其五)作者 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清代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_家。10.文学常识填空。(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____,是____(国籍)诗人,是____的奠基人。(2)《未选择的路》作者____,是____(国籍)诗人。被认为是“____”。三、综合性学习11.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通 知各位同学: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2019年5月8日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_”。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 脱鞍暂入酒家垆:__________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3)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__。(颈联)A.风高 还 B.风高 回 C.高风 还 D.高风 回四、语言表达12.“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分别是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停住”和“加快”脚步的原因。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各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乙)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将要)B.杂然相许(赞同)C.河曲智叟亡以应(丢失)D.飞来山上千寻塔(古代长度单位)1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C.操蛇∕之神∕闻之D.不畏∕浮云遮∕望眼15.下列句子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告之于帝B.操蛇之神闻之C.跳往助之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1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一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人物对话。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C.《愚公移山》一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是为了突出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D.读了《愚公移山》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再加上神灵的帮助,一定能成功。17.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且焉置土石(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9.请说说“飞来山上千寻塔”中“千寻”的表达效果。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生命之芯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③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④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⑤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⑥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⑦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⑧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⑨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20.第①、⑤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21.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22.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23.阅读全文,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一棵小桃树①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②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③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竞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委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④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大家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⑤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竞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儿!⑥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⑦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24.第①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5.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26.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27.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1.D2.A3.C4.C5.B6.C7.C8.C9.陈子昂 唐 王安石 介甫 半山 政治 文学 思想 龚自珍 璱人 定盦 思想 文学10.(1)普希金 俄国 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 (2)弗罗斯特 美国 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11.(1)①竟答 竞答②将“召开”改为“举行”③在日期上方补上“校学生会”;(2)①船(或“舟”) 马②折柳(或“赠柳”) 饯饮(或“劝酒”)(3)C12.“停住脚步”是为“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所吸引;“加快脚步”是因为从遭受了不幸而又花开得很盛的藤萝身上得到了生活的启发。13.C14.A15.B16.D17.D18.(1)况且把泥土石头放置到哪里呢?(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19.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诗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20.结构上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意思对即可)21.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2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23.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生命使命而生活。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意近即可)24.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25.①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②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光,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26.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27.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