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人教版绘画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教版绘画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问,参看图片并延伸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传神写照--------人物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传神写照------人物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六课。本课程以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展现古人的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古人对人物形神表现审美高下的判断标准及缘由,了解古代艺术家精深的艺术造诣和对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古代艺术了解较少,本课的学习正好明晰了他们对古代中国画艺术的迷茫,能够从画作的表象中去深究表现的原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 引导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古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能力目标:明白古人对人物画形神审美高下判断的缘由,经典作品的鉴赏加强对传神写照艺术魅力的感受情感目标:增强对古代艺术家艺术造诣的敬仰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古代人物画特点的学习和理解教学难点:神采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需要通过历史和人物的背景,情境等方面来体会教学准备:教案 课件教学过程:导入:电视剧《红楼梦》里由林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堪称经典,林晓旭死后,众人发出感慨,至此再无林黛玉,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说出感受或原因)不管是从形象还是精神,气质,演技等方面,林晓旭似乎是为林黛玉这个角色而生的,因为她把林黛玉这个人物演的非常传神。同学们觉得是不是呢?(提问)那么,这里说到的“神”指的是什么?(设计意图):抛砖引玉。由林黛玉引出“神”进行导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理解,为后面的教学开展做好铺垫。学生互相探讨回答答:人的精神,气质,性格,表情,心理活动等表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人物画的学习,去感受古代艺术家人物画的“神”。一、首先请看幻灯片《韩熙载夜宴图》介绍《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背景根据画作背景介绍思考:韩熙载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思考回答答:本是北方贵族,很有政治抱负和才能,却受到朝廷的猜忌和大臣之间的倾轧,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以放浪的生活自污自保。提问:《韩熙载夜宴图》中哪位是韩熙载?一共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都是什么样的情境和神态?学生分小组探讨回答韩熙载五次出现都于不同的情境,分别是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请同学们观察韩熙载的神情,感受他内心的抑郁和落寞。1、听乐 神情专注(头戴高帽,正襟危坐,屏气凝神,直视演奏)2、观舞 郁郁寡欢(并不开心,混迹声色,万不得已)3、休息 从容淡定(稳坐床沿,不失端庄,进退自如)4、清吹 放浪形骸,貌合神离(主人兴酣,脱了罩衣,只剩下一件贴身白衫,坦腹高坐,执扇轻摇,有些走神,似有遐想)5、送别 疲惫落寞(轻举左手,一一告别)提问:为什么一幅画中会出现五次韩熙载? 在一幅画中出现五次,是画家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状态下的韩熙载,表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古代人物画传世作品欣赏(教师予以引导)(设计意图):传道授业。通过对《韩熙载夜宴图》及韩熙载的背景了解,引导学生体会画作中韩熙载不同神情的表现,感受“传神”的艺术效果。通过其他传世作品作品的欣赏,加强“传神”的理解。二、学生分小组赏析《步辇图》,请同学讲讨论结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前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人物赏析:唐太宗:体态壮硕,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禄东赞:诚挚谦恭,持重有礼宫女:娇小稚嫩,或侧或正翻译侍从:拘谨谦卑(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以《步辇图》为例马上让学生进行练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加深学习印象。三、思考并提问1:刚刚学习过的两幅画为什么人物形象有大有小,区别明显?古人绘画水平限制吗?答:首先,古人的意识尊卑有序,以大为尊。其次也是为了突出重点人物分组讨论思考并提问2:古人为什么会对人物画做出“传神”的审美要求?答:写形不难,写心惟难,普天下之人,外貌相似的很多,气质则有根本的不同,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否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恶奚自而别?形虽似何益,故曰写心惟难。(设计意图):追本溯源。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对人物画形神审美判断高下的缘由四、古代人物画其他种类的了解1,纪念性的肖像画,《幽篁坐啸图》,《泼墨仙人图》赏析:以笔墨情趣表达了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或文稳静逸,或随意散漫2,留给子孙瞻拜的正面像赏析:如同今天的证件照,重在写形,高手才能达到形神兼备(设计意图):百花齐放。让学生了解古代人物画的其他样式。(课堂上只需了解)五、提问(分组讨论):根据前面的学习,古代人物画的特点是什么?1、以线造型,写心为重,形神兼备2、工笔画用笔精细,设色富丽 3、运用长卷形式表现不同时空4、笔墨技巧与技法的多样性归纳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人物画部分,鉴赏了经典作品,理解了古代人物画审美的标准及缘由,分析总结出了了古代人物画的特点。(设计意图):水落石出。总结本课所学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出古代人物画的特点。六、参看图片并延伸思考:古代人物画与近现代人物画有什么不同?结论:古代人物画由于古人对人体比例、结构、透视等还没有认识到,现代人物画在传神写照的基础上富有写实性和现实性(设计意图):发扬光大。延伸思考增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激起对问题解答的好奇,从中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增强学习欲望。教学思考:本课作为古代中国画的开篇第一课。题材上学生司空见惯且对古人绘画不理解,知识点虽不多但相对抽象。如果把握不好,对古代山水花鸟课的进行会有影响。学生对课程兴趣不浓,知识理解上容易流于表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重难点。所以我认真分析,制定出提出问题(抛砖引玉)---解决问题(传道授业)---巩固练习(学以致用)----探究缘由(追本溯源)----归纳总结(水落石出)----延伸思考(发扬光大)这么一个教学思路。通过不断设问和思考引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环节上目的明确,层层相连。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绘画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教版绘画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现实困惑与思考,教学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设计分析,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过程设计,,板书,心得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