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4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年级 | 一年级 | 单元主题 | 厘米、米的认识 | |||
课题 | 整理与复习 | 课次 | 第4课时 | |||
课标依据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 知识技能”中提出了“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 |||||
教学目标 | 1.在实践活动中,巩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线段。 2.结合实际,在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学会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会量线段的长度,能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
教学重点 | 在实践活动中,巩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线段。 | |||||
教学难点 | 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一、谈话导入,整体梳理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厘米、米的认识》这一单元,大家想一想,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在信息窗一,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认识了测量工具直尺,还认识了线段,会测量线段、画线段。 在信息窗二,我们认识了第二个长度单位“米”,还知道了厘米 和米的关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吧! 二、分类梳理 1.观察直尺,你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 直尺上从0到1的距离就是1厘米。 直尺上从3到4的距离也是1厘米。 那你能找到2厘米吗? 5到7之间的距离就是2厘米。 8到10之间的距离也是2厘米。 2.大家真棒,通过直尺,我们找到了1厘米、2厘米,那你能用直尺测量一下这两支铅笔的长度吗? 红色的铅笔,左边对准0刻度线,右边指向9厘米,红色铅笔的长度就是9厘米。 那你会测量绿色尺子的长度吗? 绿色铅笔没有对齐0刻度线,我们可以看他的长度占了直尺的几格,一格。两格、三格、四格、五格、六格,六格就是6厘米。 还有第二种方法,铅笔左边对准数字1,右边对齐数字7,7-1=6厘米,铅笔的长度就是6厘米。同学们,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3.你会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吗? 首先,我们要请出我们的好朋友直尺,在左边0刻度线的地方,画下线段的第一个端点,然后向右划线,到4厘米的地方,画上第二个端点,最后在线段上面标上长度。同学们,你会画了吗?快来画画试试吧! 4.关于米,你知道哪些知识?米是我们认识的第二个长度单位,通过观察米尺我们发现,1米=100厘米。 5.你能找出身边的1米和1厘米吗? 我们发现,教室讲桌的高度大约是1米,小朋友伸平胳膊,两手间的距离 大约是1米,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 同学们,你还能找出其他的1米和1厘米吗? 三、综合练习 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练习时间 1、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房间高3( 米 )。 铅笔盒的长度大约是20( 厘米 )。 操场一圈长400( 米 )。 小丽的身高是125( 厘米 )。 2、判断对错。 1米和100厘米同样长。( 对 ) 小明高2厘米( × ) 2厘米只是我们直尺上2小格的长度,不可能是一个人的身高。 妈妈一步长60米。( )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正确说法是妈妈一步长60厘米 课桌宽60厘米,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同学们,你都做对了吗? 四、总结 师: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回顾整理了厘米和米这一单元,又通过各种联系巩固了知识,并且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和方式,把《厘米、米的认识》相关知识点整理一遍。
|
以生文本,先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再有针对性的复习。
1cm的认识,对学生长度单位的掌握就像一粒种子般的知识,反复巩固,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长度单位模型。
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师从不同角度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
知识的系统整理便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 |||||
教学反思 | ||||||
| ||||||
数学一年级下册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下册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拓展练习,巩固新知,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认识米的重要性,借助米尺,初步感知米,感受生活,加深理解,探索米和厘米的关系,回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借助素材,认识厘米,巩固练习,回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