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声现象》单元测试1.(2019·无锡)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2.(2019·宁夏)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C.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这两个词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色 C.音调 D.振幅 4.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传播速度 5.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琴弦的振幅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声体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D.发生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8.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9.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制止了噪音产生的是A.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B.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C.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D.有居民居住的公路旁修建隔音墙 10.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植树 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 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答案:B11.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A.方向性好B.穿透力强C.能量集中D.遇物反射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13.近年来,不少地区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B.地震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D.地震波都可以被人耳听见 14.下列关于声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公路两旁的绿化带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距离发声体越近,音调越高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B.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D.关上窗户可以减小窗外噪声的影响,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慢 16.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17.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产生的,他抬起不同的手指,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使笛声的____发生变化. 18.端午节信都龙舟赛上锣鼓喧天,鼓声是通过___传到人耳中,人是根据___来判断是鼓发出的声音. 19.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________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___。 20.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___产生的。琴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在___控制噪声。 21.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22.“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它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琴声是通过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减弱噪声. 23.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1)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为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填序号)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响度距离衣服较响较长锡箔纸响长 答案1. A2. C3. C4. C5. C6. B7. D8. A9. C10. B11. D12. B13. C14. A15. C16. C17. 振动 音调(频率或高低)18. 空气 音色19. 音色 真空中不能传声20. 振动 传播过程中21. 超声波22. 音调 空气 声源处23. (1)机械闹钟(2)B(3)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 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阅读与思考,想像与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