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一、选择题(共15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利用声音获得身体信息的含义B.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器械C.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电影院墙壁通常是凹凸不平的,这主要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因为回声影响观影效果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次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C.超声波碎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D.街道上安装的噪声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洗眼镜时,人听到的“磁嵫”声是清洁器发出的超声波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5.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音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大B.如果两位学生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两人的声音C.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D.欣赏合唱期间,同学们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6.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7.图中有关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三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图丁,禁止鸣笛是传播过程中减少噪音8.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发令员对着旁边一块黑色圆形挡板发令的情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挡板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B.终点计时裁判靠听枪声或看到开枪产生的白烟开始计时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产生的C.起点裁判员打枪时一般会带耳塞,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若终点计时员靠听枪声记录百米赛跑的成绩刚好为12s,如果此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那么运动员真实的成绩约为12.29s9.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海绵被压扁后,体积变小,质量变小B.上课时关紧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男高音放声歌唱,男高音的“高”是指响度大D.被踢飞的足球,在空中仍受到重力的作用10.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摩托车装有消声器,其作用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B.图乙人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央台上说话,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人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C.图丙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图丁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11.下列有关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禁止鸣笛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图乙,用力敲击音叉,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C.图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D.图丁,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D.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1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实验器材既可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又可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乙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C.丙图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阻止噪声的传播D.丁图烛焰晃动说明了声可以传递信息14.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目的是为了减弱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的是( )A.禁止鸣笛 B.限速C.禁止停车 D.限重15.如图所示,港珠澳大桥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隧道内壁釆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隧道内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漫反射C.我们能看到大桥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水面海浪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二、非选择题16.有一款智能音箱,它内置了声纹识别系统,可以识别主人的声音,按照主人的指令实现语音购物、音乐播放、人机互动、音量调节等功能。音箱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的________(选填“音调”或“音色”或“响度”)不同,早上醒来后语音关闭音箱的闹钟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17.控制噪声的危害有多种措施,城市中高架桥两边架设隔音板是通过______路径的方法来控制噪声影响,摩托车加装消声器是通过______来控制噪声影响。18.考试时间,窗外传来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对考生来说是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静”字,从物理学讲这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19.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从声音的特征来看,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进行判断的。在课室自习时,如果你用手机跟别人讲话,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你的声音属于______声,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时使用手机。20.2019年12月30日早上8点40分,开往张家口的G2505次列车(如图)从北京北站驶出,标志着京张高铁正式开通。京张高速铁路主线由北京北站至张家口站,正线全长174km,设10个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为350km/h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列车时刻表如下。求:(1)结合时刻表计算出G2505次列车从北京北站到张家口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2)清华园隧道全长6.02km,G2505次列车全长201.4m,当它以80km/h的速度从进隧道到驶出隧道共用了多长时间_________?(3)由于列车经过清华大学东门后,线路逐渐抬升,设计团队特意在隧道出口处设计了全封闭声屏障,这是在__________减少列车带来的噪音污染。21.一青年在歌舞厅做服务生快两年了,近日他感到听力下降,睡眠不好,头疼.经医生检查,他的血压也升高了,你能帮助他找出可能导致患病的原因吗?你认为怎样做才会缓解病症?22.汽车的废气离开引擎时压力很大,如果让他直接排出去,将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因此需要安装消声器.消声器中里面排列有许多网状的金属隔音盘,当汽车废气从排气歧管进入消声器,经过隔音盘从排气管排出后,废气产生的声音就很小了,其消声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23.大雪过后,感觉周围变得寂静起来,从物理角度解释这是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1.C【详解】A.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故其中的“闻”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器械时,能使精密器上附着物破碎脱落,达到清洗的目的,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C符合题意;D.电影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蜂窝状,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了回声的干扰,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A.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并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符合题意;D.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故B错误;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4.B【详解】A.人听到的“嗞嗞”声不是超声波,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A错误;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改变了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频率,使音调发生改变,故B正确;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蝙蝠是靠发出和接收超声波发现昆虫位置的,故D错误。故选B。5.C【详解】A.女生发声时声带相对男生振动的更快、频率更高,因此音调更高,故A错误;B.两位学生的音调和响度相同,但我们可以根据两位同学的音色不同分辨两人的声音;故B错误。C.声速跟介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声源无关,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正确。D.欣赏合唱期间,同学们要保持安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产生,故D错误。故选C。6.B【详解】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详解】A.