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京剧趣谈》课文知识点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865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京剧趣谈》课文知识点
展开京剧趣谈题目解说: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议论文。题目里的“谈”就是谈论、议论的意思。文章有两个小标题:马鞭和亮相。作者选择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写京剧之趣。本课由两篇文章组成,第一篇介绍了京剧在道具使用方面的特点: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第二篇文章介绍了京剧在动作造型方面的一些特点。 文学常识:京剧是清朝安徽的四大戏班来到京城给乾隆祝寿,又和当时的汉调艺人合作,并融入昆曲、秦腔等元素演变而来。2006年,京剧被纳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是:唱、念、做、打。京剧角色的行当有:生、旦、净、丑。京剧脸谱象征意义:红脸表示着忠勇,代表人物是关羽。蓝脸和绿脸代表着草莽英雄,代表人物是窦尔敦。黑脸象征猛智,代表人物是张飞。黄脸和白脸象征凶诈,代表人物是典韦和曹操。金脸和银脸代表神妖怪 多音字:传:chuán传神 zhuàn传记 省:shěng节省 xǐng反省 词语解释:驰骋:(骑马)奔驰。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虚拟:虚构,凭想象造出来。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绱:把鞋帮鞋底缝在一起。风雨不透:风吹不进,雨淋不透。形容包围或封闭得十分严密。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戛然:形容声音突然中止。凸显:清楚地显现。 段落概括: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第二自然段: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以感觉可使用。第三自然段:介绍虚拟道具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五、重点句子解析1.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句解: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演员运用马鞭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写了出来。 2.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句解:这是神态描写,这里描写观众的紧张神态,是对舞台上演员表演的激烈打斗场面的烘托,衬托出表演的精彩,引人入胜,为下文的“静”作铺垫。 3.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句解:说明这时候没有声音比有声音更有表现力,人们的情绪已经与京剧表演中传达的情感相融相通,突出了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六、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 2.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几个方面的特色?课文介绍了中国京剧在两个方面独有的艺术特色,一是道具:有实在道具如马鞭,还有一些虚拟道具;二是动作:亮相。 3.读“马鞭”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2)京剧中运用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舞台表演中,举出几个事例,揭示京剧中道具的独到之处。 4.读“亮相”部分,思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静态亮相,这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2)动态亮相,突显人物英雄气概。七、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展示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八、成语含义: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曲终人散:原指歌曲结束的时候,就是人们解散离开的时候。也表示感情或者事情结束了。有板有眼: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行云流水:诗文,书画等十分流畅。巧夺天工:形容记忆巧妙。惟妙惟肖:形容描写十分逼真。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