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图中的瓶子,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瓶子的振动快慢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A错误;B.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C.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罩内的空气减小,同时听到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将罩内空气完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即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D.禁止鸣笛,防止了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8.D【详解】A. 挡板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帮助终点计时裁判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故A错误;B. 发令枪响的同时产生白烟,起点的运动员听到枪响立刻开始奔跑,但声速远小于光速,终点裁判先看到“白烟”,但需要过一会儿才听到枪响,所以终点计时裁判靠听枪声计时要比看到开枪产生的白烟开始计时更短,故B错误;C. 起点裁判员打枪时一般会带耳塞,这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 若终点计时员靠听枪声记录百米赛跑的成绩刚好为12s,如果此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那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运动员真实的成绩为故D正确。故选D。9.D【详解】A.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一块海绵被压扁后,体积变小,但质量与体积无关,保持不变,故A错误;B.上课时关紧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男高音放声歌唱,男高音的“高”是指振动频率大即音调高,故C错误;D.重力是地球作为施力物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被踢飞的足球,在空中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10.B【详解】A.人们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图甲摩托车装有消声器,其作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错误;B.图乙人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央台上说话,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辨不开,人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故B正确;C.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图丙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图丁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B。11.D【详解】A.图甲,禁止鸣笛是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错误;B.用力敲击音叉,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发声,故B错误;C.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D.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介质越变越小,故听到的声音越变越小,故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故选D。12.C【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传声介质,故真空中不能传声,故A错误;B.优美的音乐如果干扰了人的正常生活,也属于噪声,故B错误;C.利用超声波可以给金属工件探伤,通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判断金属工件有无损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D.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D错误。故选C。13.A【详解】A.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改变尺子振动的频率;在保持长度一定时,改变拔动尺子的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尺子的振动幅度,所以甲图的实验器材既可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又可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正确;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故B错误;C.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D.烛焰晃动说明了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14.A【详解】A.如图表示禁止鸣笛,从声源处减弱机动车的噪音,故A符合题意;B.如图表示限制车辆行驶的速度,与减弱噪音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如图表示此路段禁止停车,与减弱噪音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如图表示限制超重车辆通行,与减弱噪音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BD【详解】A.隧道内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说明人看隧道壁时不会感到刺眼,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漫反射,故B正确;C.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会振动,则水面海浪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BD。16.音色 声源处 【详解】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所以音箱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早上醒来后语音关闭音箱的闹钟,声源停止了振动,所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7.阻隔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产生 【详解】城市中高架桥两边架设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通过隔噪声传播路径的方法来控制噪声影响。摩托车加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即通过防止噪声产生来控制噪声影响。18.噪声 声源 【详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考试时间,窗外传来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对考生来说是噪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静”字,让大家尽量不发出声音,这从物理学讲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9.响度 音色 噪 【详解】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又叫音量,改变音量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闻其声知其人”,这是因为不同的人说话时发声的音色不同。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干扰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在教室自习时,接打手机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属于噪声。20.151.30 km/h 0.08h 在传播过程中 【详解】(1)由题中的表格可知,从北京北站到张家口站所用的时间是,平均速度是(2)由得,从进隧道到驶出隧道共用的时间为(3)设计团队特意在隧道出口处设计了全封闭声屏障,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列车带来的噪音污染。21.歌舞厅里的声音响度一般较大,常常超过70dB甚至达到90dB以上.人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可能引起听觉衰退,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所以这名青年的疾病很有可能是噪声引起的.治疗的方法最好是离开这个环境,到环境较幽静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再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解析】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称为噪声.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歌舞厅里的声音响度一般较大,常常超过70 dB甚至达到90 dB以上.人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可能引起听觉衰退,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所以这名青年的疾病很有可能是噪声引起的.治疗的方法最好是离开这个环境,到环境较幽静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再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故答案为歌舞厅里的声音响度一般较大,常常超过70 dB甚至达到90 dB以上.人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可能引起听觉衰退,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所以这名青年的疾病很有可能是噪声引起的.治疗的方法最好是离开这个环境,到环境较幽静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再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22.多次反射、吸收【解析】答:由消声器的结构可知,消声器中里面排列有许多网状的金属隔音盘,当汽车废气从排气管进入消声器,其消声原理是:经过隔音盘多次反射、吸收,起到消声的作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3.由于松软积雪中的缝隙很多,声音进入后,很难再反射出来,因此刚下的雪,能很好地吸收声音,所以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周围特别寂静.【详解】由于松软积雪中的孔隙很多,声音进入后,多次反射、吸收,很难再反射出来.因此刚下的雪能很好地吸收声音,大雪过后,感觉周围变得寂静起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二上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测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后作业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有这样一则笑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